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順風耳
一個有想法的公衆号!
國家非遺文化
安順地戲
Anshun Dixi 2022
地戲,是流行于貴州省安順市的地方戲,其産生于明初來自安徽、江蘇、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屯軍。有了屯堡人,地戲也就随之而出現了。地戲是貴州安順屯堡人獨有的一種頭戴木刻假面的傳統民間戲劇。
1
PART
#跳神“鬼戲“ 安順地戲!
在西秀區,平壩,鎮甯的一些鄉鎮聚居着一支與衆不同的漢族群體——屯堡人。都是随“朱元璋調北征南”而來。于是,貴州這塊土地上就有了史料上稱謂的"屯堡人",地戲也就随之而來了。
Anshun Dixi
2022
六百年大明帝國軍魂
六百年石頭古堡猶存
這就是屯堡
2
#六百年織就的一個魂
安順地戲是古老的傳統戲劇,其顯著特點是演出時"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圍戰裙,戴假面于額前,手執戈矛刀戟之屬,随口而唱,應聲而舞"。其唱是七言和十言韻文說唱,在一鑼一鼓伴奏下,一人領唱衆人伴和,有弋陽老腔餘韻;其舞,是表現争戰格鬥的打殺。所演的三十來部大書,是屯堡人喜愛的薛家将、楊家将、嶽家将、狄家将、三國英雄、瓦崗好漢。隻有贊美忠義、頌揚報國的忠臣良将戲。反映的時代上至商周,下至明朝。安順地戲音樂粗犷,伴奏簡單,大體适應在曠野演出。
沒有多彩多樣的戲劇
卻不妨礙
色彩單一的獨特審美存在
3
#百年老腔唱古風,一戲唱盡百年情!
地戲的魅力,很多時候在于它的服裝魅力,在安順地戲裡,面具是神靈的象征。
符号一:雲彩。每個地戲面具上都有各種各樣的雲彩,有的匠人直接雕制,有的匠人用顔色勾勒,其目的表達的都是忠烈們已經成仙。
符号二:鏡子。即照妖鏡,是古代辟邪驅邪的意思,在面具上安裝一小塊鏡片,不僅可以起到驅魔辟邪的作用,更是将一切不好的事情通過鏡子反射回去,起到祈福的功效。
符号三:動物。在地戲的面具上,常見的有龍,鳳,老虎等動物。其中,龍是一種神物,幾乎每個面具上都刻有不同形态的龍形圖騰,是地戲面具上的一個共性。
符号四:花臉。主要表明性格,品質。按性格來說有正直,剛毅,勇猛,狡詐,殘暴等。根據人物性格,品質,相貌的不同所畫的顔色也不同,如紅,黑,白,黃等顔色,按固定的圖案進行面部化妝,稱作"彩妝”。
一出戲,唱盡百年曆史
一腔情,道盡屯堡故事
因為大山的阻隔
人們似乎将這些屯堡所遺忘
但古樸且神秘的地戲
可以将這些曆史及故事傳唱千裡
永遠流傳下去
--end--
來源@安順文化旅遊
編輯、排版@李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