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随着《1921》、《革命者》、《覺醒時代》的熱度,旗袍風簡直不算太熱——《1921》在旗袍造型中獨當一恺,讓無數女孩感動。
歐陽娜娜就是其中之一,在今天的視訊博中向你展示她"手工制作"的改版旗袍。藍白格紋搭配泡泡袖設計,現代與傳統相結合,充滿夏日少女感!
紅色格子苗條款式,淑女好,看起來更溫柔溫柔。
歐陽娜娜泡泡袖旗袍造型,如此熱搜,可想而知大家對旗袍風格的熱愛。
作為中國的民族精髓,旗袍是最能展現女性魔力曲線的單品——同時也能勾勒出成熟的女性氛圍。
現在相比傳統旗袍,旗袍的改善趨勢更大,它已成為女明星的标準舞台
像于淑欣、張玉軒、楊超越、楊幂、安吉拉寶貝,都撿到了這樣單一的産品,有俏皮可愛,有的迷人複古。
當它說旗袍時,曆史有很多話要說。這首單曲是來自中華民國的女裝時裝,由滿族女袍演變而來。因為滿族人被稱為"旗袍",他們将被稱為"旗袍"。
在清朝,女裝是漢曼的共存。清初,滿族婦女主要以長袍為主,而漢族婦女仍然以上衣和裙子為時尚,在清末,滿族和漢族開始互相模仿,象棋這件單一的服裝開始得到改進。
到20世紀20年代,受西方服裝的影響,改良旗袍逐漸在女性中流行起來。當時,旗袍的風格開始變得多樣化:思想開放,開衫,傾斜,雙腿;
張愛玲
在20世紀30年代,旗袍幾乎成為中國女性的标準服裝。
20世紀40年代的時尚潮流是緊身絲綢旗袍,女性經常與複古卷發,錢包和高跟皮鞋一起使用,而項鍊,耳環和手表等配飾開始被富有的妻子"推廣"。
告别民國,旗袍不再隻是中國女性的衣服,也開始被世人矚目。20世紀60年代,好萊塢明星石卡南出演了美國電影《蘇茜黃的世界》,讓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旗袍的魅力。
而在香港導演王家偉的電影中,我們經常看到旗袍的影子,張萬玮在《花式歲月》中每一次出現都換了一個旗袍,完美诠釋了溫柔的東方女人形象。
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旗袍成為國際舞台上的時尚象征。在各大品牌秀上,旗袍由設計師手工改良,用"百花盛開"的框框。
普拉達1997年春夏成衣系列
凱特·莫斯
現在,這款時尚單品又一次卷土重來,它可以應用于任何一種女明星舞台,可以适用于一般大衆任何時間走出街頭,可以應對任何場合。它承載着祖國的曆史,也記錄了女性思想的變化,看着它從過去到現在的變化和發展,我們似乎也在縱觀一部厚厚的現代中國史。
不得不說,旗袍确實是一個美麗的突破口。
編輯: 蒂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