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應兵律師:從法官辭職做律師3年的7點感受

作者:徐永華律師

近日,我拜訪了貴州巨合律師事務所副主任——楊應兵律師。這是我的第二站。

确實,此次拜訪,讓我收獲頗多,也讓我非常感動。

7月15日下午,我聯系了楊應兵律師,表達了希望能去拜訪他的願望,他欣然答應。但由于他最近比較忙,我們約定在當天晚上見面。不巧的是,我被臨時通知參加脫貧攻堅會議。會議結束後,當趕到他辦公室時已經很晚,我感到很抱歉。

我們從晚上10:30聊到了淩晨。

我向楊應兵律師請教了15個問題。接下來,我會将其中7個問題的内容分享給大家。

我請教的第一個問題是:您準備從法官(庭長)辭職當律師時,您顧慮最多的是什麼?

楊應兵律師談到,在法院工作了近20年,在萌生辭職做律師之後,他最擔心的有兩個問題。

他擔心的第一個問題是:從法官辭職做律師,能不能快速從零起步。

當楊應兵律師萌生了辭職做律師的想法後,他顧慮最多的是不知自己能不能從零開始做好律師這份職業。但在自己糾結了一段時間後,他想明白了這個問題。他認為,與其說從法官辭職做律師是從零開始,還不如說是重操舊業。因為他有10多年的審判經驗,隻需要轉換一下角色和思維方式就應該可以很快上手。

确實,楊應兵律師辭職後做得很好,在短時間内就獲得了同行的認可,很快打開了局面,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他擔心的第二個問題是:從法官辭職做律師,如何成功說服家人。

在辭職做律師前,楊應兵律師曾在法院擔任庭長職務,同時系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一直是家人的驕傲,且家人覺得很有安全感。

我請教的第二個問題是:當法官和做律師有什麼不同?

一是角色不同,考量的因素不同,思維方式也不同。

楊應兵律師談到,在法院當法官時,他是作為一名裁判者進行居中裁判,考慮得更多的是正義和公平。如今,他作為一名律師,思維方式和當法官時有着很大的不同,花的心思也會更多。因為律師既要實事求是,又要想辦法為當事人打赢官司。但是,楊應兵律師當法官的經曆,讓他有了換位思考的習慣和能力,這對代理案件有着很大的幫助。

二是法官不能挑選審判的案子,而律師卻有選擇當事人的權利。

。但是,法官作為公平正義的守護者,心裡是很充實的。作為律師,與法官不同的是,沒有一個案件是被人安排的,全部案源都要自己去開拓(授薪律師除外),但接什麼案件是律師可以自主選擇的。

我請教的第三個問題是:您從法官辭職做律師,你最大的動力是什麼?

楊律師講,其實,他非常喜歡法官這份職業,但是,他除了是一名法官外,還是一個兒子、一名丈夫、一位父親,需要現實地承擔其在家庭中的責任,是以,他最終還是選擇了辭職做律師。

我向他請教的第四個問題是:有人說,律師會有很多應酬,會經常出現在各種社交場合,你對這個問題怎麼看?

楊應兵律師說,曾經他從法官辭職準備律師時已有這樣的擔憂,認為做律師後會面臨無窮無盡的的應酬。但是,做了一段時間的律師後,他才發現,客戶看中的是律師的專業能力,而不是律師的酒量,是以,律師不用刻意去拼酒。但如果說是幾個朋友因為高興而喝酒,那就不叫應酬了,那是生活的樂趣,這樣的聚會也是快樂的。

我向楊應兵律師請教的第五個問題是:有人說,所有敢于從體制内辭職做律師的人都會有自己的案源,隻是或多或少而已,你對此怎麼看?

楊應兵律師對此觀點表示不贊同。

他說自己曾在體制内一二十年,有很多關系特别好的朋友。如今,辭職做律師後,他們的關系依然非常好,但是,他并沒有刻意讓好朋友給他介紹案子,他的主要案子來源于當事人的口口相傳、互相介紹。他強調:隻要将接手的每一個案子做好,讓當事人滿意,自然就不會缺案源。因為在網際網路時代,每個人都是一個自媒體人,隻要當事人對服務滿意,對外傳播的速度往往是驚人的。

楊應兵律師也談到,自己的法官經曆是利弊參半的。有利方面是:自己擁有的經曆和經驗,能夠更容易地赢得當事人的信任。弊端方面是:自己終身不能去曾經任職的法院開庭。

我向楊應兵律師請教的第六個問題是:你對一些想從體制内辭職做律師的公職人員有什麼建議?

楊應兵律師談到,是否辭職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答案是不一樣的。如果要辭去公職做律師,心态一定要平和。至于做律師是好還是不好,每個人的标準也都不一樣,但完全可以借鑒一下小馬過河,自己去躺一躺就會知道深淺。

也許,《小馬過河》中揭示的道理可以作為一個強有力的參考,那就是:要勇于去實踐,勇于去冒險。這條河既不像牛叔叔說的那麼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麼深。

我向楊應兵律師請教的第七個問題是:你在律師界短短的幾年時間裡就取得了讓同行羨慕的成績,你是如何做到的?

楊應兵律師很謙虛,他認為自己做的并不算特别好,能夠獲得這些小的成果,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更多要感謝家人的支援、貴人的相助。同時,也與如今司法環境越來越好是分不開的。因為,他在做律師後所遇到的困難,比他想象中要少的多。

毫無疑問,楊應兵律師是從體制内“成功轉型”的典範,在此預祝他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越走越精彩。

作為律師,我們不僅要有終身學習的好習慣,而且要有戰勝一切困難的決心,就像毛主席在《憶秦娥•婁山關》裡展現出的那種氣魄一樣: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作為律師,盡管前面有很多艱難險阻,隻要我們艱苦奮鬥,成功終将會到來,也一定會到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