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港澳政協委員“雲”履職 冀望當好“聯系人”

中新社北京1月21日電 中國地方兩會近期陸續召開,港澳政協委員“雲端”履職、“線上”議政,冀望港澳當好“聯系人”角色,為中國内地發展搭建橋梁。

在改革開放的前沿海南,港澳政協委員促成文化、教育、經貿等領域一批批合作項目落地,積極發揮“超級聯系人”的角色。今年,海南省政協将深化瓊港經濟合作,加快推進瓊港經濟合作示範園區、珠寶産業、零售業合作等更多重點項目落地。

海南省政協委員、澳門海南同鄉總會會長韓電建議,加強海南自貿港與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關聯,完善協調與交流機制,加快搭建多種管道的全球化、網絡化國際商貿交流平台。

雲南省政協常委、香港委員鄧宣宏雁表示,港澳委員要充分發揮“聯系人”作用,助力雲南把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與中老鐵路開通新機遇,推動雲南與粵港澳大灣區在物流、貿易、産業、金融等多方面展開互利合作,攜手成為中國市場與南亞、東南亞市場之間的紐帶,建構雲南對外開放新高地。

雲南省政協委員、澳門萬潤利投資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石雲線上上提案交流中建議,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入滇行動,推動大灣區科技成果在滇率先轉移轉化。

湖北省港澳政協委員關注荊楚文化。香港湖北社團總會副會長金玲表示,目前荊楚文化、長江文化元素較為分散獨立,缺少标志性代表。提煉新形勢下的荊楚文化新印象尤為重要。

湖北省政協港區委員謝愛紅表示,今年即将迎來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屆時湖北武當國術表演、編鐘表演将走進香港。她認為,加強鄂港互通,讓荊楚文化“潤物細無聲”走進香港群眾内心,要利用好廣受青年喜愛的創意短視訊形式。

香港特别行政區政府駐武漢經濟貿易辦事處主任郭偉勳表示,今年計劃在武漢舉辦“香港周”,多元呈現香港文化創意活力,推動兩地文化行政人員、文化機構從業人員和藝術家互訪。

在遼甯、内蒙古、甯夏等北方省份,港澳委員亦圍繞當地發展發聲建言。

遼甯省政協常委、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大連分所暨東北區主管合夥人關兆文則認為,深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是實作遼甯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必由之路。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國有資本營運公司(以下簡稱“兩類公司”)應成為本輪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遼甯省政協港澳委員、周大福珠寶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陳世昌認為,遼甯具有堅實的産業基礎和雄厚的人才資源,在産業結構上與港澳地區形成優勢互補。他建議,遼甯應充分利用遼甯的土地資源、政策優惠興建校區,加強校際交流,同時把港澳先進的辦學經驗帶到遼甯,為遼港澳三地培養更多高水準人才。

作為澳門當地一家企業集團的第二代經營者,“80後”内蒙古政協委員徐冠聰在履職中身體力行,通過實地考察,為烏海市蒙古族中學捐資購置過濾水裝置,讓師生們喝到安全的飲用水。

徐冠聰也帶來了他對内蒙古發展的提議和思考。“内蒙古在畜牧業和乳制品加工産業方面具有無可比拟的優勢,過去因為種種原因,國外肉制産品和乳制産品長期占據港澳地區市場主要份額,是以我提議内蒙古研判相關領域的市場機會,在擴大内需的同時提升高端産品的國際競争力。”

“目前内蒙古還未開通道澳門的航線,希望在不久的将來可以看到雙方人員及貨物更密集的往來。”徐冠聰補充道。

談及香港和甯夏未來的交流合作方向,多位港區委員看好甯夏特色産品,并表示,甯夏的葡萄酒、枸杞、灘羊等特色産品品質優秀,香港可以發揮自身的優勢,推動甯夏特色産品“走出去”。(完)

(參與報道:張茜翼 梁婷 李晛 烏娅娜 熊佳欣 陳靜 楊迪)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