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城煨湯大王喻少林——人品重于湯品

作者:極目新聞

極目新聞記者 林楚晗

視訊剪輯 林楚晗

視訊加載中...

快到年關了,對于在外漂泊的武漢人而言,一碗蓮藕排骨湯總能勾起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悠久飲食習俗的沿襲與傳承,使得煨湯成為武漢人飲食的一大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喝湯”就是“請客吃飯”的代名詞,如果大年三十沒有喝上一碗蓮藕排骨湯,用武漢人“無湯不成席”的話來說,“冇得意思”,仿佛不喝湯就不叫過年。可以說一碗蓮藕排骨湯貫穿了武漢人的生活和靈魂。就是這樣簡簡單單的一碗湯,濃縮了武漢人的所有情懷,喝完湯,一咂嘴,爽。

在武漢,說起煨湯,喻少林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2012年,喻少林成為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武漢煨湯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笑眯眯的雙眼,溫和的話語,63歲的喻少林身上自帶一股親和力。溫和謙虛,這是一個半小時采訪中,記者對喻少林最深的印象。他說,和美食打交道,亦是和人打交道。

江城煨湯大王喻少林——人品重于湯品

一碗蓮藕排骨湯是記憶中最深刻的味道

喻少林的父親喻鳳山,13歲那年初生牛犢不怕虎,隻身一人來到武漢闖蕩。吃苦耐勞、肯下苦功是那一輩人刻在骨子裡的品質,讓喻鳳山從小桃園的學徒一步步成為後來的大師傅。獨具“鼻聞湯香斷火候、判品質”的絕技,喻鳳山的湯總是需要排很久的隊才能喝到。喻少林回憶,“父親的湯遠近聞名,每天來小桃園買湯的人絡繹不絕,常常需要排幾個小時的隊才可以買到一碗湯。”

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董必武、李先念、陳毅、賀龍等老一輩中央上司均喝過喻老先生的煨湯,并給予了“煨湯大王,名不虛傳”的贊譽。喻鳳山用畢生心血成就了武漢“煨湯”,譜寫了武漢“煨湯”的曆史。

江城煨湯大王喻少林——人品重于湯品

在喻少林的記憶裡,湯是伴随着自己一路成長的,兒時,雖然家裡孩子多,家境不算寬裕,但是父親每個月都會煨上一铫湯,給孩子們解饞。“我父母總是說,咱們穿的可能不如人,但是營養一定要跟上,身體一定要養好。”在衆多湯中,喻少林最喜歡喝的莫過于蓮藕排骨湯。一碗剛出鍋的蓮藕排骨湯,香氣仿佛要鑽進人的鼻子裡,湯還沒喝到嘴裡,口水先不争氣地流了出來。而這湯入口後,味道濃郁,醇香鮮美,蓮藕吃起來又粉又爛。在喻少林少時的回憶裡,在數不清的夜晚,一家人圍在飯桌旁,能喝上一碗暖暖蓮藕排骨湯,聊聊新鮮的趣聞趣事,就是生活最美好的樣子。

江城煨湯大王喻少林——人品重于湯品

而每當父親煨湯時,年幼的喻少林總是睜着大大的雙眼好奇地在一旁看着。“其實父親從沒有告訴過我煨湯每一步該如何做,我都是看着看着就明白了。”不光看,喻少林還總是樂此不疲地給父親打下手,當小幫廚。喻少林回憶起這些童年趣事時,臉上帶着笑容,說,“是以算起來,我和湯打交道真的有50多年了。”

喻少林就這樣接過了父親祖傳煨湯絕技的接力棒,續寫了“煨湯”世家的曆史。1996年,已退休的喻鳳山與兒子喻少林在漢口球場路開了十五個台位“旺旺煨湯屋”。沖着武漢傳統煨湯,餐館生意火爆,一位難求,15個台位已經不能滿足每天的客流量,後來店面更新,就搬到漢口發展大道店。以喻少林為首,喻家幾兄妹改掉原來的名字,創辦了“望旺煨湯”。

