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 MATT WILLIAMS
翻譯 | Linvo
2017年10月,星際通路“奧陌陌”穿過了我們的太陽系,并留下了諸多謎題。它不僅是有史以來觀測到的第一個星際天體,而且天文學家們從它沖出太陽系時獲得的有限資料,也讓他們摸不着頭腦。即使是在這位星際訪客飛掠地球5年後的今天,科學家們仍然不能确定它的真相和起源。最後,要想從中得到一些真正的答案,唯一的方法就是——追上它。
有趣的是,現在已經有許多關于可以做到這一點的任務的提議擺在桌面上。以天琴座計劃(Project Lyra)為例,該計劃由星際研究所(i4is)提出,它将依靠先進的推進技術與星際物體(ISOs)會合并對其進行研究。根據他們的最新研究,如果他們的任務概念在2028年發射,并執行複雜的木星奧伯斯機動(JOM),它将能夠在26年内趕上“奧陌陌”。
2017年10月30日,“奧陌陌”被發現後不到兩周,星際研究倡議組織(i4is)啟動了天琴座計劃(Project Lyra)。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确定使用目前最新的技術與“奧陌陌”會合的任務是否可行。從那以後,i4is團隊進行了一些研究,考慮使用核熱推進(NTP)和一艘類似于“突破攝星”的雷射帆船來追趕星際物體,“突破攝星”是一項星際任務概念,旨在在20年内到達半人馬座α星(譯者注:即比鄰星)。
正如他們在研究中所描述的那樣,之前提出的利用最新技術達到奧陌陌的大多數方法都需要“太陽奧伯斯機動方式”(SOM)。一個完美的例子是“Sundiver”,這是由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MPIA)的研究員Coryn Bailer-Jones提出的。這個概念是一個光帆,依靠太陽的輻射壓力來獲得一個非常高的速度。
他說:“奧伯斯效應的原理是,當你相對于繞軌道運作的物體移動得足夠快時,即Sundiver的情況下,你就會得到助推。”“在你的軌道上,你離太陽越近,你就會越快。是以,為了利用奧伯斯效應,你需要盡可能地靠近太陽。”
SOM和其他奧伯斯類方式的核心是一項被稱為引力助推的技術,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這項技術一直被用于探索太陽系。這項技術需要利用三個物體的引力,包括航天器、提供“助推”的第二物體(通常是一顆大行星)和控制航天器路徑的中心物體。
Adam Hibberd, i4is的研究員,是最近天琴座計劃研究的主要作者,在加入i4is之前,Hibberd是一個航天工程師,他開發了最佳星際軌道軟體(OITS)。當“奧陌陌”被探測到時,他決定使用OITS和這個ISO作為預定目的地。在了解了天琴座計劃後,他很快加入了他們的研究工作。
SOM依賴于三個離散的速度變化離開太陽系。這些包括:
1、在地球上,增加航天器遠日點的距離(遠日點),
2、在遠日點,減速并接近太陽,
3、在近日點,航天器以最快的速度飛行以獲得額外的助推
西奧多·埃德爾鮑姆(Theodore Edelbaum)于1959年發現了這三種方式的情景,盡管SOM一詞似乎已經被沿用了下來。它是在太陽系外高速飛行的最佳燃料。當ISO已經經過近日點并迅速遠離太陽時,這正是捕捉ISO所需要的。”
然而,這個理論沒有考慮到木星。是以,作為一個輕微的修改,如果我們在第二步的幫助下,在反向木星引力的幫助下減速,那麼我們可以實作更少的燃料逃逸。這是因為SOM在産生高速方面非常有效,它已經被用于ISO的研究任務。”
為了尋找SOM的替代方案,希伯特和他的同僚考慮走一條經過時間考驗的路線,該路線将結合木星強大的引力。他們這樣做的部分原因是太陽引力助推所帶來的固有挑戰。雖然這一演習在紙面上看起來很棒,但它以前從未執行過,是以技術就緒水準(TRL)評級較低。
星際探測器任務将是迄今為止到達最遠的任務,将超過旅行者号和新視野号探測器。
更重要的是,當光帆在第三步(3到10太陽半徑之間)到達近日點時,會發生多少熱量的問題。這些問題在美國宇航局最近的一項名為“星際探測:人類星際空間之旅”的太陽和空間實體概念研究中得到了解決。這項研究是為太陽和空間實體2023-2032年十年調查而進行的,其中包括星際探測器的概念。在附錄D2.2中寫道,該研究探讨了太陽奧伯斯背景下的熱保護:
與之前的任務不同的是,在給定的太陽距離下,需要防護罩設計,而星際探測器的挑戰是看一艘航天器實際上能多接近太陽。随着與太陽距離的減小,本影角增大,相對于航天器而言,遮陽罩的尺寸将顯著增大。
“因為初期設計工作不能包括整個設計的所有材料設計、制造和測試限制,是以基于設計的建議最終安全太陽距離似乎是不可能的。”
正如帕克太陽探測器所充分證明的那樣,要接近太陽,需要一個能承受極端熱量和輻射的隔熱罩。以帕克為例,它的防護罩直徑約為2.44米,重約72.5公斤。雖然與天琴座計劃的隔熱罩的大小和品質不一樣,但可以肯定的是,太陽隔熱罩會給光帆帶來很多額外的品質。
一群雷射帆飛船離開太陽系
作為替代方案,Hibberd和他的團隊推薦木星奧伯斯機動方式(JOM),它将從地球發射,然後繞金星和地球旋轉,進行深空運作(DSM),再次通過地球旋轉,然後利用木星的引力獲得引力助推。這是由縮寫V-E-DSM-E-J,或更常用的V-E-E-GA -金星,地球,地球,引力助推。正如希伯德所指出的,與SOM相比,這種政策有幾個優勢,其中包括:
它不需要一個沉重的隔熱罩,也不需要:
A)從木星到太陽奧伯斯的額外旅行距離(約為5.2天文機關)
B)再回到木星軌道的額外旅行距離
這兩個(A)和(B)都需要SOM的時間,而木星奧伯斯機動方式不需要。
“JOM是一個發現,它是天琴座項目的關鍵所在,可以使用最先進的技術找到選擇,因為它本質上不需要任何以前沒有嘗試過的硬體或操作,不像SOM。然而,盡管由于不需要上述(A)和(B)項而節省了時間,但JOM産生的較低逃逸速度意味着任務持續時間必須更長。”
Hibberd和他的團隊發現的另一個優勢是航天器的到達速度,這将比依賴SOM的航天器慢得多——18公裡/秒 vs. 30公裡/秒。這将給天琴座計劃航天器更多的時間來分析“奧陌陌”在接近和離開時的情況。基于2028年的發射視窗,他們确定天琴座項目的光帆将能夠在2054年趕上“奧陌陌”。
“考慮到奧陌陌是我們能接近的最接近的星際物質,這項任務的科學回報将是不可估量的。”由于該任務的成本相對較低,人類可以在本世紀中葉首次瞥見其他星系的情況。更重要的是,這将是一個最終解決“奧陌陌”多年前曆史性地飛越地球時提出的許多問題的機會!
是氮冰山嗎?是外星人嗎?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嗎?如果我們處理得當,到本世紀中葉我們就會知道所有這些問題的答案!
原文:
https://www.universetoday.com/154028/if-launched-by-2028-a-spacecraft-could-catch-up-with-oumuamua-in-26-y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