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2年必聽的一場跨年演講,你聽了嗎?《進化的力量》

作者:大M和糧哥媽媽

很多人都會問劉潤一個問題:潤總,2021年的商業的世界發生了什麼變化?2022年的機會在哪裡?這場跨年演講就是一場答卷。

回答這個問題必須用到進化論的視角。今年6月,在香港有一名男子遭遇了搶劫,警察趕到現場,問搶走了什麼東西?男子說:搶走了晶片,14箱,價值500w港元。劫匪不搶金店,搶晶片。2021年,晶片的價格确實比黃金要貴2-4倍。到底發生了什麼?導緻價格如此之貴!因為晶片嚴重缺貨。為什麼嚴重缺貨?因為疫情。2020年1月23日疫情把我們的世界分成了泾渭分明的兩個時代,一個是不帶口罩的時代,一個是去哪裡都要戴口罩、出示綠碼的時代。疫情影響了旅遊業,影響了餐飲業,影響了線下服務業,疫情怎麼就影響了晶片行業呢。今天來看,這其中一共經曆了3個非常重要的傳導因子,其中一個,因為大家都在家辦公、孩子在家學習,現在每人需要一台電腦,電腦銷量暴漲,連帶着和電腦配件的産品:攝像頭,滑鼠,麥克風等都需要晶片,每一個消費電子産品背後都有晶片的巨大需求。既然晶片有這樣上漲的一個需求,那直接擴大産能和産線?其實,沒有那麼簡單。産能從來不爬坡,爬坡的是持續增長的需求,産能隻能爬樓梯,一跨一大步。如果你去投資一個芯源廠的話,這個芯源廠大概要投資100億美金,要2~3年之後才能真正地有産出,也就意味着現在這一大步跨下去之後,在3年之後才能判斷是否能夠滿足當時的需求。那3年之後疫情帶來的需求還在嗎?很多人判斷可能不像今天這麼瘋狂,是以很多的芯源廠就不願意真正地去擴産能。需求在那,但是供給缺乏。每一個電子産品缺一個晶片都出不了廠, 那怎麼辦?于是大量公司開始瘋狂囤貨,甚至很多地方囤了半年到1年的量,于是造成了全球晶片缺貨的情況。

這是一個聰明人、進階人才高度聚集的行業,可是面對疫情帶來的聚變也束手無策。但是疫情、環境的聚變隻會給大家出難題嗎?當然不是。19歲的大二女學生宋婷婷通過直播半年賺了500w,她面對海外的采購商進行直播,一個月大約5000w詢盤,甚至很多客戶看都沒看直播直接下單。一個19歲的小姑娘沒有經曆過太多商業的訓練,怎麼就一飛沖天了呢。那是因為她所在的外貿電商行業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阿裡國際站的總經理說:潤總,你知道嗎?2021年中國跨境貿易第一季度總額比之前2019年增長300%。為什麼外貿行業就迎來了爆發呢?也是因為疫情,疫情用另外一套完全不一樣的一套機制影響了外貿行業的爆發。

去年3月份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以為外貿行業會出現危機,機械制造業上半場,服務業下半場,外貿行業全場。而實際是中國外貿迎來了爆發式增長,究其原因是什麼?因為我們雖然看到全球的需求在下降,供給可能下降得更厲害,中間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缺口,而中國的外貿是最早複工複産的。中國中小外貿企業競争力指數從去年4月份開始暴漲,全球的供給下降可是中國的供給開始上漲。非常有意思的是,同樣是疫情對兩個行業産生了截然不同的影響,他讓晶片行業嚴重缺貨,讓疫情行業瘋狂爆發。疫情甚至改變了2個人的命運,他讓劫匪搶劫搶了500w,他讓19歲的小姑娘直播賺了500w。有一句話非常能夠表達此刻的情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chu)狗”,因為我的變化,你變好或者變壞,那都是你的事情,與我無關。到底誰在我的變化中才能活下去呢?不是最強壯的,也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适合的,才能夠生存。不管誰能夠活下去,都不妨礙宋婷婷成了這個時代的達爾文學。

什麼是進化的力量,用“海量”的物競,應對“複雜”的天擇。 一些真正的難題我們是不會知道什麼是對的?潤米咨詢,首先是一家咨詢公司,咨詢工作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思考和尋找。那思考什麼呢?他們的工作其實就是“夜觀天象,思考“天擇”的邏輯,日觀人相,尋找“物競”的方法。”晚上的時候就靜靜地坐在那想,這個世界又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上天又出了什麼題,他們來試着做做看,簡單的呢,可能做出來了,難得呢,做不出來放在那。白天呢就到處見人,觀人相,就去看看那些誰因為什麼原因,聰明?勤奮?,在海量的物競中間看看怎麼做出來的,來我看看怎麼做出來的,這就是日觀人象。晚上在思考,白天在尋找,在思考和尋找之間,對于潤米來說,思考的作用大得多。是以劉潤開始拼命地出差,從2013年創立潤米之後,出差的天數都是在100~200多天,出差就是拼命地找,拼命地看,問道全球,去尋找一些因為他們的聰明、強壯、或者運氣帶來的成功的企業。10.1閉關一個月,開始準備今天的演講《進化的力量》,隻是為了和大家一起更早地看到未來。

大家焦慮,真正關心的變化,有一個重大的變量,是一個慢變量,幾乎影響着所有的商業,這個變量就是人口。如果說價格是汽車,人口就是郵輪,而且是萬噸的郵輪,你身處其中未必能夠感受到他的變化,他影響着商業世界的其他變化,對未來又有什麼樣的變化?

