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黨史學習|宋任窮為何被稱為“咬牙幹部”?

作者:平安潼南

無論是在艱難的井岡山革命鬥争中,還是在極度困難的冀南抗戰歲月裡,他身上都寫滿了“咬牙渡過難關”的動人故事。他,就是黨史上的“咬牙幹部”宋任窮上将。

黨史學習|宋任窮為何被稱為“咬牙幹部”?

宋任窮,湖南浏陽人

1927年,他随部隊挺進井岡山

1928年冬

井岡山根據地遭到敵人重兵“圍剿”

為儲存革命力量

彭德懷等撤離井岡山另辟根據地

宋任窮率領特務連負責斷後

由于敵我力量懸殊

宋任窮的特務連被打散

他咬緊牙關,克服萬千險阻

憑借堅強的革命意志

終于在1930年2月重新找到紅軍

1938年3月

宋任窮率部奔赴冀南

開辟平原抗日根據地

1942年至1943年

是冀南抗戰最艱苦的時候

日軍經常組織大規模的“掃蕩”“合圍”

實施“三光”政策

制造多處無人區

抗日根據地被嚴重分割

除了戰鬥頻繁激烈

根據地還遇上罕見的自然災害

旱災、蟲災輪番席卷

500多個村的莊稼全被蝗蟲吃掉

日軍還放水淹地,造成水患

災荒過後痢疾、霍亂等瘟疫盛行

宋任窮1歲多的女兒

在饑餓與疾病中不幸離開人世

面對天災人禍的巨大痛苦與壓力

宋任窮沒有被壓倒

反而更加激起了頑強的鬥志

他帶領不足200人的

少數機關幹部和直屬隊堅守根據地

為解決吃飯問題

他組織群衆生産自救

開渠築堤引水灌溉

開辟荒地種植糧食

鹽堿地上的硝鹽被刮起來

加水熬了當鹽吃

牲口餓死了,就人力拉犁種地

由于長期耕地和深入敵後工作

宋任窮積勞成疾

累到一再吐血

一條腿因得不到及時治療全部潰爛

而為了更好地阻擊日僞軍

他廣泛發動軍民挖道地、挖道溝

對村子布局大改造

挖通了十幾個村子的道地

道地口和通風眼位置都很隐蔽

内有翻口,能“防水、防毒、防煙”

不僅能藏人

還能藏武器彈藥、生産裝置和醫療器材

在減少部隊傷亡的同時

也震懾了敵人

憑着頑強的革命意志和樂觀主義精神

宋任窮率領幹部戰士和冀南人民

咬緊牙關一起渡過了最艱難的時期

老百姓親切地給了他一個稱呼:

“咬牙幹部”

來源|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