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永泰縣洑口鄉黨委書記朱翔:凝心聚力開闊新思路 譜寫産業發展新篇章

作者:永泰釋出
永泰縣洑口鄉黨委書記朱翔:凝心聚力開闊新思路 譜寫産業發展新篇章

永泰縣洑口鄉黨委書記朱翔

“省第十一屆黨代會中提出‘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拓寬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路徑。’縣委書記雷連鳴在《貫徹落實市黨代會精神,永泰這樣幹》中說到‘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招引龍頭企業并在李梅、油茶等特色産業方面實作突破,全力打造鄉村振興永泰樣闆。立足區位優勢,推動農旅共生,持續壯大鄉村旅遊,努力成為全省鄉村遊人數最多的縣域。’這些訓示明确了永泰鄉村振興發展方向,令我們大受鼓舞。”洑口鄉黨委書記朱翔表示。

朱翔介紹,洑口鄉林地資源豐富,森林覆寫率達84%,李梅種植曆史悠久,是永泰縣李梅大鄉之一,有着巨大的發展潛力。李梅産業在永泰縣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也是洑口鄉傳統優勢産業,能否全面轉型更新關系民生福祉。

“洑口鄉将以傳統産業轉型更新為主導,堅持新發展理念,多措并舉提升李梅産業管理、經營水準,深耕李梅産業鍊。” 對此,朱翔書記自信滿滿,他表示:“下一步,洑口鄉将主動謀求與專業科研團隊合作機會,引進科技特派員,積極改良李梅新品種,在梧村、梅村等地培育示範基地,探索淡李幹加工等産業樣闆。結合推進‘網際網路+項目’發展,加大對體驗式李梅休閑農場的打造力度,努力建設‘農業+科技+旅遊’示範點,引領帶動全鄉李梅産業發展。”

“興産業,促增收,堅持把旅遊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緊緊圍繞全縣全域旅遊發展格局,找準自身定位和目标,主動融入。我們将深入挖掘鄉村旅遊資源,充分利用農業生态資源和紅色文化資源,積極開發鄉村旅遊産品,以鄉村旅遊帶動農村經濟發展,乘勢而上開好局,奏響鄉村振興主旋律。”洑口鄉黨委書記朱翔對今後洑口旅遊産業發展前景充滿期待。

“洑口鄉有三張出色的‘文化名片’。一是‘虎尊拳’文化。虎尊拳”的發源地是洑口鄉,其創始人李元珠及傳人鄭登光、李昭北都是洑口當地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深厚。二是傳統古村落。洑口山寨村被列為中國傳統古村落,有着悠久的農耕文化。近年來,我們利用古村落的特色優勢,打造了‘桃源版’研學基地、夏(冬)令營等極具意義的鄉村遊特色活動。三是紅色革命文化。洑口碧石、紫山、車濑洋、土洋等村都是革命基點村,為閩贛省委和閩中遊擊隊做過重大貢獻。目前,隻有紫山閩贛省委舊址及溪裡聯絡站知名度較高。洑口的碧石紅軍洞等特色紅色革命文化還需要我們深入挖掘發揚光大。”說到洑口的三張文化名片,朱翔十分自豪。

朱翔表示,接下來,洑口鄉将充分利用好 “虎尊拳”、傳統古村落、紅色革命文化等曆史名片,開發“兩山(紫山、山寨)一俊傑(虎尊拳創始人李元珠)文化旅遊線路”,填補德化石牛山景區至嵩口古鎮之間的旅遊空白,發揮連片效應,提升遊客吸引力。并結合閩贛省委舊址、省委聯絡站舊址、碧石紅軍洞等特色紅色文化優勢,建立紫山AA級景區,促進旅遊産業轉型更新,着力打造紅色旅遊産品體系,在提質紅色文化遊的基礎上,開發“紅色旅遊+研學”“紅色旅遊+生态旅遊”“紅色旅遊+康養休閑”等組合型旅遊産品,共同打造一站式特色旅遊品牌,逐漸形成鄉村旅遊特色品牌,讓紅色文化賦能鄉村振興,切實推進鄉村振興。

風順揚帆正當時,合力破浪向前行。朱翔說,新的藍圖已經繪就,新的征程待我跨越,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光榮而艱巨。洑口鄉将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省、市、縣黨代會精神,凝聚新力量,開拓新思路,乘勢而上、攻堅克難,為加快建設“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的新洑口努力奮鬥,為永泰縣建設現代化綠色發展先行區貢獻一份力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