生命,和誰一起生活?組成家庭?如何來組成?

生活,在哪個城市生活?和誰一起生活?如何生活?

生産,誰去工作?靠什麼工作?工作之後養活哪些人?

這三件事情同樣影響着每個中國人的命運。我們一起來聊聊生産。看中國人口結構圖,一般來說,隻有16歲以上60歲以下的勞動力可以工作來養活16歲以下的和60歲以上的人。第一個圖是1950年的圖,像是一個金字塔,老人60歲以上最頂端,中間部分是16~60歲,最下一部分是16歲以下的。那個年代大家很願意生孩子,甚至說多子拖累了經濟的發展。

2019年人口結構圖就變成了長方形。老齡化的現象持續降低我們國家GDP的增速,沒有太多的孩子大家負擔相對較輕,同時大量的60、70年代的人還是年富力強的階段,我們還可以保持6%的增速。如果這個結構不發生大的改變,其他的要素不發生大的改變,2050年,中國人口結構圖就會變成倒的金字塔。老年和少年加在一起幾乎等于中間的成年階段。這個階段的人可能正好是我們的子女,也就意味着我們的孩子比我們更累。

2019年的成年人中間有兩個比較明顯的突起。我們把連續若幹年出生人口超過2000w叫做嬰兒潮的話,中國其實出現過3次嬰兒潮,第一次嬰兒潮:1949-1957,連續9年。第二次嬰兒潮:1962-1975年,連續14年。第三次嬰兒潮:1980-1997年,連續18年。這是3次自1949年來的嬰兒潮,第二次嬰兒潮的人數甚至超過了2000w,請問1962年出生的人,按照中國現行的退休政策,他們會什麼時候退休?2022-2036年,連續14年,嬰兒潮變為退休潮。進化論是唯一可靠的成功學,那我們看一下全球其他國家做了一些什麼樣的嘗試?

翻了一組資料,聯合國老齡化劃分的标準,輕度老齡化,65歲以上的老人比例超過7%。深度老齡化,65歲以上的老人比例超過14%-20%,中國現在是13.5%,可能就是在明年後年,中國就會進入深度老齡化。

我們從1995年就已經進入深度老齡化的日本借鑒一下經驗,過去這26年中,日本做了哪些思考和嘗試呢?日本幾乎嘗試了所有我們能夠嘗試的措施,嘗試過生孩子就放假、給錢,移民政策。老齡化延遲領取終身俸,退休再就業,我們能想到的措施他們都嘗試了。最後的最後有那麼一個制度:活力老人計劃,Power Senior。今天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7歲,醫療專家告訴我們這一代人正在以每一年多活3個月的速度來延長壽命,也就意味着我們很多人是超過100歲,但是估計有部分人是可以活到120歲,如果真活到120歲,那我們退什麼休啊?退休了還有60年你拿什麼養活自己。讓退休之後的老人繼續發揮餘熱是日本人在做的嘗試。比如日本的計程車有2個重大的變化:第一個是貴,從機場打車去酒店1000多塊。第二個是年齡普遍偏大。當你打車下車的時候,一個顫巍巍的老太太幫你提行李。汽車修理工的平均年齡是36.8歲,日本的工程師年齡平均是38.5歲,這個年齡在中國平均就被勸退了。日本的計程車司機平均年齡是59.4歲,平均是我們的退休年齡,這就是power senior的計劃。日本鼓勵很多的老年人,柔和的活、輕松的活他們來幹,釋放更多的年輕人去幹更具有創造力和精力的活,把年輕人鎖在這些崗位上是對資源的巨大浪費。現在的結果是,2020年日本就業率,60--64歲,71%的就業率。65-70歲,49.6%的就業率,這些老年人他們依然在工作。

