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奧會“氫”風徐來

冬奧會“氫”風徐來

作 者丨于長洹

編 輯丨周上祺

圖 源丨視覺中國

綠色冬奧 “氫”裝上陣

北京冬奧會進入倒計時,本屆“綠色”冬奧最大亮點在于平衡了經濟和生态的雙重效益,彰顯了中國的大國風範。據悉北京冬奧會也有望成為首個真正實作碳中和的奧運賽事,三大賽區26個場館将全部使用“綠電”,其中氫能成為“主角”能源。在“冬奧效應”下,A股部分氫能概念龍頭股也持續受到資本熱捧。

北京冬奧會的腳步漸行漸近,本屆冬奧會,氫燃料電池汽車将是一大亮點。

來自冬奧會組委會的資料,本屆冬奧會,将示範營運一千多輛氫燃料電池車,三十多個加氫站。冬奧會将成為氫能汽車重要的示範應用場景。

近年來,氫能産業在全國各地掀起一陣陣發展熱潮。在業内專家看來,随着冬奧會的示範應用,氫能産業将迎來行業分水嶺,氫燃料汽車在一些應用場景的落地開花指日可待。

冬奧會“氫”裝上陣

本屆冬奧會,氫燃料汽車将成為一抹亮色。冬奧組委表示,冬奧會期間将最大限度應用節能與清潔能源車輛,規劃占比高達85.84%,為曆屆冬奧會最高。

冬奧會開幕在即,用于賽區服務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等已陸續投入使用。北汽福田有大約212輛燃料電池客車在冬奧會投入使用。此外,宇通客車、中通客車、吉利商用車也在陸續提供氫燃料電池客車,傳遞冬奧會使用。

不同于夏季奧運會,冬奧會舉辦期間,氣溫低至零下三四十攝氏度,這意味着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低溫環境将給新能源汽車的啟動、續航等提出更高要求。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廣東華鋒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程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氫燃料電池汽車能更好地适應高海拔、低氣溫和山地起伏大的環境,能在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環境中實作快速冷啟動,真正實作“全氣候運作”。是以,氫能源在北京冬奧會期間将被較大規模應用。

林程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作為很早就參與“奧運電動汽車零排放工程”的北京理工華創電動車技術有限公司,也是服務北京冬奧會的氫能燃料電池汽車中一支重要力量。“我們與北汽福田、北京億華通等企業合作研發生産的氫燃料電池客車将服務北京冬奧會。”

林程表示,面向冬奧環境的應用需求,由北京理工大學項目團隊自主研發的锂離子動力電池系統産品——全氣候動力電池,可以在極寒環境下提供強勁動能,為新能源汽車裝上一顆抗凍“心髒”。

在業内專家看來,冬奧會将是氫燃料電池汽車和加氫站示範推廣的重要場景,各大氫能企業相繼落子北京、張家口,積極參與綠色冬奧的舉辦。

另外,中石油、中石化、國電投等能源巨頭也正投入交通幹線沿線加氫站建設。截至目前,中國石油在北京冬奧賽區已建成4座加氫站,冬奧期間供氫能力将達到5500公斤/日,可為近千輛氫燃料電池車提供服務。

推進氫燃料汽車規模化

在“雙碳”目标下,中國氫能産業發展正步入快車道。雖然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仍未出台,但各地關于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扶持政策,可謂遍地開花。

氫能行業專家向華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氫燃料電池汽車是氫能的主要應用場景,随着各地氫能産業規劃的陸續落地,将加速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商用之路,為産業發展加入新的催化劑。

業内人士表示,奧運會是各領域新技術的聚集地和試驗場,随着氫燃料汽車在冬奧會的示範應用,氫能源汽車将迎來行業分水嶺。

2008北京奧運會上,穿梭于各個場館和奧運村之間的純電電動車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如今,電動車在國内已經逐漸走入更多尋常百姓家。

林程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北京理工大學項目團隊也曾牽頭參與了奧運會電動汽車研發項目,主持“奧運電動汽車零排放工程”。“奧運會結束後,國家覺得電動客車是可以大規模使用的,此後明确了将電驅動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戰略方向,新能源汽車迎來高速發展期。”

在業内專家看來,氫燃料汽車如果能在嚴寒環境下實作應用,這表明燃料電池汽車是可以産業化的。氫燃料電池車制造成本高,補充能源速度快,較為适合固定場景使用。冬奧會的示範運作,預期将有效推進燃料電池車規模化應用,尤其是公交營運方面,有望迎來氫燃料車的關鍵突破。

另外,圍繞冬奧會建設的加氫站也是未來非常重要的氫能基礎設施,通過本屆冬奧會的實際應用,将為未來氫燃料電池車落地應用提供充分的資料資料和實踐案例。

近年來,氫燃料電池項目在全國已經遍地開花。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有30個省份、150多個城市在其“十四五”規劃中提及氫能發展,有50多個城市出台了地方氫能産業發展專項規劃。根據各省區市規劃目标,到2025年全國将建成加氫站超過1000座,推廣氫燃料車超過54000輛。

面對氫能源汽車的發展熱潮,龍頭車企也搶抓機遇進行布局。宇通、上汽、福田、長城、吉利商用車等已經明确規劃,加大投入,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研發和産品的商業化。

業内人士分析,如今的氫能類似于十幾年前的锂電,氫能目前面臨的問題,主要是生産成本、加氫站建設和氫能源運輸三大難題,一旦能突破産業化應用的幾大短闆,氫能源應用推廣将會駛入快車道。

事實上,近年來,氫能産業鍊上裝備國産化程序明顯加快,随着綠氫成本逐漸下降,核心技術不斷突破,多地加速布局氫能源,完整産業鍊将逐漸形成。

廣東華鋒新能源未來将在佛山進一步推動政産學研等多方面的合作。林程介紹,憑借北京理工大學對于氫燃料電池核心技術的攻關,目前公司準備要将佛山的産業鍊上下遊關聯起來,并與當地優勢制造業形成大的氫能闆塊。

林程表示,北京冬奧會的示範應用,将極大增強企業和地方政府對氫能應用的信心,氫燃料電池将迎來一個快速發展期。“冬奧會結束後,我預計國家層面會加大對氫燃料電池的應用支援力度。從企業層面來看,需要深度布局産業鍊,将氫能産業鍊做得更加完備,開發出低成本的核心零部件産品,解決對國外關鍵技術的依賴。”

冬奧會“氫”風徐來

本期編輯 陳思

百萬讀者都在看

有人返鄉途中接隔離通知無奈折返,有人出差中被強制隔離,新華社:讓防疫舉措有更多“暖意”

共7天!春節放假調休安排來了

冬奧會“氫”風徐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