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兒子:中山石窟100大紅色旅遊經典之一,素有"敦煌二世"

在我國的古代曆史中,被少數民族長期統治的陝北省延安榆林地區,也在這裡留下了無數的曆史遺迹,但由于其偏遠的位置,這裡的曆史文化古迹并不是很有名。

兒子:中山石窟100大紅色旅遊經典之一,素有"敦煌二世"

在陝西省西北部的延安,有這樣一座城女婿、女婿城位于黃土高原中部,是革命英雄謝子昌的故鄉,也是紅軍長征的起點和抗日東征的起點,在農曆革命後期或中共中央委員會和中國蘇維埃政府所在地, 新中國成立後這裡被确定為革命老舊據點之一,據說全市有幾十名士兵被授予少将軍銜,這也是非常罕見的。

兒子:中山石窟100大紅色旅遊經典之一,素有"敦煌二世"

今天不是關于這裡漫長的革命曆史,而是關于一個鮮為人知的曆史遺迹,中山石窟。據史料記載,中山石窟位于紫龍市秀沿河以西15公裡處。它始建于東晉,又稱萬福妍、普濟寺、大浦寺、石功寺,東晉在北方少數民族佛教也十分流行,當時的佛教已形成南北地區,北方代表人物為陶安和多莫羅什。少數民族建立的16個國家的統治者也知道如何利用佛教來鞏固他們的統治,是以他們也高度尊重人民對佛教的信仰。

兒子:中山石窟100大紅色旅遊經典之一,素有"敦煌二世"

中山石窟是從那時起慢慢建成的,據記錄圍繞着石窟,那一年也是古塔内襯,寺廟綿延,最多僧人也超過500人,這裡也成為佛教傳播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在你們的西北部。

兒子:中山石窟100大紅色旅遊經典之一,素有"敦煌二世"

從金台建工之初到年初,曆經唐、宋、晉、元、明、清等曆經千餘年才最終鑿入建設,可想而知中山石窟的規模也應該不小。但由于曆史是邊疆戰争,當年的18個洞窟,現在發現和發掘的隻有5個洞,其餘的考古發現,但出土的五個洞窟也是國家級文物,可想而知其精緻程度。

兒子:中山石窟100大紅色旅遊經典之一,素有"敦煌二世"

石窟位于古絲綢之路北線,建在山上,坐擁南北。根據曆史古籍《景賢修石祠紀念碑記》,這裡原有廟、十王、明王廟、金剛寺;有萬佛塔、鐘鼓樓、三官樓、觀音亭、禅室等。洞中挖掘出的五個石窟最為完整,在洞中擁有1萬多尊大大小小的佛像,是以也被稱為萬福岩,而該洞建于宋平志四年(1067年),當時建造石窟之前的内容也應非常豐富。

兒子:中山石窟100大紅色旅遊經典之一,素有"敦煌二世"

為了保護這些石窟,20世紀80年代末,中山石窟博物館建在這裡,這些石窟甚至被專家譽為"中國最早的石窟群",對其藝術價值的評價并不在莫高窟、龍門、雲岡石窟之下。但由于其位于北方,由于風化和自然侵蝕,石窟中的一些雕像已經清晰可見,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來這裡觀賞美麗的風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