這個計劃不僅僅在日本,在歐美很多國家也是。在未來,生命越來越長,體能越來越好,一定會催生一個結果,那就是60歲以上的老人會重新進入商業世界。我們在今天很多商業世界裡的一些現象會發生變化。我們想象一下你叫了一個專車,開車的是一個年輕人,他開專車就無法去修車,設計車,造車。把年輕人鎖在開車上就是對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很多專車公司說自己不賺錢,也許最大的原因就是用了太多的年輕人,也許未來這些公司能夠賺錢的依托就是用活力老人。第二個行業(銀行、快遞、電商)的客服中心,幾千人甚至上萬人的規模,雇傭的很多都是人生剛剛開始的小姑娘,接受教育訓練-上崗-氣哭-離職,呼叫中心的離職率和投訴率雙高。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雇傭活力老人啊。都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啊”,經曆了60年的風雨還有什麼不能接受的啊,“孩子你慢慢說,我有的是時間。”第三個行業,銀行的櫃員,看過一個技能競技類節目,比數錢的速度。其中有一個姑娘數錢數的非常準,她很激動的說要把這個技能傳下去。數錢這個技能再炫技她也不需要傳下去。這個活交給誰來幹呢?活力老人啊,她慢慢數,還能活動一下筋骨,延年益壽。第四個行業:空乘人員。在今天中國的飛機上還能看到空姐。在歐美很多國家,看到的都是空爺爺空奶奶。在未來你坐飛機可能會認識越來越多的空姐,為什麼?因為30年前你兩就認識。未來的航空公司可以做的一些事情就是返聘那些空姐,成本可能會降低,服務水準可能也會提高。當你意識到這些變化的時候,2022年即将開始的時候,我已經憧憬好了我的退休生活了,專車司機,話務員,櫃員,空爺爺。我要把這些年輕人從這些崗位上釋放出來,讓他們去做那些更有創造力,真正能夠提高這個國家生産率的事情。

那什麼是生産率,怎麼提高生産率?首先明白,總财富=勞動力*生産率。這個國家總的财富等于這個國家的能夠創造财富的人口和平均每個人創造财富的量的乘積。舉個例子,我們有9個人,平均每天能做8個饅頭,9個人就是勞動力,8個饅頭就是生産率。麥肯錫,2015年,分析了之前的50年的增長,全球經濟的增長來自于勞動力和生産率的增長。2015年之前的50年,勞動力平均每年的增長是1.7%,生産率平均每年的增長是1.8%。2015年之後的50年,生産力平均每年的增長是每年0.3%,年均生産率需要達到多少3.2%,過去50年7個人幹的事,未來要4個人幹完,接近一倍的增長。這個事情要幹到非常困難,隻有一個辦法,隻能依靠科技。沒有辦法通過勞動時間,流程改進等等,這些都不足以提供3.2%的增速。如果我們希望這個世界繼續往前滾動式發展,科學家變得越來越重要,科學家開始創業的時代,科技上司一切的時代就要到來。

科技投資人王煜全說,最好的企業家在未來拿到最先進的科技專利,找到最具行業洞察力和執行能力的人一起合作找到最好的協作企業共同開發。科學家進入到商業世界,這也許是生産率增長的最好方法。

我們都知道人工智能,但是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是無法達到人類的思考,很多時候還不如一個3歲的小孩,那能不能達到像人類一樣的思考?中科院曾毅教授的類腦智能也許可以。今天能夠做到的是,拿一隻雷射筆射到某一個機器人臉上,這個機器人能夠知道:這個雷射筆是射到我的臉上,而不是跟我長得一樣的其他機器人臉上。“我”這個概念甚至是很多動物不具備的,這是一項很了不起的研究。

清華大學實體系的博士陳曉蘇,他的研究方向是腦機接口,腦機接口研究的方向是如何不損傷大腦,不侵入的方式讀取腦電波,他們的研究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是領先的,我們知道有一些疾病是腦癫疾病,比如癫痫,帕金森。這些疾病很痛苦,需要終身吃藥。如果把這些裝置做的很便攜,可以把他帶在身上,當他遇到問題的時候再吃藥,能夠減輕全球6000w人的痛苦。

季林紅教授的研究方向是機械骨骼。所謂的機械骨骼就是在人體的外部用人的意念控制的一套系統,下肢可以跑和跳,上肢負責抓取,一旦有了一套外在的可以靠意念控制的系統之後,他可以發揮什麼作用呢?我們是不是經常說外貿、快遞員非常非常辛苦,以後快遞員就可以穿着機械骨骼把沉重的貨物搬到6樓。聽到這些,感覺真好,很溫暖。這些科學的故事,這些科學家,真的應該成為這個時代脊梁。這些事情,難嗎?非常非常難,甚至有些不可思議!但是所有那些理所當然的現在,都是曾經不可思議的未來,所有現在不可思議的未來,可能都是明天理所當然的現在。感謝在生産率做出巨大貢獻的創業者、科學家。

