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有關系統,流程,系統,職位,模闆,程式,工具,案例,故事,書籍,文案,報告,技能,工作場所等的頭條新聞,并與您免費分享15年!
閱讀導航→
01 确定購買交貨時間
02 訂單處理周期控制
03 交貨進度控制
04 在運輸過程中跟蹤物品

<h1級"pgc-h-right-arrow"資料軌道""7">,确定購買交貨時間</h1>
1.購買交貨時間的組成
采購提前期是指企業采購物料所需的時間,一般由采購預處理期、采購處理前期和采購後處理前期組成。采購交貨期是采購訂單前處理過程的時間,采購處理提前期是從供應商處接受訂單并發貨的時間,采購處理後的交貨時間是企業收到貨物到存儲時間的時間。購買交貨時間示意圖如下。
2. 購買交貨時間的确定
采購提前期對企業的整個采購過程非常重要,由于采購材料、供應商、運輸方式、運輸路線等條件的多樣性,前期時間在整體提前期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為了更好地對企業的采購進度進行管理,企業應準确确定采購提前期。企業确定采購交貨期的主要依據包括以下四個方面,具體如下。
1.根據合理的材料配額儲備确定
2.根據物料的消耗或儲存規律
3.根據材料消耗部門或使用部門提供的采購計劃确定
4. 根據材料的可預測使用量确定
< h1級"pgc-h-right-arrow"資料軌道"17">ii,訂單處理周期控制</h1>
在向供應商發送采購訂單和接收采購貨物的過程中,所有采購單據的處理稱為訂單處理,所經曆的時間過程稱為訂單處理周期。訂單處理周期的長短直接決定了企業的庫存量,庫存的層次也決定了采購成本。有效的訂單處理可提高訂單滿意度和傳遞準确性,降低采購成本和庫存水準。
采購部門對訂單處理周期的控制主要有以下三個關鍵點,具體如下。
1. 訂單準備控制
2. 訂單稽核和轉移工作
3. 訂單跟蹤工作控制
根據完善的采購計劃,采購人員收集待采購貨物的必要資訊,通過分析比較,制定合理的采購訂單計劃,向供應商正式要求采購貨物。
在此過程中,采購人員應盡量了解待采購貨物的技術資訊、采購環境的變化和供應商市場對貨物的詳細報價,進而降低采購訂單流程的操作難度。
2. 訂單審查和轉移工作控制
采購人員通過郵件或電子方式将訂單請求和有關所購貨物的資訊發送給供應商,然後采購主管審查采購訂單。其中,采購訂單稽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檢查所購材料的名稱、編号、數量、價格等的準确性。
(2)檢查所需的材料是否可以采購。
(3)審查轉售或取消訂單的檔案。
(4)審查供應商的供應能力和财務信用。
(5)轉錄采購訂單資訊并出具采購單。
在此過程中,如果可能的話,盡量采取并行審批方式,盡量減少訂單稽核和傳輸之間的時間,進而有助于最小化訂單處理周期。
采購人員跟蹤采購訂單,及時處理訂單履行過程中或交貨過程中出現任何延誤,確定企業能夠順利完成采購工作。買家應在訂單執行之前和期間跟蹤訂單。
(1) 訂單執行前的跟蹤
在采購過程中,供應商接受訂單後,采購人員應跟蹤供應商的訂單處理情況,檢查并确定供應商是否根據訂單要求及時安排生産或供應。
(2)訂單執行過程的跟蹤
在供應商材料準備過程中,采購人員在監控過程中發現問題後及時回報,中途供應商有變更要求,及時解決,不耽誤時間。
在此過程中,采購人員需要有效控制采購訂單的每一個環節,必要時提醒供應商及時準備材料,確定采購的材料能夠及時滿足企業的庫存水準。
< h1級"pgc-h-right-arrow"資料跟蹤"41">,傳遞進度控制</h1>
交貨進度控制是指月度,季度采購計劃或采購訂單的跟蹤過程,以及供應商按時,按品質和數量傳遞貨物的能力。采購人員應有效控制供應商的備貨進度、中期跟進進度、收稅銀行進度,確定企業生産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
1. 供應商庫存進度控制
在與供應商确定交貨期限後,采購部門人員應要求供應商提供相應的供應時間表,根據供應時間表了解供應商的庫存進度,防止發生交貨延遲或提前交貨的情況。如果買方發現供應商的交貨時間表可能會影響正常的交貨期限,則應及時采取行動消除滞後。
2. 中期單單倉
單訂單加急是使供應商能夠在指定時間内傳遞貨物而采取的一種措施。在訂單預計到達前一周,采購商需要跟進供應商,找出庫存情況和貨物的預計交貨日期,如果供應商無法按時交貨,買方需要向供應商發送提醒通知,以确定确切的交貨時間。
3. 檢查收入池的進度控制
供應商在交貨時,采購人員應與品質部、倉儲部等部門合作,對物料數量、單價、品質等進行驗證确認,确認和資格認證等前辦理入庫手續。如果在驗收時發現不合格的材料,采購人員需要配合質檢人員找出不合格的原因,并及時聯系供應商協商退貨。
< h1級"pgc-h-right-arrow"資料跟蹤"49">,運輸中的材料跟蹤</h1>
采購部及時有效地跟蹤和管理運輸中的材料,以確定所購買的貨物能夠在約定的時間傳遞到指定地點。其中,掌握準确及時的運輸資訊,對于企業掌握物資在途狀況非常有用。
企業應收集分析關鍵運輸資料,掌握和管理實際物資運輸情況。通常,應獲得以下内容。
貨物運輸的轉運點數量
與每個供應商相關的數量和運輸成本
供應商的運輸安排與買方的運輸安排之間的比率
單個營運商的性能評級
承運人和運輸方式的總運輸成本
負責物料運輸服務的承運商數量
采購部可以對上述資料進行簡單分析,以更好地确定如何進行運輸采購安排。如果采購部門決定減少其服務的承運人數量,則此資訊非常有價值。
采購 , 采購管理,
本文原創,版權歸Verbuk所有,歡迎轉發,禁止轉載、抄襲、洗刷、侵權必須查處。
如何擷取此材料的 Word 和 PDF 版本的完整内容:
1. 此資源編号:794。
2.關注評論和轉發,然後發送私人消息"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