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9年許世友詢問家中情況後勃然大怒,揚言槍斃兒子,發生何事?

1979年,許世友被調去了廣西,受命指揮邊境自衛還擊戰。因為很久沒有回家,很想念家人,于是許世友找到了剛從中央來到部隊的一位戰友,詢問家中的一些情況。結果戰友卻一直扭扭捏捏地說沒什麼大事,就是兩個孩子犯了一些錯誤。

許世友忙繼續問了起因經過,

了解之後他瞬間暴跳如雷,甚至揚言要回去開除女兒的軍籍、槍斃兒子

。部隊裡都知道許世友的脾氣不好,但虎毒不食子,他的女兒和兒子到底做了什麼事情?讓他對孩子們如此狠心?

1979年許世友詢問家中情況後勃然大怒,揚言槍斃兒子,發生何事?

三段姻緣

許世友出生在河南新縣許家窪的一個貧苦家庭裡,8歲的時候,許世友就被父母送進了少林寺。開始時他隻是寺廟裡的一個小雜役,後來因為經常偷偷學習國術,被師父看中後才開始拜師正式學習起來。這也是他擁有一身好功夫,被稱為“

和尚将軍

”的原因。在這裡學武8年之後,他重新回到了家鄉,并在後來投身到了農民運動當中。

後來

在攻打新集的戰役上,許世友一戰揚名,由營長升為了團長。

1924年,許世友率一個由12名戰士組成的手槍班 ,回到了闊别三年的家鄉。

此時母親覺得許世友到了結婚的年級,就為他物色了一個鄰村女孩,名叫朱錫明,比許世友年長4歲,

天生麗質又勤勞本分,還是村裡的婦救會會員

。許世友父親早逝,對母親一直很孝敬,于是就謹遵母命依了娘。

這年春天,許世友将朱錫明熱熱鬧鬧地娶回了家。可是幸福的時光沒持續多久,

4天後,許世友就接到了作戰指令,于是隻好告别了母親和新婚的妻子,離家歸隊,率部投入了戰鬥當中,從此一去不返

。但是朱錫明卻已經懷了身孕。

許世友離家後,母親和朱錫明就在家做軍鞋支前,有時還參加洗衣隊 上前線慰問。10個月後,

朱錫明生下一男孩,而許世友卻一直在遙遠的戰場上,杳無音訊。

1932年10月21日,紅四方面軍主力突圍西行後,随之而來的是白匪軍的燒殺搶掠,凡是紅軍的眷屬,一律都會被逼迫改嫁,否則就要被帶走。

朱錫明雖誓死不從,但在婆婆的勸說下,她最終還是改嫁了他人。許光是許家的根苗,婆婆留下了自己撫養。

1979年許世友詢問家中情況後勃然大怒,揚言槍斃兒子,發生何事?

一直到全國解放後,朱錫明看了報紙,才知道許世友還活着。而許世友之前也因為誤聽傳言,以為朱錫明已經死了,于是便重新組建了新的家庭。剛解放時,許世友接母親到濟南居住,

母親常常向兒子講起兒媳錫明如何好、如何孝順,許世友聽了,常常感歎不已。

1934年秋,紅軍總部下發了允許紅軍副軍級以上的指揮員與當地群衆結婚的檔案,他的第二次婚姻便在這年的10月建立了。

長征結束之後,許世友到達延安不久,便對投奔延安的四川達縣熱血女青年雷明珍産生了好感。經人撮合,二人從相識到相愛,很快在延安舉行了婚禮。婚後雷明珍對許世友體貼入微,不久後她被組織分到延安縣負責婦女工作。許世友随後則和一大批優秀的紅軍進入了抗大學習,兩人雖不在一塊,但感情卻一直都很深。

但天有不測風雲,許世友因為張國焘被關押了起來。在囚室裡,許世友一直都盼望着見到妻子雷明珍,但大半個月過去了,他一次都沒有看到對方的身影,最後卻迎來了一封讓他出乎意料的信:

許世友我恨你!為保革命的純潔性,咱倆的事情一刀兩斷,我堅決要求離婚!請你簽字。

許世友看到信後也是勃然大怒,立即在紙條上寫道:“

堅決離婚!許世友

。”後來在毛澤東的親自幹預下,許世友才幸免于難,并重新帶兵打仗。

雷明珍此時也對自己當時的一時沖動追悔莫及,多次向許世友認錯,并希望複婚,可許世友就是不肯原諒她。

期間陳赓等人曾将他們二人反鎖在一間屋裡,希望他倆好好談談,可許世友最後卻是破門而出,揚長而去。

後來許世友去了山東,并迎來了自己第三次姻緣。

1979年許世友詢問家中情況後勃然大怒,揚言槍斃兒子,發生何事?