有一個領域,在人口之外,幾乎在所有行業都能提高生産率,那就是數字化。過去這些年,很多人一直在說數字化,那什麼是數字化?按照國際慣例,從一個故事開始。快消品行業的颠覆者莫霍克公司創始人薩裡格說“所有人都像亞馬遜一樣重塑零售行業,但沒有人重塑快消品公司。”什麼事快消品,肥皂、牙膏、洗髮乳,這屬于快消品,可是你想過沒有?每一次你用完就買的動作都是一次可能的移情别戀。快消品的品牌都在用大量的廣告占領你的心智,而這些廣告成本都會折進了商品的價格。而莫霍克公司創始人薩裡格說一定要這麼做嗎?我們能不能不先做出一款産品,讓消費者喜歡上我們?我們能不能先找到那些消費者,知道他喜歡什麼,然後再去做。然後他就在亞馬遜上面爬一些資料,看各種各樣的資料,研究消費者到底喜歡什麼。看到這麼一組資料,使用者搜尋牙齒增白的數量有多少,有多少搜尋結果,帶來多少消費額。他發現牙齒增白會帶來7000多個搜尋結果,會帶來1.6億美金的銷售額。有沒有更加細分來搜?木炭牙齒增白,2000多w,發展比較平緩。牙齒美白筆,發現這個詞1年有1000w的銷售額,資料逐年增長,不斷不斷增高。意味着消費者通過資料在向你呼喊:我要買美白筆。消費者資料會告訴你:我想買什麼?評論資料告訴你:什麼在阻止我付錢?他研究了一款非常火的制冰機,看到評論說:比如幾個月之後就停止工作了,一年半就壞了,意味着大家很想買,但是因為品質問題産生抱怨。消費者很想買卻因為品質不敢支付。這時候機會就來了。于是快速成立研究團隊研究到底什麼原因?原來是抽水泵出現了問題,找到中國制造商快速解決這個問題,推出了自己的制冰機,幾個月之後賣成了亞馬遜上銷量上的25%。知道消費者喜歡什麼這個東西,很多時候未必開口問。因為他從消費者行為開采出了消費資料和評論資料,又從這些資料當中煉化出了知識。又靠知識賺了錢。是不是很像石油,我們從地下開采出原油,煉化出了汽油,靠汽油推動了經濟發展。如果是石油是實體世界的能源,那資料就是數字世界的新能源。

怎麼來用這個東西呢,可以提煉為一句話:從實體世界中,開采出資料,粗煉出資訊,精煉出知識,聚合為智慧。資料、資訊、知識和智慧。什麼叫資料,一張照片就是一個資料,僅僅有資料是沒有價值的。但是你從照片上面看出有一個人,這個人知識站在體重計上面,體重計上面還有數字,這時候這個照片才有價值。我們要從這張照片當中去除掉沒有價值的東西,剩下可分析的内容。那麼資訊僅僅是資訊也沒有價值。我們要把資訊進一步煉化為知識。體重計知道我的體重,還知道我的身高,血脂,血壓,這些資訊都知道的話,可以得到一個知識,這個人是不是患了高血壓,是以知識是若幹資訊柔和在一起提煉出來的,獲得了知識之後呢,就是要聚合,聚合為智慧。我們知道某人得了高血壓,那又怎麼樣呢?我們可以用人工智能去分析很多得了高血壓人的診療記錄,最終得出針對具體的這個人人什麼樣的診療方案是最有效的,這就叫做智慧。

從行為開采出資料,最厲害的公司當屬蘋果。真正讓iphone成功的,不是能讓你感覺到iphone存在的東西,真正讓iphone成功的,是讓iphone感覺到你存在的東西,這個東西叫傳感器。第一代的iphone因為用了多點觸控屏,是以它能更好地服務你,近距離傳感器,光度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等等,假如不是有這些傳感器,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之是以能夠這麼貼心的為你服務,是因為它感覺到你的存在,它從你的行為裡面采集了資料,知道了這些事情。Iphone每一個版本的更新本質上都是傳感器的更新,正在不斷地感覺你的世界,把你的世界數字化。是以你知道嗎?當你在感覺這個世界的時候,這個世界也在感覺你,這個世界正在不斷地被數字化,被開采。

可能大家都會有一個困惑:如果大家都肆意地開采資料的話,那我們的隐私在哪裡?很多時候的便利都是以交換我們的隐私為代價的。電子郵件都有過濾垃圾郵件的功能,你想過沒有為什麼會有過濾的功能,可能人沒有讀過你所有的郵件,但是系統一定讀過了。2021年11月1日中國的《個人資訊保護法》會正式實施,數字世界的基本法。

1、實行“告知-同意”原則,并且可轉移,可删除。也就是說想要獲得我的資料,必須獲得我的明确同意,我要求我在你這邊的資料轉移或者删除,你必須要同意,否則都是違法。

2、禁止大資料殺熟

3、嚴格保護敏感個人資訊

4、規範資訊跨境流動

5、平台有“舉證倒置”的義務,比如今天早上你去醫院陪你太太去做了體檢查出來你太太懷孕了,下午你就收到了30家奶粉的短信,這時候,我們會懷疑是不是醫院洩露了資訊,這時候,你不需要大肆查證和苦惱,醫院有義務證明自己,這就是舉證倒置。

