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聚焦三星堆】火爆“出圈” 持續“霸屏”‖暮日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聚焦三星堆】火爆“出圈” 持續“霸屏”‖暮日
【聚焦三星堆】火爆“出圈” 持續“霸屏”‖暮日
【聚焦三星堆】火爆“出圈” 持續“霸屏”‖暮日
【聚焦三星堆】火爆“出圈” 持續“霸屏”‖暮日

火爆“出圈”持續“霸屏”

暮 日

中國四川,成都平原。

德陽廣漢,三星堆遺址“再驚天下”。

與第一次大規模發掘祭祀坑,相隔35年。

三星堆開啟第二次大規模、成體系發掘。

2021年3月20日、9月9日,一年内連創考古史之最。

創造、打破許多世界紀錄、中國紀錄。

多項紀錄,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之最、中國之最。

【聚焦三星堆】火爆“出圈” 持續“霸屏”‖暮日

1986年三星堆遺址1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銅人頭像(三星堆博物館供圖)

“制霸級”的關注度

“大型穿越現場”,再次震驚世人。

新發現的6座祭祀坑,位于1、2号祭祀坑旁邊。

4大2小,朝向一緻,都是東北—西南走向。6号祭祀坑出現的時間比7号祭祀坑晚。5号、6号祭祀坑面積較小,不超過5平方米,深度為1米左右。6座祭祀坑超過8平方米,深度1.6米左右,有的可達到2米。器物掩埋時間差異明顯,不同坑的器物,明顯埋藏于不同時期的土層。

文物埋藏方式,大體分兩類。一類,像是有意識地、虔誠地擺放進去,如6号祭祀坑中與坑同長的木匣,擺放得規整、有序;一類,更像是直接抛進去或傾倒進去。

古蜀國祭祀天地、祖先,祈求國泰民安的場所。

出土文物近萬件。

地道地道的“大國工匠出品”。

探索古蜀文明的熱情,廣大網友感歎:3月、9月的“頂流”,終于不再是某位明星的“瓜”。在迎接考古文物力壓娛樂八卦而“上位”之時,三星堆自帶高光,裹挾着諸多千古謎團“款款而來”,憑實力“硬核圈粉”。哪怕隻是“吃瓜群衆”,也會為之着迷,好奇、驚歎、一探究竟之餘,心裡也不免藏滿一連串疑問,有待發掘研究一一解開。

樂見的社會景觀。

與世界的神奇“互動”。三星堆、金沙村與大約同時期其他世界文明,種種“巧合”“互動”,既彰顯聯通黃河與長江,也表明人類文明的絢爛多彩與互鑒共鳴。

三星堆、金沙村兩個遺址,有不少文物“撞款”。

有個泥塑陶豬呆萌可愛,與《憤怒的小鳥》中的反派綠豬極其相似。

制作水準高超,制品精湛。

1号祭祀坑,祖先崇拜,以青銅人像等器物為代表;2号祭祀坑,太陽崇拜,以太陽形器為代表。兩個祭祀坑,表明三星堆文化時期社會王權和神權并存,在後來的金沙文化中又得以延續。

三組“CP”。

在4号祭祀坑取數十份碳14的标本樣品,測定大概在距今3148—2966年,屬商代晚期。3号祭祀坑與2号祭祀坑同屬一組“CP”,年代與2号祭祀坑非常接近,大緻為晚商時期(約當殷墟二期)。

【聚焦三星堆】火爆“出圈” 持續“霸屏”‖暮日

三星堆遺址4号坑灰燼中儲存的紡織品(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院 供圖)

5号、6号祭祀坑一組,似乎年代較晚,7号和8号祭祀坑一組,似乎構成成組關系。

不成“CP”的祭祀坑,可能就有差别。4号祭祀坑,典型的火燒;8号祭祀坑,有典型的倒灰燼渣子情況。同組“CP”的2号祭祀坑和3号祭祀坑,在黃土之下,直接掩埋大型器物。

