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海地鐵收到一封來信,裡面列出了123個車站員工工号……

作者:上觀新聞

“13号線大渡河路0296 0777 0106 0619 0299 0613 0295 0848”“10号線基隆路0162 豫園路111 112”……上海地鐵最近收到一封來信,裡面列出了123名車站員工工号。

上海地鐵收到一封來信,裡面列出了123個車站員工工号……

寫信者叫做徐振凱,是一位一級盲殘障人士。“多年來,我的出行、就醫等各項社會活動,都是依靠地鐵的‘愛心接力棒’,才能順利進行。”他讓父母代筆寫下了這封感謝信,以123個工号講述了他感受到的城市溫度。

徐振凱出生于70年代。他是一個對生活有熱情的人,空閑時會去聽講座、圖書館學電腦,時不時還會參加社會志願活動。“2010年世博會的時候,我擔任了城市志願服務站點志願者,負責世博會景點介紹、門票購買、優惠措施等咨詢問答。”

上海地鐵收到一封來信,裡面列出了123個車站員工工号……

他的視力,從2013年開始出現明顯退化。經醫生診斷,是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視野變窄,視物不清,讓出行有了難度。“有的地鐵口開在商務樓裡,出站分辨不清方向。而且,站内的台階、柱子等不注意的話,很容易就會跌倒或者撞到。”

于是,徐振凱撥通了上海地鐵熱線,開啟了與這些工号的緣分。

每次計劃出門,他就會提前一兩天與站點從業人員聯系。出發當天,父母将他送到地鐵口。站點安排有空閑的站務人員在地鐵口守着,接到他後送至列車,并且及時通知下一站點從業人員其所在的車廂節數、預計抵達時間等。經過這樣的接力,他總能順利抵達目的地。

有時,送到地鐵口并不是終點。豫園站值班站長張夢超以前在上海圖書館站工作時,就認識了徐振凱。“他經常會去上海圖書館。送到地鐵口時,我們會詢問出站的乘客,看看是否也有相同目的地的。如果有的話,一起走會安全一些。”

一開始,從業人員把徐振凱稱為“一名乘客”,随着彼此越來越熟悉,70後的他,被80後、90後的從業人員親切地喊為“凱凱”。

“前年臘八節,凱凱給我打電話,詢問附近某一家門店是否有贈粥。我們了解了一下,那家店因為疫情的原因取消了臘八活動。這樣,他省去了白跑一趟的麻煩。”張夢超說。

在信裡,徐振凱說起了更多被照顧的細節:地鐵裡,他帶的水喝完後,從業人員就會幫忙加水;有時在馬路上,不小心磕破了膝蓋,從業人員為他擦紅藥水……

信任關系就這樣建立起來。“我是獨生子女,父母都年近80歲,且母親體弱多病。每次我出行,父親将我送到地鐵,交給站務員,就放心了。”

123個工号,隻是他所能記錄下的一部分。有時,當徐振凱詢問從業人員工号時,對方會擺擺手說,“這是我應該做的,别表揚我了。”

因為感恩,他總是将工号記在心裡,回到家後,讓父親寫在紙上。“走進地鐵就像到家一樣,令人感到溫暖。這樣的感謝信,明年我還會繼續寫。”

欄目主編:陳玺撼 文字編輯:束涵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圖檔編輯:曹立媛

來源:作者:束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