1941年春,許世友率獨立團挺進膠東。根據地恢複後,許世友的名字也家喻戶曉了。就在這時,他也迎來了自己的第三位夫人。那是在祝捷大會上,一位姑娘的舞姿引起了許世友的注意,他轉臉對坐在身旁的吳克華說:“

老吳,你看那排頭姑娘扭得好,人也長得出色

。”

這位姑娘就是田普,當時名字叫田明蘭。經過吳克華的撮合之後,二人很快熟悉了起來。經過兩年的熱戀,

田明蘭完全被許世友傳奇般的革命曆程所吸引,二人的感情也與日俱增

。1943年春天,許世友和田明蘭舉行了婚禮。解放戰争時期,田明蘭擔任許世友的生活秘書。從此,大家都改口叫田明蘭為“

田秘書

”, 都知道她是許司令夫人。

随後,許世友調任至南京,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田普也随着來到南京。

田普與許世友婚後相伴40餘年,生有6個子女

,二兒子許建軍,三兒子許援朝,大女兒許麗,二女兒許桑園,三女兒許華山,四女兒田小兵。

許世友和他的子女們

許世友與夫人田普所生的6個子女,他們所起的名字都各有其來曆。第一個女兒出生在經夫山下,當時許世友在山的南邊打仗,而妻子則在山的北邊生了一個小女孩。最後仗打赢了,許世友挂着一身硝煙下來,怕他的長胡子傷了又白又嫩的女兒,于是小心地貼了貼女兒後,說道:“

就叫許經夫吧,蠻有味的

。”當大女兒參加工作之後,覺得這個名字不合适,便改為了許麗。

第二個是兒子,因為出生的地方當時周圍全是兵,許世友便為他起名叫許建軍。老三是因為他是在一個叫桑園的地方出生的;老四也是在戰火中出世的,當時是在一個叫華山的山區裡,仗打赢了,是以就取名為許華山。

1979年許世友詢問家中情況後勃然大怒,揚言槍斃兒子,發生何事?

不言而喻,老五許援朝則是許世友從北韓回來後出生的,老六出生在大規模經濟建設時期,許世友當時說:“

搞經濟建設,就叫許經建吧

!”但後來他希望自己的小女兒去參軍,因為他

自己是士兵打上來的,希望孩子們也可以從最底層開始幹起

。于是許經建這一名字也要重新改掉。

田普也對許世友說:“

改個名字也好,我給你生了半個班,總該有個随我姓的吧

?”于是這個最小的女兒便姓了田,叫田小兵。

大兒子許光小時候跟着奶奶孤苦伶仃地生活,吃盡了各種苦頭,幾乎什麼滋味都嘗過。到了全國解放後,許世友将他從大别山接到大城市裡居住,并讓他入伍當了海軍。

在戰友面前,許光從沒說過自己是許世友的兒子。

由于許光

學習勤奮,成績優異

,被提拔為新中國海軍的第一批艦艇指揮員。許光1950年2月入伍,職務卻一直都較低。對此,許光幾次想對父親說,但又不敢說。

有一次,他露了一點情緒,許世友把臉一闆,聲色俱厲地批評開了:“

你當過幾次敢死隊?受過幾次傷?對人民作了什麼了不起的貢獻?好好學習,老老實實工作,幹什麼不是為人 民服務?

這之後,許光就再也沒有過升遷的想法了,還為自己定下了下鄉“三不”原則:不

抽煙、不喝酒、不吃肉。

許光是許世友的母親一手拉扯大的,與奶奶的感情很深。1956年,許世友把許光叫了回來,進行了一次長談。他對兒子說,

奶奶年紀大了,希望他能回老家,代替他伺候奶奶,盡孝子賢孫之道

。許光照辦了,毅然從海軍調到了老家新縣人武部工作,後來又轉到了地方,擔任人大副主任。

1979年許世友詢問家中情況後勃然大怒,揚言槍斃兒子,發生何事?

