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傑:擇一事終一生

作者:成都地鐵

從學校畢業便投身于一項事業中,并至始至終專注一項工作的人有很多,史傑算一個。2011年,史傑大學畢業便進入了成都地鐵工作。剛畢業的學生有一腦子的理論知識,但缺乏生産線上的現場經驗,于是他從最基礎的一線工作做着走。

從畫螺母的防松線到清洗空調濾網,或者是車下的開箱檢查接線,最開始的“學徒時期”,史傑重複做着看似簡單的工作。

史傑:擇一事終一生

(圖拍攝于2014年)

但細心的他在完成既定工作之餘,會給自己額外定一些目标,例如完成工作後拿着氣路圖去車下走一走,認一認管路連接配接走向,讓自己能夠盡快将理論與實際生産結合起來,讓自己大學所學的專業知識服務現場生産。因為他知道,隻有打牢基礎,才能走的更遠。後來,史傑先後參與了2号線、17号線新線籌備工作,負責電客車從生産出廠驗收到正線空載階段的一系列車輛籌備工作,并牽頭編制了一系列車輛大修、均衡修、故障處理指南等檢修規程及工藝檔案,為一線生産檢修提供了衆多參考标準。

史傑:擇一事終一生

(圖拍攝于非疫情期間)

“辦法總比困難多”

“不怕嘛,辦法總比困難多。”這是史傑最愛挂在嘴邊的一句話。2013年,随着電客車檢修規程的逐漸更新更新,越來越多的檢修條目需要更加細化,同時需要更加便捷的檢修工裝助力一線生産。靠着一股子“鑽”勁兒,史傑着手設計幫助一線生産提高效率的工裝。例如首款車門絲杆擦拭工裝,節省了人力消耗,并且消除了作業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勞動損傷風險。

史傑:擇一事終一生

在發現空氣管路單向閥因共振産生大量噪音的問題後,他将原有單向閥進行改進,提高了原有閥件功效及安全性,并且保持産品成本基本不變,用最低的成本達到了最佳的效果。史傑設計的一系列有較強實用性和操作性的工裝工器具,讓電客車檢修工作更加安全高效,同時也降低了列車的故障率。自主設計制造的“小型化、一體化、低成本”的各型新裝置、工裝、工器具共計22項,其中4項獲得國家專利。

“學習沒有盡頭”

在工作之餘,史傑會利用業餘時間看書學習。他考入西南交大國家重點牽引動力實驗室,提升自己在專業方面的學術素養。随後,在成都市百萬職工技能大賽中,史傑取得了第三名的佳績,榮獲2015年成都市“最盡職的安全操作手”、2015-2016年度“成都榜樣·身邊好青年”等榮譽稱号,以及在2021年被授予“成都工匠”榮譽稱号。

史傑:擇一事終一生

他不僅在理論上勇于專研,在實際工作中也能做到讓人放心,對于接受到的任務總能又快又好的完成。在同僚眼中,他是一個十分可靠的人。并且,他專研好學的精神和敬業的作風帶動了身邊一大批青年員工。

史傑:擇一事終一生

大家互相促進共同進步,憑借着這股團隊向心力,讓每一個團隊人員向着更好的自己前進。這就是“工匠效應”。我們身邊絕大多數都是普通人,但真正推動曆史前行的還是廣袤的芸芸衆生。能夠擇一事終一生,幹一行專一行,就是作為一個普通人最難能可貴的事情,這也是工匠精神的精髓所在。

成都工匠,了不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