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加載中...
1月18日,搜狐财經美好生活品鑒團正式啟航。項目由搜狐财經發起,旨在探尋新時期中國人生活方式的改變,并就新經濟、新消費等熱點話題展開讨論。
首批品鑒官代表,資深媒體人、美食美酒專欄作者朱學東認為讀書和喝酒一樣,都是很好的生活方式,以書會友,美食美酒相伴,朱學東用記錄“流水賬”的方式,倡導“認真過好餘生每一天”。
朱學東提到:“讀書能帶來我們走向無窮的遠方,上溯遠古,下至未來。吾日三省吾身,流水賬的方式其實是來檢討自己過去的一天。有朋友、有書,有酒,把每一天當成人生最後一天來過,生活自然美好。”

以下為訪談全文:
搜狐财經:一天的生活如何度過?
朱學東:我的生活很固定,每天早上起來寫流水賬,買菜、做飯,然後睡個二十分鐘的午覺,寫毛筆字,讀書,做點雜事,打掃衛生,晚上出去喝酒,喝完酒回家,如果沒喝多再看書。
2021年十月份以前,我都是晚上一點到兩點睡覺,現在改成十一點半。
搜狐财經:為什麼喜歡讀書?
朱學東:因為過去喜歡讀書,現在閑着無事,也覺得讀書還是個很好的一個生活方式,跟喝酒一樣,是一個很好的生活方式。
看到社會問題,我們就去書裡邊尋找國外怎麼解決的,曆史上類似情況怎麼解決的。當然也不是說提出解決方案,純粹是為了知道為什麼會這樣發生,知道發生以後會怎麼演變。這個邏輯通過大量的閱讀能夠達到。
我前兩天在朋友圈寫了一句話,“讀書能我們走向無窮的遠方,時間上可以上溯遠古,可以追到未來”。是以我覺得讀書的好處是非常非常多。
搜狐财經:您喜歡讀哪一類的書?
朱學東:我讀的書是比較偏,曆史的、社科的,包括政治學、心理學、社會學,今年增加了不少的文學作品,當然我還有一個大量的閱讀就是詩詞歌賦,我不會寫,但是我喜歡讀,這個就是一個個人偏好。
今年推薦的書其實是蠻多的,國外的書我想如果排第一名的,一定是新星出版社的一部非虛構作品,叫《她來自馬裡烏波爾》,講一個烏克蘭德國人,尋訪家族的故事。國内的原創好書也很多,我最近看的是南京大學景凱旋老師寫的《再見那閃耀的群星:唐詩二十家》,這也是一本非常好的詩論,景老師文字本身非常幹淨,他以前寫的書我都很喜歡。
在我看到有限的小說裡邊,我覺得止庵的《受命》還是蠻好的。講的是一個複仇的故事,盡管是中國式的複仇,但是其實遠不止中國式的複仇,結尾帶點黑色幽默。
更可怕的是,後輩們根本不知道曆史上發生過這樣,仇人的孩子結了婚,但是這種結婚不是羅密歐與朱麗葉那種美好的東西,它是一個建立在一個門當戶對或者是物質利益基礎上,是以最後的結局也是比較悲傷的。
搜狐财經:為什麼每天要寫流水賬、寫毛筆字?
朱學東:這是一個自我的限制,我們叫自我規訓。一個人很容易放縱自己,很容易堕落,一旦做這樣的事情,本身是對我個人來講是一種自我的修煉。
第一,我每天寫流水賬,不僅是記錄自己的日常生活,也對抗遺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下來那做過了什麼,見過什麼樣的人,讀過什麼樣的書,就不太容易忘。
第二,每天寫流水賬的時候,其實是來檢討自己過去的一天應該做的事情做好沒有,哪些事情做的不對,哪些事情做的完全錯了。應該從哪些人身上汲取教訓,就是實際上是過去我們講吾日三省吾身,寫流水賬有這樣的功能。
第三,對于我來講,寫流水賬基本上還是個練筆,閑着無事寫寫這種雜記、日記,寫多了對文字的這種駕馭能力也會增加很多。
是以很多人問我寫作的基本技巧,我說就是多寫,講座的時候談到這個問題我都會建議從寫流水賬開始,慢慢的來豐富自己。
毛筆字寫了幾年,我覺得還是有進步吧。這種東西完全是一個個人的自我消遣,或者說正向一點力量講,叫做自我規訓,天天要完成。到現在為止已經形成習慣了,如果不做,總覺得有很多事情沒有完成。
搜狐财經:您生活有自律的一面,我們也看到有潇灑的一面。
朱學東:很多人覺得我是很放肆的、放縱的。比如說有非常嚴酷的自律,一般職場上都沒有我這種自律,同時還有一個比較别人無法了解的放縱,喝酒,無所顧及的放縱,天天爛在酒缸裡。
當然人家也很奇怪的就是,“像你這樣,頭一天喝成這樣,第二天為什麼該做的事早早起來了都做了,晚上接着喝,怎麼能做到的?”我說我也不知道,可能因為有自律的一面,如果完全自律了,自律成連酒都不喝了,那人生就太苦了,太沒意思了。
搜狐财經:什麼是您向往的美好生活?
朱學東:不去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不見自己不願見的人,不去聽、不去理,不去管那些自己不想管的事情。就是說這從某種意義上,我們從某種意義上接近了一種自由生活,我覺得這就是美好生活。
讀自己喜歡讀的書,寫自己喜歡想寫的文章,見自己想見的朋友,跟自己願意聊天的人聊天,和跟自己願意喝酒的人,願意一起喝酒的人一起喝酒,還有比這個更美好的生活嗎?
我自己寫的詩叫,有朋友,有書,有酒,這個生活當然美好了。是以無論怎樣,我寫流水賬都會寫一句話,認真過好餘生每一天,就是把每一天當成人生最後一天來過,那肯定就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