6、罰款5000以下,或者上年收入的5%以下

這部法律的出台,把行為開采出資料更加合法,當有人說他不會濫用的時候,我們終于可以相信真的不會濫用。一個沒有法律規範的市場就是一個劣币驅逐良币的市場。可能對很多企業都會産生重大的影響,一個正規軍的時代就要到來了。

我們講完了行為開采資料,我們聊第二部分,怎麼把行為變為資訊。很喜歡蝸米科技創始人楊華,他的炒菜機器人能夠做出媽媽的味道,“媽媽的味道,就是你小時候習慣了的味道”,打電話給媽媽說很想吃媽媽做的紅燒肉,媽媽說給你說個菜單吧,記得啊精鹽少許,油八成熱,最後用糖稍微收一下汁,你開始做了一遍兩遍三遍,每次做出來都不知道是誰家媽媽的味道。因為什麼叫少許?什麼叫八成?什麼叫稍微?這是不可度量的東西,你必須得知道鹽多少克,油加熱到多少度,收汁了多長時間,這時候你用炒菜機器人把這個過程比較準确的還原出來,才能複刻媽媽的味道。資訊粗略的資訊裡面去除掉那些不可度量資訊,變成可度量的結果。粗煉:從資料到資訊,從金木水火土,到氫氮锂铍硼,這是數字化的必經之路。

牛肉的數字化。“老闆,我要肥瘦相間的牛肉”,賣牛肉的老闆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間。劣币驅逐良币就開始了,賣你好牛肉的人可能活不下去。澳洲根據牛肉的脂肪含量分為M1-M9,這就明确了牛肉的含量。肥瘦相間是資料,M9是資訊。牛肉、玉石、茶葉、沉香、古董……所有這些行業都是劣币驅逐良币的行業,因為資訊不透明。所有檸檬市場都有機會用數字化重新做一遍。

數字化的第三步是精煉為知識,什麼叫知識?小明體重180斤,請問180健不健康?能不能判斷,很難說,如果小明正好是姚明呢,身高2米26,如果正好身高180呢,那就長成了正方形。那180,180斤一定不健康嗎?也不好說,我們需要看看另一個資料,體脂數。知識是需要靠多重資料放在一起才能判斷。新潮傳媒,用數字化的方式,把行業資訊精煉為知識,提升廣告效果。廣告界有一句話:我們知道我們有一半的錢浪費掉了,但是不知道浪費在哪裡,為什麼不知道?因為不精準。投小區電梯媒體奶粉廣告,先看一下小區附近百度指數搜尋這款奶粉的使用者多不多,多的話就重點投放,投完之後呢,再看一下京東商鋪的奶粉銷量有沒有提升?如果有明顯變化就追加投放。用小區、百度搜尋資料、京東商鋪資料煉化出了一個結果,這個結果就是精準的使用者在哪裡?這樣投放的奶粉廣告,讓廣告投放的效果提升了130%,助力很多企業成為百億甚至千億企業。不管是人腦中的資訊,還是散布的資訊隻有彙聚起來才能成為知識。

下一步從知識彙聚為智慧,這是數字化的第四部。信也科技創始人顧少豐說什麼叫智慧?就是用更低的成本,做更好的決策。比如銀行貸款,如果5個人用3天才能判斷一筆5000w的貸款能不能放,這就不夠智慧,雖然安全但是成本很高。金融業是天生數字化的,一定有辦法從資料、從資訊、從知識中煉化出真正的智慧。他們正在嘗試用信也魔方的東西幫助銀行做新的風險決策模型,如果用更加智慧的風險決策模型的話,能夠在幾乎沒有成本的情況下,在1秒之内實作99%的放貸率。還有一個例子,未來車險。伊隆.馬斯克在特斯拉裡面宣布将推出UBI車險占據整個特斯拉價值的30%~40%,很震驚,特斯拉已經1w億美金的價值了,占據30%~40%。到底什麼叫UBI車險呢?根據用量的車險。我有一輛車停在家裡,幾乎不開,不開每年還要交7000塊保費。我一天不開還要跟每天上路的車來分擔風險?車險不該按照年來交,應該按照公裡數來交,開的多的人多交。如果按照公裡數來交的話,每公裡的價格應該怎麼定呢?誰的價格高誰的價格低一些呢?UBI車險怎麼做呢?首先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從每天的行車行為裡面開采出一些資料,開采過程需要用OBD裝置,油耗、裡程、電路信号、啟停時間等各種基礎資料,開采完這些些資料後,UBI要做的是把他們精煉為資訊,去掉沒有價值的,留下有價值的為資訊。比如猛踩刹車越多的人可能越有一點點問題,前車距離越近的人越有一點點問題。根據這些資訊再做進一步的判斷:誰的行車習慣更好?行車習慣不好的人保費會更高,會聚化為一種智慧,會自動計算出每個人的保費不一樣。是以你可以想象未來某一天,整車廠給你打電話:因為你的行車習慣特别好,而且基本不開,所有您的保費是2000元,你很開心,然後你就告訴了你的朋友,然後你的朋友也打電話過去說,要交2000保費,但是整車廠卻告訴他,不好意思,先生,你的保費是12000,你朋友生氣質疑大喊為什麼?整車廠說:因為您經常漂移。然後你朋友很生氣,留在原來的保險公司,我還是7000吧。原來的保險公司慢慢發現他們客戶的出現率越來越高,因為好的使用者被整車廠拿走了,為什麼拿走了呢?因為整車廠從行為裡面開采出了資料,粗煉出資訊,精煉出知識,聚合為智慧。2017年,我說很多保險可能是車企賣出去的,因為他掌握了數字化。數字化+個人資訊保護法=數字石油時代。在法律護航的時代,正規軍去開采這個蓬勃的數字石油時代。

