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征最小女英雄,13歲走完二萬五千裡,嫁給最會寫歌的開國将軍

在中國的近代革命史上,長征是最悲壯也是最為傳奇的一場遠征:紅軍經過長達二萬五千裡的跋涉,面對着各路敵軍動用飛機、重炮的追擊,僅憑着步槍和大刀,在沒有後勤保障的情況下,突破了敵人的封鎖,越過了雪山草地,實作了勝利。這一幕可謂傳奇。但是,在這一路上,紅軍能取得勝利,完全是紅軍戰士舍生忘死的拼搏而換來的,是以這一幕堪稱悲壯。

長征最小女英雄,13歲走完二萬五千裡,嫁給最會寫歌的開國将軍

而長征隊伍裡,有位女英雄,其傳奇之處在于:她是年紀最小的紅軍。參加長征的時候,隻有13歲。

長征最小女英雄,13歲走完二萬五千裡,嫁給最會寫歌的開國将軍

1、七歲情報員

這位女英雄的名字叫王新蘭。王新蘭的叔叔是王維舟。王維舟是早期進步人士。在王維舟的影響下,王新蘭走上革命之路,其實已經是王新蘭人生之路的必然。

是以,在王新蘭七歲的時候,盡管王新蘭還十分懵懂,但已經懂得按照叔叔的訓示,為我方進行情報送達。雖然當時南京的國民政府對我方打壓很重,甚至蔣介石還專門成立了中統這樣的機構,配合警察部門,進行打壓我方的地下組織。但是,不論是舊警察還是中統特務,都不會想到,一個七歲的小孩子,身上會攜帶重要的情報。是以,王新蘭利用自己身份的特殊性,為我方做了不小貢獻。

長征最小女英雄,13歲走完二萬五千裡,嫁給最會寫歌的開國将軍

九歲紅軍

王新蘭九歲的時候,來到了蘇區,并參加了紅軍。當然,王新蘭在紅軍裡面,不是負責參與戰鬥任務,而是負責鼓舞士氣以及做宣傳工作。王新蘭會唱歌、跳舞和演奏樂器,是以,王新蘭主要的工作是通過文藝手段,來鼓舞紅軍将士們的士氣。

雖然當時條件艱苦。但是,很多紅軍戰士看到,就連幾歲的孩子,對革命都如此樂觀,都能忍受艱苦條件,是以,紅軍戰士的士氣,也受到很大的鼓舞。

而且,由于王新蘭會寫字。是以,有時候,王新蘭還負責幫助紅軍的宣傳部門撰寫智語,鼓勵人們參加紅軍,痛打白狗子。

王新蘭十一歲的時候,紅軍的武裝鬥争遇到了一點挫折:是以,紅軍做出決定,那就是進行長征。王新蘭也在這時候,跟着部隊開始了長達兩萬五千裡的長征。

要知道,長征之路充滿了兇險:在自然因素方面,紅軍需要度過很多江河,但是紅軍缺乏交通工具。而紅軍渡河的時候,必須抓緊時間。因為一方面,紅軍的前方,蔣介石在布置封鎖線;另一方面,紅軍的後方還有追兵。當然,蔣介石對這些圍堵方式還是不滿意,是以,蔣介石時常在追兵趕到之前,派遣飛機空襲紅軍。

紅軍就是在這個條件下,頑強和敵人鬥争。而好不容易,紅軍跳出蔣介石的包圍圈以後,雪山草地的艱苦條件,也嚴峻考驗着紅軍。

這樣的條件下,王新蘭作為一個十一歲的小女孩,還是堅持和大部隊進行跋涉,目睹并見證了她這個年紀,本不該目睹和見證的一切,最終,跟着主力紅軍來到了陝北。

長征最小女英雄,13歲走完二萬五千裡,嫁給最會寫歌的開國将軍

樂觀革命

到了陝北的王新蘭,對革命的前途的樂觀程度,一日高過一日。因為紅軍能夠完成長征的壯舉,還有什麼任務完成不了?單就這一點,王新蘭就對革命的勝利充滿了信心。

抗戰期間,王新蘭走向了抗日戰場,并認識了一個叫蕭華的八路軍軍官。話說這個蕭華,在紅軍時代,曾擔任少共國際師的政委。而當時的蕭華,隻有十六歲。十六歲就做了師政委,從這點來看,蕭華也是英雄出少年的典範。

紅軍時代的蕭華和王新蘭彼此并不相識。抗戰期間,因為工作需要,他們産生了交集,并在1943年的11月,雙方喜結良緣。

長征最小女英雄,13歲走完二萬五千裡,嫁給最會寫歌的開國将軍

蕭華在1955年的時候,被授予将官軍銜。蕭華被視為我軍曆史上,最會創作歌曲的開國将領。比如我們時常聽到的《長征組歌》,就是出自他的手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