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1月18日,搜狐财经美好生活品鉴团正式启航。项目由搜狐财经发起,旨在探寻新时期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并就新经济、新消费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首批品鉴官代表,资深媒体人、美食美酒专栏作者朱学东认为读书和喝酒一样,都是很好的生活方式,以书会友,美食美酒相伴,朱学东用记录“流水账”的方式,倡导“认真过好余生每一天”。
朱学东提到:“读书能带来我们走向无穷的远方,上溯远古,下至未来。吾日三省吾身,流水账的方式其实是来反省自己过去的一天。有朋友、有书,有酒,把每一天当成人生最后一天来过,生活自然美好。”

以下为访谈全文:
搜狐财经:一天的生活如何度过?
朱学东:我的生活很固定,每天早上起来写流水账,买菜、做饭,然后睡个二十分钟的午觉,写毛笔字,读书,做点杂事,打扫卫生,晚上出去喝酒,喝完酒回家,如果没喝多再看书。
2021年十月份以前,我都是晚上一点到两点睡觉,现在改成十一点半。
搜狐财经:为什么喜欢读书?
朱学东:因为过去喜欢读书,现在闲着无事,也觉得读书还是个很好的一个生活方式,跟喝酒一样,是一个很好的生活方式。
看到社会问题,我们就去书里边寻找国外怎么解决的,历史上类似情况怎么解决的。当然也不是说提出解决方案,纯粹是为了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发生,知道发生以后会怎么演变。这个逻辑通过大量的阅读能够达到。
我前两天在朋友圈写了一句话,“读书能我们走向无穷的远方,时间上可以上溯远古,可以追到未来”。所以我觉得读书的好处是非常非常多。
搜狐财经:您喜欢读哪一类的书?
朱学东:我读的书是比较偏,历史的、社科的,包括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今年增加了不少的文学作品,当然我还有一个大量的阅读就是诗词歌赋,我不会写,但是我喜欢读,这个就是一个个人偏好。
今年推荐的书其实是蛮多的,国外的书我想如果排第一名的,一定是新星出版社的一部非虚构作品,叫《她来自马里乌波尔》,讲一个乌克兰德国人,寻访家族的故事。国内的原创好书也很多,我最近看的是南京大学景凯旋老师写的《再见那闪耀的群星:唐诗二十家》,这也是一本非常好的诗论,景老师文字本身非常干净,他以前写的书我都很喜欢。
在我看到有限的小说里边,我觉得止庵的《受命》还是蛮好的。讲的是一个复仇的故事,尽管是中国式的复仇,但是其实远不止中国式的复仇,结尾带点黑色幽默。
更可怕的是,后辈们根本不知道历史上发生过这样,仇人的孩子结了婚,但是这种结婚不是罗密欧与朱丽叶那种美好的东西,它是一个建立在一个门当户对或者是物质利益基础上,所以最后的结局也是比较悲伤的。
搜狐财经:为什么每天要写流水账、写毛笔字?
朱学东:这是一个自我的约束,我们叫自我规训。一个人很容易放纵自己,很容易堕落,一旦做这样的事情,本身是对我个人来讲是一种自我的修炼。
第一,我每天写流水账,不仅是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也对抗遗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下来那做过了什么,见过什么样的人,读过什么样的书,就不太容易忘。
第二,每天写流水账的时候,其实是来反省自己过去的一天应该做的事情做好没有,哪些事情做的不对,哪些事情做的完全错了。应该从哪些人身上汲取教训,就是实际上是过去我们讲吾日三省吾身,写流水账有这样的功能。
第三,对于我来讲,写流水账基本上还是个练笔,闲着无事写写这种杂记、日记,写多了对文字的这种驾驭能力也会增加很多。
所以很多人问我写作的基本技巧,我说就是多写,讲座的时候谈到这个问题我都会建议从写流水账开始,慢慢的来丰富自己。
毛笔字写了几年,我觉得还是有进步吧。这种东西完全是一个个人的自我消遣,或者说正向一点力量讲,叫做自我规训,天天要完成。到现在为止已经形成习惯了,如果不做,总觉得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
搜狐财经:您生活有自律的一面,我们也看到有潇洒的一面。
朱学东:很多人觉得我是很放肆的、放纵的。比如说有非常严酷的自律,一般职场上都没有我这种自律,同时还有一个比较别人无法理解的放纵,喝酒,无所顾及的放纵,天天烂在酒缸里。
当然人家也很奇怪的就是,“像你这样,头一天喝成这样,第二天为什么该做的事早早起来了都做了,晚上接着喝,怎么能做到的?”我说我也不知道,可能因为有自律的一面,如果完全自律了,自律成连酒都不喝了,那人生就太苦了,太没意思了。
搜狐财经:什么是您向往的美好生活?
朱学东:不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见自己不愿见的人,不去听、不去理,不去管那些自己不想管的事情。就是说这从某种意义上,我们从某种意义上接近了一种自由生活,我觉得这就是美好生活。
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写自己喜欢想写的文章,见自己想见的朋友,跟自己愿意聊天的人聊天,和跟自己愿意喝酒的人,愿意一起喝酒的人一起喝酒,还有比这个更美好的生活吗?
我自己写的诗叫,有朋友,有书,有酒,这个生活当然美好了。所以无论怎样,我写流水账都会写一句话,认真过好余生每一天,就是把每一天当成人生最后一天来过,那肯定就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