天天看點

平城舊曾谙之前世今生(1):葄枕圖史

平城舊曾谙之前世今生(1):葄枕圖史

任翔宇

平城舊曾谙之前世今生(1):葄枕圖史

一軸雙城,如今的大同以河為軸,正開啟着古風底蘊和現代時尚雙面勾畫的臉譜。提到禦東,必言文瀛湖,提到禦東,必言五大場館,之前我們說過了文瀛湖,這一篇,我們來回憶一下如今伫立在禦東的這些形象造型各異的場館,他們的前世今生。

1.葄枕圖史

平城舊曾谙之前世今生(1):葄枕圖史

泰戈爾把圖書館比作甯靜的海洋,甯靜的,是氛圍,蘊藏的,是海洋般的寶藏文典。圖書館是一座城市的内涵,幾乎每座城市的“市圖”,都是地标一般的所在。如今的大同市圖書館洋氣大方,明亮堂皇,由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系主任科恩教授與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合作設計的。2010年9月6日開工建設,總建築面積2萬多平方米,占地面積8733平方米,設計藏書約為100萬冊,可以同時容納5000名讀者進行閱讀,018年11月22日,大同市圖書館開始試運作,正式對公衆開放。

很多人喜歡在這裡讀書借閱,也有很多年輕人喜歡在這裡拍照留影,圖書館已經是大同标志性的“網紅打卡地”之一了,即使有人質疑這些美顔後圖書館淪為背景闆,我也還是喜歡人們走進圖書館,哪怕起初隻是為了拍拍照,也多少都可以感受一下知識的力量,接收一下文明的洗禮,總是好的。

平城舊曾谙之前世今生(1):葄枕圖史

如今在這裡讀書觀摩講座的人,是幸福的。因為曾經,“市圖”逼仄簡陋,閱覽室,就像社群裡開的補課班教室一樣。尊重圖書的态度,其實就是尊重知識的态度。

大同市圖書館和全國的圖書館相比起來,其實算是老大哥的。大同市圖書館出生于1959年,當時館址位于大同市西門外,與大同市新華書店、大同市百貨二店合用一幢樓。後來因為書籍的不斷增加,所在樓層承重急劇超負荷,地面出現大面積的裂縫,這棟樓成了危樓,圖書館不得不尋覓新的館址。1979年12月,市圖書館搬到了原大同市展覽館一層東廳,經過了短暫的整理後,于1980年初重新開館,這時這裡的館藏增加到了10萬冊。雖然周邊的環境很差,但市圖書館在這裡度過了16個年頭。我的第一張借書證,是在這裡辦的,當時是同在一座樓裡的大同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到各個國小給學生們辦閱覽證,結果一走進這座樓,我就喜歡上了更多書籍的“市圖”,又找母親要了5塊錢交押金,辦了一張“市圖”的借書證。那時候是借閱沒有現在友善,在沒有電腦大資料檢索的年代裡,讀者過來書庫裡是進不去的,辦理視窗外面的大廳裡,有着一排排的木架,木架上按照目錄插放了很多卡片,每張卡片都代表着一本書,上面寫明了書名、作者、出版情況等等的資訊,這本書詳細資訊都在這卡上,拿着這張卡片和借書證,從業人員會按圖索引找到書籍,在書籍扉頁上的一個小紙袋裡還有一張資訊卡片,從業人員填寫了借書證資訊後就算辦理完成,可以帶着書回家了。

平城舊曾谙之前世今生(1):葄枕圖史

我借的第一本書,是講印度神猴的神話故事書,看完以後頭一歪,這不就是孫悟空嗎?這一節的疑惑終還是在工作後漸漸解開了謎團,2005年和全國晚報的同行們重走西遊路,一路過樓蘭穿塔克拉瑪幹,玄奘的西行與佛教的東傳過程中,不同人物不同細節的相融與疊加,神話與演化,是解答兒時疑問的第一張拼圖,2014年漫步吳哥,感受暹粒“高棉的微笑”裡通王城、聖象台、女王宮、崩密列那些殘存的石像上勾畫的“攪動乳海”、“大黑天”摩诃迦羅傳說,是解答兒時疑問的第二張拼圖,2016年在泉州的東西塔下,聽古稀的老人指點着塔身高處的浮雕講解神猴由來,是解答兒時疑問的第三張拼圖,什麼時候拼出答案,是時間問題,給你探尋的好奇,是“市圖”的神奇。