器物大部分都砸碎,特别是銅器,玉器卻未被砸。器物均勻地倒在坑裡,把整個坑都鋪滿,感覺目的性、宗教儀式性非常強。

埋藏者似乎以一種虔誠、尊敬的心理,謹慎做這些事情。

不是舉辦祭祀活動的第一現場,屬于第二現場。

怪異的祭祀現象。有點像交接儀式,新王登基或新的一個王朝誕生,會把前一個王朝的東西,從宗廟裡或主廟裡請出,埋進坑裡;然後,自己再造一套,繼續放進宗廟裡。

邏輯關系。以此類推,一代、二代、三代、四代……

三星堆目前出土的文物,多用于宗教、祭祀活動。

“制霸級”的關注度。

“中國制造”持續登上熱搜。

“現代感”文物超越認知,“奧特曼”“諸葛亮”“火鍋”“燒烤架”等形象紛紛穿越,“撞臉”現場;還有顔色漂亮,大小、外形跟現代“西餐刀”别無二緻的玉刀,美不勝收。多件器物具有中原文化内涵與地區特有的創意器形,再一次證明古代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

【聚焦三星堆】火爆“出圈” 持續“霸屏”‖暮日

三星堆博物館展出的青銅鳥腳人像(雲何視覺 供圖)

跨越四大洲的黃金面具

三星堆代表的古蜀文明,強大到令人瞠目結舌。

“高度擔當”。

“金斧”“金珠”“玉刀”“木箱”……

出爐的器具,也越來越出圈。既有青銅尊、青銅罍、巨青銅面具的“重器”,也有硬币大小的圓形黃金飾片和數量衆多的玉質管珠、象牙微雕等精緻細微的“精品”。

黃金、象牙、玉、銅、絲綢等珍貴材料,應有盡有。

“大國工匠”的文創,令人驚歎,讓人感慨。

姿勢迥異、大小不一。3号、8号祭祀坑各出土一件青銅神壇。8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銅神壇是迄今最大的青銅神壇,神壇上,有一隻戴着“項圈”的青銅神獸。還有迷你版縱目面具,高度僅5厘米。

繼5号祭祀坑發現體量巨大的黃金面具後,3号祭祀坑再次發現一件黃金面具。儲存相對完整,平鋪展開有40厘米寬,高約27厘米,是目前發現的完整黃金面具中體型最大的一件。

黃金面具絕美。

一張完整的黃金面具格外引人注目。

驚豔亮相。三星堆金面具在3号祭祀坑出土,被認為是附着在青銅人像上,比正常人臉稍大。與現代人相比,被古代工匠錘揲得如紙薄的黃金面具,造型更加誇張,大招風耳、菱形大眼、高鼻梁、咧開的大嘴,整體造型威嚴神聖。

竟與古埃及、古希臘和美洲古代文明中的黃金面具“撞臉”。

被祭祀者,三星堆人的神。

3000多年前,成都平原的先民在祭祀活動中,焚燒填埋下玉璋、銅尊等“聖器”,在曆史長河中留下“天人對話”的夙願。3000多年後,原本山海相隔的古迹依次現世。

“天緣湊巧”。

不僅昭示先人不謀而合的發展智慧,也寄托着各洲人民世代相傳的交流願景。

2021年6月中旬,當考古人員從3号祭祀坑,緩慢取出一塊青銅罍殘片後,一團嚴重變形的金器,仿佛一張稿紙被揉成一團,難辨形狀。修複,一張完整的黃金面具緩緩呈現。

異曲同工。古埃及法老圖坦卡蒙黃金面具,成為埃及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古希臘阿伽門農黃金面具,被認為是邁錫尼文明的絕佳明證;墨西哥瓦哈卡出土的希佩 托特克黃金面具,引發人們對阿茲特克神話“春天之神”的無限遐想……

存在淵源?跨越四大洲的黃金面具,不斷喚起人們的聯想。

最小縱目面具。面具下端有脖子,似乎還有連接配接其他東西的痕迹;再加上面具實在過于迷你,可能是神樹或某種器物上用于裝飾的器物,且極可能和3号神樹上的人首鳥身像類似。

下端,應還有鳥身之類的其他附件。

青銅人像造型,有的身着飄帶彩衣、翩翩起舞,有的小腿布滿紋身、肩扛祭品……

3号祭祀坑出土各類器物殘件标本共729件,較完整遺物478件(組)。

“龍鳳合體”?在3号祭祀坑再次提取出造型獨特的青銅器,暫定名“青銅走獸”;主體是一個昂首挺胸四肢着地的猛獸形象,頭上有一根誇張的犄角,爪子有些類似于龍,尾巴卻又像鳥。

