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node節點

inode(index node):索引節點

作用:用于存貯檔案和目錄基本資訊

了解inode,要從檔案儲存說起。

檔案儲存在硬碟上,硬碟的最小存儲機關叫做"扇區"(Sector)。每個扇區儲存512位元組(相當于0.5KB)。

作業系統讀取硬碟的時候,不會一個個扇區地讀取,這樣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連續讀取多個扇區,即一次性讀取一個"塊"(block)。這種由多個扇區組成的"塊",是檔案存取的最小機關。"塊"的大小,最常見的是4KB,即連續八個 sector組成一個 block。

inode存貯方法:inode table索引節點表,存儲若幹檔案的中繼資料

inode number:每個檔案都有一個唯一的編号,唯一界限在同一個分區

在inode table 表中:資料字段記錄檔案的資料内容,記錄檔案的子目錄和子目錄節點号

inode節點大小:

inode也會消耗硬碟空間,是以硬碟格式化的時候,作業系統自動将硬碟分成兩個區域。一個是資料區,存放檔案資料;另一個是inode區(inode table),存放inode所包含的資訊。

每個inode節點的大小,一般是128位元組或256位元組。inode節點的總數,在格式化時就給定,一般是每1KB或每2KB就設定一個inode。假定在一塊1GB的硬碟中,每個inode節點的大小為128位元組,每1KB就設定一個inode,那麼inode table的大小就會達到128MB,占整塊硬碟的12.8%。

 由于每個檔案都必須有一個inode,是以有可能發生inode已經用光,但是硬碟還未存滿的情況。這時,就無法在硬碟上建立新檔案。

作業系統如何讀取檔案:

檔案名隻是便于人查找檔案,實際上作業系統内部不使用檔案名,而真正使用的是inode的節點,通過檔案名,在inode節點表中找到檔案相應的節點,在通過節點找到檔案的中繼資料,最後根據中繼資料來找到檔案實際存儲的資料。

inode節點包括檔案的元資訊包括:

  * 檔案的位元組數

  * 檔案擁有者的User ID

  * 檔案的Group ID

  * 檔案的讀、寫、執行權限

  * 檔案的時間戳,共有三個:ctime指inode上一次變動的時間,mtime指檔案内容上一次變動的時間,atime指檔案上一次打開的時間。

  * 連結數,即有多少檔案名指向這個inode

  * 檔案資料block的位置

檢視inode資訊方法:

stat 檔案

inode節點

檢視每個硬碟分區的inode總數和已經使用的數量,可以使用df指令。沒增加一個檔案inode used就會增加1,inodes 是總共可以建立多少個檔案

inode節點

檢視每個檔案的節點号ls -i ,ll=ls -l

inode節點

inode 節點表如何存貯資料

指向資料塊的指針類型:直接指針數量1-12個 

                                      一個資料塊最多4k,是以直接指針最多能指向的資料隻有48K,大于48K的資料要使用間接指針

                                       間接直接:将指針限制向一個指針塊(1024個塊)共計能存1024*4k=4M 大于48k  小于4M用

此指針

                                       三重間接指針:從間接指針以此退最多存4G檔案

inode節點實際應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