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虎景房”最該求老虎的心理陰影面積有多大|新京報快評

客人的安全問題需要關注,但此新聞中還需關注的,是虎的“身心健康”。

▲1月20日,江蘇南通一動物園内出現“虎景房”。視訊/新京報評論視訊号

文| 宋金波

近日,有視訊曝光江蘇南通一家酒店的“虎景房”。視訊中,酒店房間與老虎的活動區域僅隔一面玻璃。房間内的人可以清楚地看到老虎來回走動。該房間的設計引發熱議。從南通市文旅局了解到的消息是,已經暫停該項目的宣傳和營業。

網友對此事首先關注的是客人的安全問題。考慮到近些年來因動物園、野生動物園管理問題導緻遊客與虎“面對面”造成遊客傷亡的事件已有多起,甚至還有野生虎進入人類活動區域傷人的新聞,這種關注自然合理。

當事酒店從業人員告知媒體,視訊中的“虎景房”是剛裝修好的所謂“猛獸客房”,現在還沒有投入使用。房間内有相應的防護措施,玻璃采用的是防爆玻璃,安全性可以保障。

“虎景房”最該求老虎的心理陰影面積有多大|新京報快評

▲按照“虎景房”預設,從酒店房間的玻璃望去,遊客可以看到老虎在走動。圖/九派新聞視訊截圖

嚴格來說,從相關視訊來看,這條新聞中酒店的“虎景房”,本質上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酒店,而是一個野生動物園的特殊觀賞遊覽項目。不意外的話,與其他野生動物園遊覽項目的差別,隻是在于遊客所處位置從遊覽車或遊覽通道轉為安全玻璃保護的客房,遊覽觀賞時間很可能從此前的正常工作時間增加為全天參觀。設想在海洋水族館内也保留一個過夜客房,與這種情況就比較接近了。

也就是說,對這個項目的要求标準,除了以人為生活主體的酒店來衡量,同時也要滿足野生動物作為栖息主體的野生動物園的建設标準。

現代動物園和野生動物園的建設,對野生動物的健康越來越關注。總的來說,是更加強調動物園中的動物不應受到虐待,不應被遊客或管理人員過分打擾,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刺激。

在1994年頒布的國家《野生動物園設計規範》中,就有多處強調,野生動物園的設計要“适于動物栖息生長和展出,保證安全”,“符合動物生活習性要求”,“設計方案應當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閉園後禁止在動物展區進行幹擾動物的各種活動”。

▲2020年4月8日,雲南野生動物園曾出現“釣老虎”遊玩項目,引發關注後該動物園及時進行整改。視訊/新京報我們視訊

如果動物的生活環境設計得不好,過于枯燥和單一,動物就可能出現一些消極行為。最常見到的是刻闆行為,比如老虎在籠子裡重複地踱步,大象反複晃動身體和長鼻子。更嚴重一些的,還會出現自殘和攻擊,比如鳥類啄掉自己的羽毛,部分動物會對遊客和飼養員進行攻擊,上述現象表明,動物的心理承受能力已接近崩潰的邊緣。這是由于動物無法回避環境壓力造成的,也展現出生活環境設定不當對它們身心造成的傷害。

從南通這個野生動物園的“虎景房”設計來看,遊客(房客)的安全或許可以保證,但遊客與虎等猛獸,以及更容易受驚擾的食草動物在較近距離相對,對動物的身心健康恐怕考慮的還不足。比如隔音是否良好,是否可以通過特定單向玻璃減少人類活動對動物的驚擾,應該更進一步評估。

生命都是喜歡自由,不喜歡被強制的。動物園的存在本身就有一定争議,可以說是一個不得已的從權之策。在新冠疫情導緻人類飽受隔離、禁锢之苦的當下,我們除了關注同類命運,對待動物園的生命不妨也多一點同理心。

特約評論員|宋金波(專欄作家)

編輯 | 李潇潇 馬小龍

實習生 | 韋英姿

校對 |王心

點選下方公号名片,閱讀更多精彩觀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