1996年初,“市圖”所在的展覽館東廳被征用,租給了上海的豫園商城,市圖書館面臨漂泊的命運。當年的5月28日,市圖書館終于在迎賓東路的迎東飯店找到了暫時的容身之地,鐵十七局,三層,“市圖”仿佛隐居在了城市的一隅。形似人民大會堂的展覽館如今在經曆了數年的平移之後,已經調轉方向靜卧在城牆邊上,幾乎沒有多少人知道,這裡曾經是圖書館的“家”;已經變身成快捷酒店和美食飯店的鐵十七局那棟樓,也沒有多少人在意這裡曾經是精神食糧的糧倉。這個糧倉最潦倒和艱難的時刻,應該就是從1996年到建新館的這段時間,那時候全市人口近300萬,而市圖書館的藏書僅為11萬冊,這種藏書量隻相當于外地市級圖書館的六分之一,平均下來每人隻有0.037本書,更何況這11萬冊藏書中還中80%的書是上世紀80年代前的出版物,這些書籍陳舊、落伍,早就無人問津,館内實際上也就是20%的圖書還勉強可以流通。由于購書經費吃緊,1989年到2000年,市圖書館每年的購書量僅為百本左右,這對于一個要面對300萬讀者的市級圖書館來說,這種購書量簡直是天上與地下。

2006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的時候,我帶着5歲的兒子在鐵十七局樓裡給他辦了一張借書證,那是當時年齡最小的借書證持有者,他借的第一本書,是圖畫版的《西遊記》。

冥冥中,兩代人仿佛有了精神傳遞的交接。

平城舊曾谙之前世今生(1):葄枕圖史

大同不止一個圖書館。剛才說了,少年兒童圖書館,這個館于1982年正式開館,這是山西省當時惟一獨立建制的少年兒童圖書館,當年館藏圖書約10萬冊(包括期刊)。原來位于西門外展覽館二樓,也是因為地面承重的問題而于1989年搬至迎賓西路3号原勞工休閑飯店西側樓的三、四層。在沒有和“市圖”兵合一處将打一家的時候,同樣過了一段窘迫的日子,50年代的舊書架和木櫃雖然殘破卻還得使用,由于地方小,館長辦公室、财務科、電子閱覽室被安排在了一間屋子裡,書庫裡更是擁擠,一開門要是不小心的話就有可能一頭撞在書架上。

好在,苦日子完了,就是甜。如今的少兒圖書館我去過一次,幹淨,整齊,是一個圖書館該有樣子。

大同曾經還有一個勞工圖書館。勞工圖書館建館于1982年,和前面兩個圖書館相比,它有自己的館址,就是在迎賓西路3号。如今已經退休的很多老職工們都還有印象,當年曾經捐款兩塊或者三塊錢支援勞工圖書館買圖書、辦起來,勞工圖書館在兒童公園的西南角上,明亮的黃色外牆,層高和開間都很寬綽,書庫館藏多的時候達到了5萬冊,九十年代勞工圖書館還建了一個錄音帶廳,在當時來說算是引領潮流的一項服務了。這個當時很受勞工們、以及學生、市民歡迎的圖書館,後來萎縮得隻剩下幾間辦公室,主樓先是辦公室出租,我還在當時樓上一間電腦公司裡幫過忙,後來,這裡變成了舞廳,這裡變成了火鍋飯店,這裡變成了洗浴飯店,這裡變成了私營醫院……

平城舊曾谙之前世今生(1):葄枕圖史

在新“市圖”裡,我看過書聽過講座,還曾經主持過幾場和知名攝影家、青年音樂家的分享會,我已經漸漸習慣了新“市圖”現在的模樣。享受當下,但是不應該忘記過去,圖書館六十幾年的曆史在滄海桑田裡不算長,但是就這短短的一須臾,我們對它的方式都幾經改變。在和圖書館曾經的幾位館長閑聊時,他們都提到了這樣一句話:“一個城市的文化底蘊是否深厚,隻要看這個城市的三館建設如何就知道了。”這“三館”指的就是:圖書館、博物館和展覽館。圖書館在這三館中排在第一位,公共圖書館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它是向大衆傳播知識的機構,是豐富大衆精神生活的重要工具,也是全體人民終生學習的基礎設施。在網絡時代、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既是資訊中心,又是知識中心、知識寶庫和知識源泉。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離不開知識,當然也離不開圖書館。

平城舊曾谙之前世今生(1):葄枕圖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