另外一個領域也在影響着我們的生活,這個領域就是消費。一個創業者張賢峰每次跑完步之後幫他記錄記錄跑步的app就會提醒他說:您太厲害了您,要不要申請一塊專門為這條路線定制的獎牌呢?百分百跑者。張賢峰很喜歡,他自己就有一個座右銘:做事情,要百分百投入。花錢,也就三五十塊錢,每跑一條路線他就會申請一塊,甚至有些路還申請兩塊。情人節之前,他專門跑了一條類似玫瑰花的路線,申請了兩塊獎牌,一塊呢送給他太太,一塊送給自己。他跟他太太說,這塊獎牌非常特别,是我親自給你跑出來的。張賢峰跑了很多條路線,400多塊獎品,滿牆的獎牌,加上各種費用一共花了3w多吧。你知道嗎?各位。路是免費的,腿是自己的,用自己的腿跑免費的路居然花了3w多塊錢,在淘寶上2000塊買全,在2000和3w之間到底差什麼?他到底買的是什麼?買的是我們這一代看着不值的東西,這一代的中國人買的是體驗。隻要我喜歡,沒有值不值。好不好看?别人喜歡不喜歡?會不會誇我?我高興不高興?我們正在越來越走向消費的另一端,因為這些年我們越來越有錢。一旦比别人有錢了,我們的消費習慣就一定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我們是不是一個有錢的國家?我們離高收入國家還有多遠?我們今天人均的GDP是1.21w美金,高收入國家的人均GDP是1.27w美元,一步之遙。2021年,我們已經站在了高收入國家的邊界線上。标志着一個新消費時代的到來,甚至會拉動新一代經濟的增長。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出口、投資和消費。出口是中國第一輪增長的那一批馬。2008年,全球遭遇經濟危機。2009年,中國出口下降。2008年開始,投資變成了一個很重要的驅動力。到了今天,雖然投資非常好,但是也帶來了很多的隐憂,比如産能過剩,比如高負債,比如

高杠杆,一路也埋下了很多地雷,這些地雷需要我們一路奔跑,一路排雷。我們經濟增長的這匹馬需要做再次的切換,消費真的能拉動經濟增長的這批馬車嗎?2021年,中國或将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消費正在變成下一個增量的巨大推動力。新消費時代,新模式,新管道,新品牌。有那麼三件事情越來越重要,這三件事情做對,才意味着我們踏入了一個新消費時代。

從品牌的代理人變成使用者的代言人。在中國有1位一直在還外債的非常知名的羅老師,羅永浩老師去年在做電商直播,一開始别人也不信,現在估計都信了。因為6億的賬務還完了。為什麼呢?很多人不解為什麼羅老師的直播這麼成功?其實羅老師在他的第一場直播裡面,就把他的商業機密告訴大家了,“不賺錢了,交個朋友,基本上。”我們都是朋友,你要買什麼,告訴我,我帶你去買,去找到品牌商,這是我朋友,便宜一點,當大量的品牌看到這麼多消費者來的時候,羅老師解釋說這是一個大型的團購活動,品牌方也有巨大的收益,本質上代表了消費者,直播電商這件事情本質不是幫助品牌賣東西,更多的是幫助消費者去買東西。消費者決策的唯一依據:資訊,消費者去買西裝,大小、材質,消費者根據這些資訊來決策。文字時代-圖檔時代-視訊時代,聽覺、視覺、味覺、觸覺、嗅覺,今天網際網路隻能傳遞聽覺和視覺。在未來,視訊可能是“經典網際網路”的終極媒體形态,直到元宇宙出現。今天,我們值得用短視訊+直播的形式把所有的産品重新賣一遍。

