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一直被稱為“股神”,是世界上最會賺錢的人之一,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巴菲特能有現在的成就,背後的那位男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就是查理·芒格。

過去的幾十年裡,兩位聯手締造了有史以來最優秀的投資記錄,伯克希爾股價從每股19美元升至32.7萬美元,創造了年均20.3%複合收益率的投資神話。
巴菲特也經常在媒體前直言:“是查理讓我快速地從猩猩進化成人類,否則我不會有今天!”
1948年,查理·芒格24歲時,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哈佛大學法學院,畢業以後,他進入了加州法院成為了一名律師,并開始投資于證券以及房地産。1959年,這一年,芒格34歲,巴菲特29歲,兩人在一個宴會上結識,一見如故。此後便開啟了一段傳奇。
芒格是洛杉矶知名的商業律師,雖然沒多少錢,但是因為工作關系認識了不少上流人士。于是,他把自己的客戶都介紹給巴菲特。
由于這些年已經建立的良好信譽,這些客戶都對他無比信任,很多人都把錢交給巴菲特打理,讓巴菲特的投資基金從幾十萬美元級别上升到幾百萬美元級别。
可以說,是芒格讓巴菲特的事業登上了一個新的台階,把他從閉塞的内布拉斯加大平原帶到了富庶的加州海岸。
但更大的幫助,是芒格對巴菲特思想上的啟發。在見到芒格以前,巴菲特是格雷厄姆投資哲學的忠實信徒。格雷厄姆投資的核心理念是:撿煙蒂。撿煙蒂,顧名思義,就是撿别人沒抽完的煙頭,這些被廢棄的煙頭,往往還有抽最後一口的價值。這一理論影響了早期的巴菲特,表現為花廉價的價格買進普通的公司。
而芒格認為,與其花廉價的價格買進普通的公司,更應該花合理的價格買進出色的公司。他認為,收購高品質企業有巨大獲利空間,“一家資質良好的企業與一家苟延殘喘的企業的差別在于,前者一個接一個地輕松作出決定,後者則每每遭遇痛苦抉擇”。
芒格與格雷厄姆的差別在于,前者買入可持續發展的公司,而後者買入陷入危機的公司。
由此,巴菲特完成了投資生涯最重要的理念轉型,才有了此後的股神投資神話。1972年,巴菲特和芒格利用藍籌印花的浮存金,以2500萬收購喜詩糖果,當年喜詩糖果的銷量是1600萬磅,2007年,它賣出了3100萬磅,年均增長率約2%。
1988年,巴菲特和芒格又動用10.2億美元購買了可口可樂的股票,占可口可樂股本的7%。巴菲特自1988年買入可口可樂後,就一股未賣,持有到現在。1998年的時候,可口可樂市值就已經超過了1500億美金,給巴菲特帶來超過10倍的收益。
日後,巴菲特評價說:“格雷厄姆教會我買便宜貨,而芒格則推進了不要光買便宜貨的投資方向,他用非比尋常的力量,拓展了我的視野。”
而對于芒格來講,巴菲特更是人生的引路人和伯樂。
在認識巴菲特之前,芒格隻不過是一個時薪30美元的律師而已。在巴菲特的鼓勵和帶領下,他也開始了投資生涯。他們先是各自營運各自的投資公司,但在很多項目上會合作,例如藍籌印花、喜詩糖果、威斯克金融公司等大項目,都收益豐厚。
後來,兩人幹脆合到一起,把所有資産并入巴菲特購買的紡織企業伯克希爾·哈撒韋,并一起将這家企業變成了投資公司。1978年,芒格擔任了伯克希爾的董事會副主席。從此,他被世人稱之為“巴菲特的右手”。
所有人都驚訝于心高氣傲的芒格竟然會屈尊去給人當副手。但芒格說:我并沒有特别放不下的自尊。總有人在某些方面比你厲害。做人應該學會扮演所有的角色,在不同人面前你可以有不同的身份。
如今,芒格和巴菲特相伴已經走過60多年風雨,除了他們一起創造的投資神話,令人羨慕的友情友情更是被傳為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