江城煨湯大王喻少林——人品重于湯品

煨湯大王傳授做湯小訣竅

當記者好奇地問煨蓮藕排骨湯有沒有什麼訣竅時,喻少林耐心地和記者講解起煨湯的步驟。任何美食選材是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首先是藕,要選擇白蓮藕,挑選的時候要掰開看到是白色的,要盡量挑選汁白水分多的,這樣的藕澱粉多,煨起來一般也都能煨粉。其次是豬肉,最好用年豬(一年出欄的豬)的排骨中段,品質上乘的豬肉,更能熬得有嚼勁、有回味,達到酥而不爛,爛而不垮的境界。但如今市面上三五個月出欄的豬肉,煨湯時間需要縮短。“在講到做法時,喻少林講到,“把排骨清洗幹淨切成小段,冷水下鍋,先焯一下,水開後撇去浮沫,撈出洗淨備用。接着在熱鍋放入少量的油,油熱放入姜片和排骨,中火翻炒兩分鐘,再轉入老式吊子裡炖煮。”而對于藕的處理,喻少林也告訴記者一個小竅門,“把藕滾刀切好後用少量的鹽腌15分鐘,再用清水把表面的鹽沖洗掉。一铫湯,從生到熟,至少需要小火熬制3個小時。”

為什麼有時候煨出來的湯會變黑?對于這一個問題,喻少林告訴記者,由于藕中含有多酚類,能跟鐵離子結合形成或紫或藍的有色絡合物,是以切記一定不能用含鐵的容器來煨湯,可以用砂鍋、不鏽鋼或者陶瓷、鋁等材質,不然湯就會變黑。”此外,煨湯的容器也最好用老式的铫子,而且年代越久遠的铫子煨出來的湯越鮮美。

喻少林在傳承中開發,其所制“烏龜湯”“喻記土雞湯”“甲魚湯”“粉絲肚片湯”等30多個煨湯系列品種,均被評為中國、湖北以及武漢名菜。“我每天都會親自嘗湯,自己喝自己的湯,永遠都喝不膩。”

而作為“望旺煨湯”的主理人,即使店面一度擴大到6000平方米,手下員工多達280人,喻少林也堅持凡事親力親為,菜品都是親自挑選,對于隔夜湯,喻少林選擇倒掉,不給任何人吃,隻為保證将最新鮮最衛生的湯帶給大家。

采訪中,喻少林告訴記者,父親給自己最大的影響就是教他做人,他幾十年如一日,總是認認真真煨好每一铫湯,“‘人品重于湯品。’‘做湯先做人’,這是父親對我們幾個兄弟姐妹說的最多的話,父親說過煨湯就是和自己比,不是和别人比,安安靜靜煨湯就好,要選最好的食材給大家,價錢也要合理。清清白白賺錢,做生意要講良心。”

江城煨湯大王喻少林——人品重于湯品

希望把武漢煨湯這塊招牌繼續做下去

喻少林告訴記者,由于一直秉承選好料,用心做好湯,老武漢人總是驅車前來,隻為喝上一碗記憶裡的湯,“有一個70多歲的老人,每次都從球場街(老店)過來喝湯,還專門送上禮物,我不肯收,他卻說‘謝謝我能讓他一直喝到童年記憶裡的湯’,還有一個文化公司的老總,從店搬到漢口開始,就一直在店裡吃,每年公司的團年飯都在我們店裡吃,我們也是以成為了很好的朋友。”

說起這幾年“望旺煨湯”的處境,這位餐飲大咖無奈地搖了搖頭。“2019年,因為道路規劃問題店一度歇業,後來又遭遇疫情,是以這兩年‘望旺煨湯’還處于暫停營業的狀态。”不過對于喻少林來說倒也是好事——忙碌了一輩子終于可以休息一陣在家陪陪家人,但老客人的不斷來電卻讓他心裡有愧疚,“很多客人都是在我們家喝了十幾年的湯,甚至從我父親那輩就已經開始在喝了,都喝出感情,喝成朋友了,他們總是打電話問我什麼時候開業,大家都欠我的湯了。”

對于未來的規劃,喻少林表示還沒完全想好,“其實2015年就有人提議我做成罐裝湯在網上售賣,但我拒絕了。喝罐裝湯就失去了喝湯的初衷了,武漢的湯講究原汁原味吃肉喝湯,湯喝的是原汁原味,肉也必須是酥爛且香的。罐裝的肉是腐的,沒有新鮮感,用我們的行話來說,就是肉垮了。”

這些年,想加盟的人也不在少數,喻少林卻都回絕了,他說:“我告訴他們‘我不想把明天的飯今天吃了’。”

采訪最後,喻少林表示,自己還是會找機會繼續為喻氏家族把武漢煨湯這塊招牌做下去,“我現在有考慮下一步開一家外賣店,這樣可以随做随送。我真的熱愛煨湯,願意為它付出我的一生,為父親,為自己,也為所有喜歡我們的老朋友。”

(照片、視訊資料由武漢市江漢區非遺保護中心提供)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