許世友是個孝子,許光也是一個孝子,他為了替父親盡孝道,作出了最大的犧牲。當時如果許光繼續留在部隊幹下去,可能他早已是一名将軍了。但許光無怨無悔。

80年代中期,許光已經退居二線,在一個閑職上工作。而他的家裡,

那時依然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甚至自己腿摔傷了也沒有住院,是以走起路來總是會一拐一拐的

。看着伫立在風雨中的許光,每個人都不由得贊歎一聲:

滿門孝子!

而田普為許世友所生下的子女就比較幸福了,都是在父親的身邊長大的。不過許世友卻有着與許多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有時候因為太過于嚴厲,妻子在他教育孩子的時候,

都盡量不在旁邊,因為看着會太心疼。

他教兒子學遊泳,從來不教什麼動作,

而是直接把他們抛向大海,任憑他們大哭、嗆水、亂折騰

。孩子們好不容易爬上岸來,還沒等喘上幾口氣,就又被許世友拎起來扔進大海裡。就這樣,許世友的孩子們一個個都學會了遊泳。

許世友年輕時打孩子是出了名的,有一次,二女兒許桑園和妹妹許華山結伴逃學跑出去玩,不料被父親知道了。剛一回家,姐妹二人身上的土還沒來得及拍掉,許世友就站在了她們面前,呵斥道:“

立正

!”

許世友出手如閃電,突然把許華山拎起來,直接打在了她身上。許華山本能地叫起來,聲音格外刺耳驚心。姐姐許桑園怯生生地望着父親,哭着說:“

爸爸,還沒打我呢……

結果許世友卻巴掌一揮說:“

打一個就夠了,她是姐姐,是以打她

。”“

爸,你鬧錯了,我是姐姐,華山是妹妹

。”許桑園擦着淚說。将軍一聽,沮喪地歎了口氣,又被許華山哭得懊惱起來,在自己的大腿上拍了一掌。

1979年許世友詢問家中情況後勃然大怒,揚言槍斃兒子,發生何事?

發怒欲開除女兒軍籍、槍斃兒子

作為一名從戰火中走來的老軍人,許世友對部隊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

他認為部隊是一個鍛煉人、培養人的大學校,于是就把自己的7個孩子全部都送去參軍

。三個兒子中,二兒子許建軍是最讓他操心,最使他傷心,也最叫他不放心的。

許建軍入伍後,多次無視軍規軍紀,甚至觸犯黨紀國法,最後被捕。 這件事當時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因為家中和部隊都知道許世友的性格,于是一直沒有告訴他。結果當他主動去詢問家中的一些事情,得知了兒子的消息之後,果然勃然大怒地吼道:“

槍斃,一定要槍斃

當時在一旁的目擊者後來回憶許世友當時的狀态時,說:“

那表情,那神态,如果他兒子在場,他肯定會撥出槍來

!”事情過去很長時間後,許世友的心情也一直不能平靜下來,除了生氣之外,他還納悶:

你們不是說建軍表現得很好嗎?怎麼變得這麼快?

他還有些自責,如果自己平時多關心關心建軍,他也不會落得如此地步……

許世友是在黨的培養下成長為一名進階将領的,他對子女的要求也會極其嚴格,有時甚至過分。

許世友的思維屬于直線型的,他覺得把兒子交給組織就放心了,就像自己當初把一切交給組織一樣。後來在病危期間,許世友有時睜大他那失去光彩的眼睛,費力地朝四周轉動,看

着周圍一張張熟悉的和不熟悉的面孔,卻唯獨不見兒子許建軍的身影。他的心一直都在呼喚兒子。

3年多沒有見到他了,作為父親的許世友,在彌留之際,十分想要再見他一面。最終,許建軍終于從青海西甯風塵仆仆趕來,站到了爸爸面前。但此時他的鞠躬、默哀、忏悔,面對的卻是爸爸的遺體……

1979年許世友詢問家中情況後勃然大怒,揚言槍斃兒子,發生何事?