你認為品牌的基礎是什麼?信任!什麼是信任。同樣兩瓶藥,外觀一摸一樣,成分也一摸一樣,但是隻因為同仁堂的名字,你是不是更大可能會買同仁堂的?因為你相信同仁堂的這句話“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是發自内心的,雖然同仁堂的藥可能有點貴但是被騙的成本更高。如果你能了解信任是品牌的基礎的話,會發現這幾年大量的新國貨正在崛起,像元氣森林、花西子、完美日記,當然他們有他們自己創業的精神,但是更多的原因是中國人越來越相信中國人自己,我們把這種自信遷移到了我們中國人的品牌上。這種自信主要來自于我們經濟自信和制度自信。從1978-2018年,中國經濟以連續40年每年9.5%速度增長,這算是中國發展史的奇迹。去很多國家購物中心發現除了英語也有中文了,中國真真正正的強大了,我們開始相信自己做的東西是好東西了。另外還有制度自信,去年疫情剛剛開始的時候,有人說如果這件事情發生在美國會怎麼樣?後來美國也爆發了疫情,他們治理的也很困難。大家才發現中國的治理還是最好的,舉國之力辦大事這種制度還是有很大的力量的。這種經濟自信和制度自信讓我們有了更深的文化自信,故宮、漢服也是很好看的,文化自信變成墊在所有國貨下面的巨大的信任基礎。這是前所未有的新品牌時代,這個新消費時代建構在新模式、新管道、新品牌之上,新消費時代,我們祝願你成為新一代的達爾文學。

Z0世代,2022年,00後正式大學畢業了,他們開始賺錢了,用自己方式去影響這個商業世界了。當這個時代一旦到來的時候,我們都必須去了解他們了。而我們可能連他們的語言都聽不懂。Zqsg什麼意思?我想我就算本碩博連讀主修拼音,我可能也不知道zqsg是真情實感。Awsl是什麼意思呢?是啊,我死了。什麼情況下說“啊,我死了”,就是看見特别可愛的時候可愛死的。所謂的代溝是我在溝的這頭,你在溝的那頭,溝中間,是那些不是你不懂就是我不懂的語言。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代溝?怎麼能夠了解這群新人類。9個底層邏輯去了解他們。

第一個是富足。這一代的孩子内心是富足的,哪怕不是富有。我們内心的底色是貧瘠,Z時代的孩子呢,内心的底色是富足。

第二個是感性。理性基本上等于功能,感性基本上等于我喜歡。而他們表達感性的方式是表情包,40%的年輕人隻用表情包。

第三個呢是顔值。現在年輕人對顔值的偏好不僅僅在吃喝上,甚至投資基金也要看基金經理的顔值,這個基金經理的顔值高多買點,這個基金經理顔值不高,他是好人。對美的感受,是從小就去欣賞,去看,去發現,美的感受是童子功。

第四個呢是愛國。以前國貨和國際産品,很多國貨想要賣的好,必須得去申請個洋牌子。而新一代,他們長大的時候,我們祖國已經強大。

第五個呢是獨立。不喜歡團建,反對加班。不想團建,不需要增進感情,給錢都不想加班。

第六個呢是懶宅。懶得社交,懶得出門,懶在家裡幹嘛?養個寵物嘛。

第七個呢是養寵。寵物經濟的崛起。

第八個呢是養生。他們的養生是朋克養生,一遍喝着啤酒,一遍加枸杞。一邊用着最貴的面膜,一邊熬着夜。好看、好玩、有趣最重要。除了養生之外也是告訴自己的身體:該做的我都做了。

第九個呢是意義。70、80如果要離職,可能是有人給了更高的薪水,00後要離職是因為什麼原因呢?因為老闆不聽話。他們是因為意義而工作的,他們是為愛發電的。大家今天的工作狀态不是被缺錢的焦慮驅動,而是被意義的動力驅動。焦慮是一種死能量,動力是一種生能量。因為熱愛因為動力因為意義而努力,這一代年輕人表現出來的希望也是國家的希望。

這個9個底層邏輯是新一代年輕人的底層邏輯。必須了解這一代的年輕人,隻有了解了他們才能了解未來。并不是他們代表了未來,而是因為他們就是那個未來。我們必須和他們做朋友才是時間的朋友,因為他們正順着時間向我們走來。

我們了解了2022年必須了解的人,我們也要了解2022年必須要了解的事。那就是流量。産品生意是把東西作出來,流量生意是把東西賣出去。流量生态的第一次打通,線上,流量成本低,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線上的流量成本低,線下的流量成本高,然後賣家開始大量聚集,蜂擁網際網路。供需關系決定商品價格,商品價格決定資源成本。平台流量的成本就會越來越高。線上的流量價格往上走,線下的流量價格往下走。我們稱這種新現象為新零售,線上和線下的結合。

自來水,付費用水,價高者得,這是公域流量。另一邊是私域流量。打井很貴,但是用水免費。公衆号就是一口井,從2018年開始每天更新一篇高品質文章,然後看資料,但凡資料不高,不被大家認可,我們就要複盤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每天兢兢業業、勤勤勉勉,這樣做了兩三年,先走公衆号粉絲200多w,這個時候我們終于可以用我們的好文章免費觸達大家了,這就是打井很貴,用水免費。到底打井還是用自來水呢?當用水的人越來越多越來越貴的時候,就會有人思考這麼貴,這個價格都能用錢打個井了。我是不是該打自己的井了?

