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經營好親密關系,除了“秘密”外,還要有意識地“不做”這三件事

文/學乃身之寶

電影《完美陌生人》(意大利版)中,那個整形外科醫生曾在影片最後說道:“我們的關系是脆弱的,每個人都是,有的人更加脆弱。”

他想告誡處在親密關系中的我們,不要輕易考驗人性,更不要試圖了解伴侶所有的秘密,除非對方願意袒露。

其實,經營好親密關系,除了伴侶之間需要“秘密”外,還要有意識地“不做”這三件事,因為脆弱的人經不起這樣的傷害。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具體說說這三件事。

經營好親密關系,除了“秘密”外,還要有意識地“不做”這三件事

1.伴侶之間發生争執,不要攻擊原生家庭

知名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說:“所有關系中都有邊界問題。”

邊界意識,說的是“我是我,你是你,我們之間是有邊界的。”伴侶之間亦如此,也需要邊界,其中最容易被侵犯的是心理邊界,因為很多伴侶認為,你是愛我的,我說什麼你都可以接受,抑或覺得,既然我們是相愛的,就算我犯錯了,你也“應該”原諒我。

這麼想,是可以了解的,但凡事都有“度”,不要過分,而伴侶之間發生争執,攻擊原生家庭,就是過度的做法。

因為忠于原生家庭是每個人的本能,即使是在親密關系中,伴侶是比各自的原生家庭更重要的人,但在說到原生家庭時,也需要我們格外小心。

比如,妻子在和丈夫争吵時,說到“你看你,和你媽一樣笨”,對方多數時候比聽到“你怎麼這麼笨”更生氣,而這就是因為,原生家庭是他的邊界,在他看來,妻子不僅否定了自己,還否定了我的媽媽,這是他很難接受的。

可見,伴侶之間如果有争吵,盡量不要涉及彼此的原生家庭,那樣會很傷人,而這就是我們不要做的第一件事。

經營好親密關系,除了“秘密”外,還要有意識地“不做”這三件事

2.伴侶之間相處,不要和前任做比較

我們都知道,愛情具有不确定性,是以,很多伴侶和現任在一起,基本都是有前任的,而人又是喜歡比較和競争的,再加上好奇心驅使,很多人特别想知道伴侶的情感史。

其重要的原因是,我們想判斷自己在對方心裡是不是最特殊的那一個,也想知道對方是不是真的愛自己,而這其實就是想和前任做比較,這樣的做法也對現在的感情狀态不利,這是我們不要做的第二事情。

其一,這種總是提及伴侶前任的做法,會觸犯伴侶的心理底線,因為前一段感情可能是ta的傷痛,不願再談起;

比如,女友總是纏着男友,想了解他上一段戀情是怎樣被抛棄的,男友會怎麼想呢,一定是難受,甚至是憤怒。

其二,拿自己和前任做比較,就會忽視對現在感情的經營,因為我們的注意力一直在别人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

就像一個不太自信的女生,了解到男友和前女友關系曾經很好,于是總是尋找自己不如男友前女友的地方,越找越自卑,時間長了,就會越發不敢相信自己是足夠好的,也是值得被愛的,這自然會影響現在的戀情。

可見,當伴侶不願提及前任時,我們不要過多說起,有些事,我們不知道反倒更好。

正如知名心理咨詢師陳海賢老師說的:“其實,我并不覺得在關系裡,誠實是最重要的事。知道怎麼去保護彼此的關系,比誠實更可貴。”

另外,我們更不要拿自己和前任做比較,因為獨一無二的我們,和别人本就不同,現任既然選擇現在的自己,就足以說明自己是好的。

其實,不去和前任做比較,也是我們自信的表現。

經營好親密關系,除了“秘密”外,還要有意識地“不做”這三件事

3.伴侶之間在争吵時,不要把“分手”挂在嘴邊

美國心理學家朱迪斯·萊特在《如何正确吵架》中指出:“愛情中本來就充滿了各種不和諧音。這一點将有助于你了解争吵在親密關系中的作用及其原因。”

這說明,伴侶之間的争吵很常見,而且,争吵可以促進感情的增進,即稱為良性吵架。

但是,有些伴侶的争吵,如果把“分手”挂在嘴邊,就極有可能破壞感情,這是我們不要做的第三件事。

因為那是一種威脅,而威脅意味着控制、強迫,誰也不喜歡被這樣對待,是以,當我們想要對方滿足自己内心的需求時,學着心平氣和地說出來。

比如,妻子因丈夫總是外出應酬而感覺自己被忽視,于是氣憤地說“如果你在這麼晚回來,我們就離婚!”情商高、且自控能力強的丈夫或許能夠意識到,妻子這麼說是希望自己多陪陪她,幫她分擔一下家務,但如果換成其她丈夫,很可能也很生氣,覺得自己很委屈,自己在外辛辛苦苦賺錢,結果還不被了解,想想看,接下來的結果很可能是“離婚就離婚!”而這就是雙方氣話導緻的感情傷害。

或許有人會說,兩個人吵架趕在氣頭上,怎麼能做到好好溝通呢,但我想說的是,作為成年人,我們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也應該學着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情緒失控後的後果,需要我們自己來承擔。

經營好親密關系,除了“秘密”外,還要有意識地“不做”這三件事

寫在最後:

其實,上述三件“不要”做的事情,都和“界限”有關。

也就是說,再親密的關系,兩個人也需要維護好界限,因為“親密有間”才是關系最好的狀态。

正如武志紅老師說的:“隻有形成了明确的邊界意識,你才能守住自己的邊界和利益,也能尊重别人的邊界和利益,這兩者結合在一起,是健康人際關系的基礎。”

是以,作為伴侶,要看到邊界對于維系好親密關系的重要性,不要越界。

經營好親密關系,除了“秘密”外,還要有意識地“不做”這三件事

或許有人會說,如果遇到喜歡或習慣越界的伴侶該怎麼辦呢?

這裡,我介紹幾種方法,供大家參考:

其一,學會“不含敵意的堅決”這種溝通方式。

不含敵意的堅決,是自體心理學派創始人科胡特提出的,意思是“我拒絕你,态度很堅決,但我是沒有敵意的”。

比如,前面說的,争吵時總是攻擊原生家庭,或總是和前任做比較,抑或想了解現任情感史的伴侶,對方就可以使用這樣的溝通方式,讓他們知道“我拒絕你,不想被你這樣對待,我的态度很堅決,但我是沒有敵意的”。

經營好親密關系,除了“秘密”外,還要有意識地“不做”這三件事

其二,學會從小事開始。

也就是說,如果遇到伴侶界限意識很薄弱,我們就可以嘗試在小事上開始拒絕,時間長了之後,對方如果真的想維系好關系,自然會感受到自己的做法欠妥,進而有所改變。

其三,盡量不被對方的情緒帶走,尊重事實。

比如,遇到一吵架就提分手的伴侶,我們要做到冷靜,看清事實,就事論事,不要被ta的情緒帶走,這樣慢慢地也會讓ta有所改變。

其實很多時候,嘴上說“分手”的人,并不是想真的分手,ta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讓對方“看見”自己,隻是這樣的方式不是誰都能接得住而已,因為那太傷人。

總之,親密關系中,我們要懂得人的脆弱,關系的脆弱,這會讓我們不會輕易越界,進而保護好這段關系。

經營好親密關系,除了“秘密”外,還要有意識地“不做”這三件事

本文完

感謝你的閱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