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俗話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啥

俗話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啥

提到俗語,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幾乎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時常會見到聽到,它廣泛流傳于民間,并且對人們的生産生活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老一輩的人對于這些俗語有着很高的信服度,同時俗語也遍布社會的各個方面,而通常很多俗語都是有着很深刻的道理和不為人知的内含,就比如有這樣一句俗語:“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那這句話中所說的人肉凳究竟是什麼呢?這其中又有怎樣的講究呢?

傳承千年的俗語

作為華夏子孫,想必大家對于俗語并不陌生,無論是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還是在日常的生活裡,都會經常聽到或是見到一些俗語,這些俗語有些是近代以來人們所編創的,而有的更是傳承了幾千年,不得不說,民間所流傳的這些俗語已經在漫長的歲月中演變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這種文化已經成為了大陸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深深的印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記憶中。

俗話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啥

而我們在發展自身以及服務社會的時候往往都會用到這些俗語,因為這些俗語是我們先輩一代一代積累下來的生活經驗或者是為人處事的智慧,其中所蘊含的知識和哲學道理,對于我們個人來說有着非常重大的意義,甚至在推動社會發展,塑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和道德價值體系方面也有者舉足輕重的作用。

當然,從另一方面講,很多俗語終究是封建時代背景下的産物,其中不乏摻雜着一些封建迷信的思想或者是腐朽落後的認知,這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礙着社會思想的進步,或者說是束縛着現在人們對于先進思想的了解,這也告誡我們在認識和對待這些俗語的時候,要注意分辨其中的真僞道理,既不能全盤否定,也不能一味盲從,要建立屬于自己正确的價值觀。

俗話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啥

但總的來說,俗語能流傳至今肯定是利大于弊的,其本身的現實價值要比它的負面影響大得多,其實不難發現,在很多時候俗語在教授世人道理的同時還傳遞着很多的精神,這些精神對于民族發展和國家文化價值的建來說極為重要,或許也正是這樣的原因,俗語能夠傳承至今,經久不息。

墳前供為什麼不能吃

言歸正傳,我們來說說前面所提到的這句俗語,為什麼說再餓也不能吃墳前的貢品呢?要解釋這句話還要從大陸自古以來便有的祭祀上供的傳統習俗來說,可以說自中華文明建立之初,祭祀和喪葬禮儀文化也就相伴而生,人們對于祖先以及逝去的亡靈充滿着絕對的敬畏,起初的人們更多的是希望逝去的先祖能夠庇佑後世的子孫,能讓家族人丁興旺,繁榮昌盛。

俗話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啥

而到了後來,随着曆朝曆代的思想進步和更多的道德理念的誕生,人們對于祭祀的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古人眼裡祭祀不僅僅是為了告慰逝去的親人,更是一種傳承孝道的表達方式,也正是這樣的理念讓祭祀變得更加複雜,其中的講究和說法也是越來越繁多,最常見的就是逢年過節要給組西安上墳燒香,還要帶去一些貢品。

這些用來上墳的貢品可不能敷衍了事,基本上是一些比較好的幹糧,水果以及酒肉等等,而古人即便是家庭貧困,也會盡力去豐富上墳的貢品,那可能會有人好奇了為什麼這些人要這樣做呢?這主要還是古代思想的束縛,他們将這種禮節視為表達孝心的方式,甚至在一些朝代已經成為一種進入官場的标準,就比如在春秋戰國時期以及南北朝的時候,人們會給逝去的親人埋葬大量的陪葬品以表達自己的孝心,同樣在上墳的時候帶去豐盛的貢品也是這樣的道理。

俗話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啥

那話說回來為什麼上供的這些供品不能夠在祭祀完事之後吃掉呢?畢竟在古代的時候,并不是所有的百姓都生活富裕,可以說在大多數的朝代人們的生活都是很困苦的,也經常過着有上頓沒下頓的日子,這些供品對于他們來說無疑是很好的一頓大餐,這又有什麼吃不得的呢?

要說這原因主要有兩方面,首先在古人眼裡,這些貢品是孝敬給逝去的先祖的,别看在現實中擺在那裡并沒有被吃掉,但是在人們眼中已經被視為吃掉的,如果此時生者缺吃這些供品無疑是和死去的親人争奪食物,既會被認為是不孝的表現,也會惹得亡故的親人憤怒進而遭到報應。

俗話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啥

其次就是這些供品更是一種精神和道德的傳承,古人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對于道德建設尤其是孝道的建設尤為重視,而且還提出“百善孝為先”,而通過這樣的做法告誡後世的子孫要孝敬父母和長輩,對于逝去的親人要抱有敬畏之心,大人也會以身作則以教導自己的孩子樹立孝心。

何為“人肉凳”呢

他說完了這句俗語的前半句,我們來看後半句,在這後半句有一個關鍵詞叫人肉凳,相信很多人在看到第一眼的時候會發懵,因為從來沒有見過這樣一個詞語,更不知道指的是什麼,那古人所說的人肉凳到底是什麼呢?

俗話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啥

所謂人肉凳,舉個例子大家就能明白了,我們在很多電視劇中會看到一些王公貴族在騎馬和下馬的時候會有專門的奴仆跪在地上供這些人當一個踏闆踩上去,這樣的姿勢很像凳子,是以也被人們稱之為人肉凳。

而要說為什麼人肉凳絕不能随便坐,那是因為這是對于他人尊嚴極大的侮辱,别看那些王公貴族可以坐人肉凳,那是當時有着嚴格的等級尊卑制度,這些奴仆打心底裡是願意為自己的主子服務的,可要是在平等的對待下,如果讓别人當人肉凳給自己做,那無疑是對其極大的侮辱,或許在當時迫于某種壓力,被當人肉凳的人不會有什麼反抗和怨言,但是在事後一旦有翻身的機會,他必然會想方設法的複仇。

俗話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啥

同時出于對個人的尊重,古人也不允許随便坐人肉凳,這已經涉及了個人道德和修養的問題,是以總的來說,無論是怕将來遭到報複還是從個人的尊嚴角度去說,人肉凳都是絕對不能坐的,這不僅僅是一種告誡,更是教會世人如何做人。

結語

綜上來看,這句俗語背後蘊含着很多深刻的道理,它教導後人該如何做人做事,更傳達着一種正确的價值觀和道德理念,而這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相信這種精神,無論經曆了多少歲月,又傳承給多少代人都不會過時,或許這也就是為什麼中華文化能夠被世界人們所認可的重要原因。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