線下的商鋪就是公域,微信的群就是私域。私域就是那些你直接擁有的、可重複低成本甚至免費觸達的使用者。私域模型=私有化+複購率+轉介紹。哪個最好用,看情況。

行業掙錢,看“紅利”。企業掙錢,看“稀缺”。疫情剛剛開始的時候,全中國人民都需要口罩,但是口罩的現貨遠遠不夠,口罩價格立即飙漲,為什麼?因為誰稀缺誰賺錢。口罩賣家賺了錢,等他們再去進貨的時候,發現根本進不到貨。因為工廠來不及生産整個中國甚至整個市場上所需要的口罩,原來稀缺的不是賣家,稀缺的是工廠的産能。這個時候口罩的出廠價就開始飙升,而賣的價格和出場的價格幾乎扯平,而口罩的利潤流向了這個鍊條上更稀缺的工廠,這個時候,賣家不賺錢了,工廠更賺錢了。開口罩工廠這麼賺錢,很多其他廠也改生産線做口罩,但是生産口罩需要一台特殊的裝置口罩機,口罩機原來20w一台疫情期間漲到了200w一台,口罩機開始稀缺了,等大量工廠買到了口罩機開始做口罩的時候,這個時候大家發現做口罩沒有這麼簡單,那怎麼辦?這個時候口罩機勞工更加稀缺了。開始挖人,過去的口罩機不夠用,口罩機勞工開始轉型做教育訓練,教育訓練大量的口罩生産勞工,一天8w教育訓練費。好,終于教育訓練了大量的生産勞工開始生産了,這個時候誰稀缺了呢?原材料---熔噴布,2w一噸漲到了70w一噸,太貴了,什麼時候熔噴布的價格能夠降下來啊?你真的希望他能降下來嗎?後來的熔噴布價格真的降下來了,整個行業所有的環節都不稀缺了,整個行業的紅利就沒有了。大量的口罩賣家死于庫存。紅利消失一定是屍橫遍野。

很多跨境電商的賣家說“潤總,千萬别告訴大家,我是做什麼産品的”,我們這個行業行規可以交流做法,不能讨論産品。這是靠資訊不對稱來賺錢,是建立在運氣的基礎上。是以我們需要在疫情結束之前,把紅利變成利潤,把不得不來變為不想離開。那我們該怎麼做?專業化、品牌化、本土化。專業化:你明明知道我在幹什麼,但是你就是幹不過去我;品牌化:當消費者在平台上搜你的品牌,而不是品類時,你就獲得了溢價; 本土化:所謂全球化,就是每個國家的本土化。我們的星辰大海,不是跨境電商,而是全球化品牌。

瘋狂生長。這個世界在哪裡被撕裂,就會在哪裡迎來新一輪瘋狂生長。比如教培行業,這一年的變化,我們都感同身受。撐杆跳比賽中,撐杆跳選手從撐杆跳變成順竿爬,裁判趕緊去查這違規嗎?經查各種比賽規定判定不違規,依然頒發了冠軍。3年後,頒發了不許爬杆的規定。是吧,不許爬杆。因為可以爬杆的話每一對父母都會給孩子選最好的爬杆教練。但是很多的家庭是無法承擔的。更重要的是爬杆不是撐杆跳想要比拼的能力啊。規定出來之後,很多教培行業該怎麼辦?比如成人教育、家庭教育、營地教育、校企合作、素質教育、智能硬體、教育科技、科學教育、視訊直播,這9個方向都可以是教培行業的瘋狂生長方向。

2021年4月份,阿裡被罰182億,2021年10月份,美團被罰34億。背後都是同一個原因,就是反壟斷。我們去看看其他國家他們反壟斷有哪些經驗。1984年AT&T被分拆,被分拆後,美國一大批的通話公司瘋狂生長,美國通話費用下降40%。反壟斷會帶來的結果是打破競争壁壘,迎來萬物生長。如果在中國反壟斷繼續進行下去,會帶來第三次流量生态的打通。第一次流量生态打通是線下到線上,第二次是公域到私域,第三次就是打破平台壁壘。平台壁壘被打破,你終于可以在A平台裡面被種草,在B平台裡面做内容,在C平台裡面交易,在D平台裡面維護使用者粘性,哪裡的服務強去哪裡,你就會迎來一個瘋狂生長。

2021年9月份開始,微信裡面可以點開淘寶連接配接了,淘寶旗下的app也正式接入了微信支付了,阿裡和騰訊變得越來越開放,當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公司都能學習阿裡和騰訊,中國的網際網路世界會變成什麼樣?連接配接連接配接連接配接,會變成百度pro、微信pro、淘寶pro、抖音pro,大家彙聚成中國的網際網路pro,在這個網際網路pro世界裡,互聯互通,彼此武裝,瘋狂生長 ,希望這個時代,在明年就正式到來。這就是進化的力量,進化的力量就是用海量的物競去應對複雜的天擇的力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