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已經進入2020年北京冬奧會前夕。遠離北京中心區100公裡的小海道山,為了組織延慶站高山滑雪世界杯比賽,很多人都在工作,不知不覺中迎來了新年。高山滑雪世界杯延慶站是北京冬奧會的第一場測試賽。昨天,賽事組委會官網上的倒計時顯示,距離2月15日的比賽開始還有44天。
面對挑戰,與時間賽跑
"第一場測試賽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壓力和巨大的挑戰,因為一切都是全新的。"北京冬奧組委延慶營運中心常務副主任張素智說。據她介紹,作為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之一,延慶區建立了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地摩托雪橇中心和延慶冬奧村,共有3個場館和配套設施。而迎接北京冬奧會的第一場測試賽——高山滑雪世界杯延慶站的工作成為近來最重要的一次。
在場地方面,到去年年底,測試賽的賽道已經完工,造雪工作幾乎已經完成,賽道已經覆寫了平均厚度為1.2米的積雪。冰雪的生産将于本月晚些時候開始,以滿足比賽要求。
在場館營運方面,體育場團隊已經組建,整個營運計劃已經完成第三版,正在進一步深化。大部分工程已經完成,并建造了臨時設施,如運動員醫療站,媒體中心,看台等。
現場建設很困難。三個新場館和山地新聞中心都集中在延慶區16平方公裡的區域内,由于山地陡峭,海拔高,氣候寒冷,再加上舉辦第一場試賽,建設周期比其他地區短得多。高山滑雪道、下坡道和斜坡對施工提出了巨大挑戰。"真正的建設始于2018年1月,從零開始持續了兩年,直到去年11月我們獲得了國際田聯認證。"張素芝說。
硬體設施基本準備就緒
藍天山在雪地上,冰面上挂着高海的山。進入位于小海頭山的高山滑雪勝地,映入眼簾的是穿梭纜車。據介紹,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共設定了9條索道,全長9.5公裡,其中,測試賽需要使用去年12月17日的B1、C、F索道才能獲得相關安全檢查合格标志。目前使用的三條索道主要服務于運動員,測試賽車運動員可以使用索道系統到達比賽和訓練賽道的起點區域。從分銷廣場到山頂的B1和C索道大約需要9分鐘。
經理們告訴記者,北京市延慶冬奧會區為保證試驗期,除上述三條索道外,還将有四條道路投入使用。全長7條,其中公園路6條,賽事區連接配接線1條,全長14公裡。測試比對将使用賽區連接配接線,路線1,路線2和路線4。
截至去年12月29日,賽道、訓練跑道、技術路、拖曳路造雪工作基本完成,造雪工作處于最後階段,目前技術道路缺雪地區造雪工作。
記者在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分布廣場現場觀看,目前,觀衆看台區正在建設中。分布廣場和比賽結束區是整個高山賽區的樞紐和中心區,将具有容納體育場館營運、媒體傳輸、停車周轉、消防救援、醫療救援、興奮劑檢測等功能。
中間平台是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的重要索道中轉站,負責運動員、從業人員等相關團體的停留、休息和過境疏散功能。
整個地區最高的建築是位于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的高峰出發區,該中心與男子滑雪道的起點相連。高峰出發區将為運動員和賽事相關人員提供簡單的膳食、休息室和必要的輔助設施。
符合國際水準的團隊組建
張素芝告訴記者,目前高山滑雪世界杯比賽預測已經完成,有來自19個國家的345人送出簽證申請,其中112名運動員。賽事組委會的工作是以運動員為中心,為了做好比賽的組織工作,從業人員一方面準備并完成各業務區的操作手冊,完成"一圖一表一卷",開展實地演練。
組委會大力加快組建大賽隊伍,286名國内技術官員名單已經敲定,97名外國技術官員的合同談判已經完成。148種,11217件運動器材全部完成采購。為了準備和完成比賽時間表,定義了節點時間,例如纜車運作,國内技術官員的到達和入職,團隊的到來,比賽和訓練場的開放,比賽的開始等。
在山地跑方面,組委會聘請了索契冬奧會高山滑雪項目主任、平昌冬奧會高山滑雪比賽副主任尼古拉擔任團隊山地跑經理。同時由場館業主北控集團負責組建國際山地作業隊,聘請了86名國際雪地車司機、雪地專家、安全網安裝專家、雪地巡邏人員等從業人員,確定國際化達标。
為了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組委會聘請了11名國際滑雪醫生,重點培養國内滑雪醫生,共設定了18個醫療站點,2個醫療救援隊已經開始造雪進入賽區,醫用直升機也進行了野外演習。
此外,組委會積極做好媒體運作、市場開拓和氛圍營造等方面的工作。張素智說:"到目前為止,已有近200名中外記者報名,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觀衆浏覽了遊戲的官方網站,關注度非常高,這是我們感受到的另一種壓力。但我們相信我們可以盡一切努力開始第一場測試賽。"本報記者 吳東
本報記者 饒強
冬季奧運會論壇
高山滑雪
冬季活動皇冠上的明珠
2月15日,2019/2020國際冰雪聯合會高山滑雪世界杯延慶站将正式開幕,這是北京冬奧會首場試賽,也将是冬奧會試射的"頭槍"。比賽僅針對男子速降和超級秋千項目,這隻是兩項主要的高山滑雪項目。
高山滑雪,又稱高山滑雪,是一項以滑雪闆、雪鞋、固定器和滑雪杖為主要工具的雪上賽跑運動,滑下山,沿着國旗門設定的路線滑行,這是冬季賽事皇冠上的明珠,它在冬季賽事中的地位相當于夏季賽事中的"足球"。
高山滑雪起源于阿爾卑斯山,是在越野滑雪的基礎上培育和發展起來的。它在冬季奧運會上的技術進步,裝置改進和項目開發已經走了很長一段路:1868年,挪威滑雪的創始人山姆·諾德海姆(Sam Nordheim)在挪威奧斯陸的一次滑雪會議上表演了"S"形的快速擺動下降技術;2000年,奧地利人發明了短滑雪闆,滑雪技術和固定器(棚子)為阿爾卑斯山的特點,高山滑雪(秋千,下降)成為德國加米施第4屆冬季奧運會的冬季項目,1936年,1952年第6屆奧斯陸冬季奧運會在秋千和下降的基礎上增加了大型秋千比賽, 現代高山滑雪的面貌首次展出。1988年在加拿大卡爾加裡舉行的第15屆冬季奧運會将超級揮杆和全能融入了高山滑雪。2018年平昌冬奧會新增團隊項目,在本屆冬奧會高山滑雪比賽中産生了11個小項目,即男子和女子秋千、大秋千、超級秋千、速降、全能、男女混合團體賽。
對于參加高山滑雪比賽的每位運動員,單闆滑雪闆都是單獨定制的。滑闆比擺動滑雪闆長30%,以便在高速滑行期間保持準确性。用于滑梯和超級秋千物品的雪杖杆是彎曲的,這降低了下降過程中的空氣阻力。
目前,世界高山滑雪格局是奧地利、瑞士、美國、加拿大、法國的第一陣營,挪威、意大利、瑞典、德國、斯洛文尼亞等國的第二陣營。中國的項目起步較晚,2017年國家高山滑雪隊成立了滑雪和超級秋千項目隊。李元飛,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