器物整體造型飄逸誇張,一個全新的器形。

新提取出的一件青銅神樹,與1986年發現的2号神樹樹枝形狀、長度一緻。

4号祭祀坑共出土完整器物79件、殘件1073件。3件青銅扭頭跪坐人像,手指關節處凹凸分明,小腿腿部肌肉緊繃、線條優美,與西方寫實的雕塑藝術似有異曲同工之妙。

碳屑含量豐富,以竹子為主,另有少量楠木等闊葉樹種。

植矽體中有疑似水稻、蘆葦、莎草等。

三星堆人已開始種植大米、小米等糧食作物。

還利用锶同位素技術判斷,象牙來自于亞洲象。

含“金”量最高。5号祭祀坑在三星堆祭祀坑中面積最小,含“金”量卻最高,已出土重達280克的半個黃金面具、鳥型金飾片等金器以及玉器、象牙器等。

坑中發現不少金珠,含金量高達99%,幾乎是純金。并不是從坑内其他金器上熔解而來,制作時采用炸珠工藝,即将黃金溶液滴入溫水中形成大小不等的金珠。中國最早的炸珠工藝。

除了金珠,還分布着大量中間帶孔的金圓片,分布方式呈一定規律。

供特殊的儀式或特殊的人使用。

金飾附着在衣服上,非常華美。

6号祭祀坑非常特殊,坑裡除一個木箱,“一無所有”。卻有兩大發現:絲織品的痕迹;箱底發現一件玉刀,與現代“西餐刀”别無二緻,工藝、材質與紋飾,都非常精美。

玉刀長22厘米,寬3.4厘米,刃部厚160微米。

表面色彩鮮豔,刀背有勾雲紋,刃部非常鋒利,可輕易将人手指劃破。

不是切肉的,可能是古代三星堆人紡織所用的打緯刀。

【聚焦三星堆】火爆“出圈” 持續“霸屏”‖暮日

三星堆銅花朵形鈴(三星堆博物館 供圖)

創造中國考古新高度

最後兩個“盲盒”蓋子終于打開。7号、8号祭祀坑露出厚實器物層,發現數百根象牙、玉器、金器、前所未見的青銅器,複雜程度前所未見,包含的曆史資訊、價值超越想象。

琳琅滿目。一組“CP”的7号和8号祭祀坑,神秘面紗揭開,坑中鋪滿象牙、青銅器、玉器等珍貴文物,琳琅滿目,層層疊疊,目之所及,非常震撼。

7号祭祀坑裡,玉璋、玉鑿、玉斧、玉瑗等,琳琅滿目。

戈形玉器,祭祀中重要的道具。

古蜀人溝通天帝的中介物。

象牙層疊,密不透風。7号祭祀坑,暴露出的象牙已有180根;8号祭祀坑,不算下面尚未露出,已有202根。

首次發現“金鑲玉”。

一件還未完全出土的蔥綠色“玉闆”,鑲嵌在一塊镂空的青銅網格之中,形态罕見。

【聚焦三星堆】火爆“出圈” 持續“霸屏”‖暮日

三星堆遺址7号坑現狀 餘嘉 攝(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院 供圖)

8号祭祀坑内最新發現的青銅神壇,高約85厘米,寬約50厘米。

神壇上有青銅人像,插在木質的基座上。

最底部,一個高約30厘米的三層台基,第二層,可見勾雲形紋飾;第三層,镂空花紋。台基上形成一個平台,地面鋪滿花紋。平台一角,有雙手虛握的跪坐小人臉朝外側;平台一面的中央,另有青銅小人雙手朝下、五指伸開,呈舞蹈狀。祭祀場面鮮活。

神壇上的青銅人,與金沙遺址出土的青銅立人如出一轍。

青銅立人像為圓雕狀,由上下相連的立人、插件兩部分組成,通高19.6厘米。

神壇旁邊,還有一隻目前發現最大的三星堆“神獸”,相當于成年的柯基犬大小,大眼寬嘴,細腰粗腿厚臀,非常可愛。神獸頭上的獨角,還頂着一個平台,平台上站立着一個青銅立人。

描繪一個祭祀場景,代表着三星堆人對于世界的了解。

還發現見證中原文明和古蜀文明交融的朱砂彩繪青銅尊、面部彩繪的青銅人頭像等。

8号祭祀坑的青銅神獸頸部,纏繞一圈銅絲;3号祭祀坑中造型奇特的銅頂壇人像下方底座,也纏繞着一根相似的銅絲。目前三星堆出土文物中,隻在這兩件器物上見到這樣的銅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