1979年許世友被中央派遣,帶着東路軍前往邊境,73歲的許世友在戰場上依然不輸小輩。經過了一個月的時間,許世友率軍成功打退了越南軍隊。

而就在此期間,許世友的三女兒許華山,和自己的意中人舉辦了婚禮。許華山當時是跟着朋友去參加空軍的體檢,到了之後,從業人員提議讓她試試,結果朋友落選了,許華山卻完全符合标準。回去後,父親問她:“

你真的願意去嗎

?”“

當然了

”許華山很肯定地回答。

我是希望你能去,不過我先提醒你,到那之後要吃很多的苦,無論什麼時候,都要記住,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就這樣,許華山來到了空軍部隊,并在這裡遇到了心上人。

女兒結婚的時候,許世友還在邊境,他隻能在心中為女兒送去祝福。結果他後來卻偶然得知,女兒因為一直在度蜜月沒有歸隊,已經超過了部隊中規定的三個月的時間。大家都礙于許世友的面子,沒有強制要求她回部隊。

許世友對這件事大為震怒,立即撥通了許華山的電話:“

許華山,我不管你現在在哪,給你三天時間,飛也要飛回來,三天後見不到你的人,立刻開除你的軍籍

接到電話的許華山心驚膽戰,她知道父親向來說到做到,于是就一分鐘不敢耽誤,立馬回到了部隊。

小女兒田小兵送去大别山當兵前,許世友也鄭重囑咐她,

對外不準講她是許世友的女兒,怕她搞“特權”。

戰争年代,在一座剛剛解放的縣城裡,大女兒許麗,一天和聶鳳智的兒子國榮結伴上街玩,看到了好吃的東西,嘴饞,但身上又沒有錢,于是他們靈機一動,互相介紹這是某某人的女兒,那是某某人的兒子。最後店家既出于對他們父母的尊重,同時也很喜歡這兩個聰明伶俐的孩子,就送了一些東西給他們吃。

1979年許世友詢問家中情況後勃然大怒,揚言槍斃兒子,發生何事?

這件事被許世友知道後,直接拎着手槍滿街找人,嘴裡還不停地罵着:“

這個破壞紀律的小兔崽子……

許世友對待自己的孩子們是這樣嚴格,實際上他對每個人都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兵是許多青年人最大的願望。田普的兩個親侄女正值當兵的年齡,是以特意從老家跑到廣州,希望可以讓姑父想辦法讓她們參軍。

但許世友當時就拒絕了她們:“

當兵保家衛國是好事,我當然贊成。不過,要符合招兵的要求和規定,必須身體好、政審合格,托關系走後門不行

許世友的一個遠房堂孫許道炎,在部隊當兵,一次利用休探親假的時間特意來見許世友,想請他幫忙說情,給自己提幹部。結果許世友不僅不幫忙,還訓斥他趁早打消這種歪念頭,要用自己的真本事說話。結果,許道炎最終複員回了老家。

晚年時光

盡管平時對孩子們都很嚴格,但每次孩子們來,他還是會交代從業人員做很多好吃的飯菜,讓他們能夠吃頓好飯。孩子們長大了,許世友一個接一個地把他們從家裡往外攆,不讓他們留在自己身邊。

許麗愛好文藝,進了南京軍區前線話劇團;許桑園和田小兵被送到人煙稀少的大别山區當兵;許援朝雖說就在南京當兵,但依然還是被趕出了家門。并且許

世友也沒有為一個子女的升遷調動發過話、幫過忙,也不允許兒女扛着他的招牌為自己謀私利。在這一點上,他自始至終都一直恪守着自己的原則。

1979年許世友詢問家中情況後勃然大怒,揚言槍斃兒子,發生何事?

而晚年的許世友又特别喜歡孩子,尤其喜歡兩個小孫女,二兒子的女兒許玥和三兒子的女兒許紅。平常孩子們都住在各自的家裡,又要上幼稚園,是以很少能見到。是以許世友有一個特點,他會記得所有的節日和星期天,因為隻有這個時候,孩子們才來到中山陵八号。

許世友的聽力随着年紀的增長嚴重衰退,别人給他講話,有時要大聲重複兩三遍。但他一個人坐在樓上的卧室裡,

卻每次都能聽得見孩子們鑽出汽車清脆的笑聲,聽得見孩子們沖上樓梯時稚嫩的腳步聲

。這一點讓許世友身邊的從業人員一直很奇怪。

還沒有見孩子們的時候,許世友就已經興奮起來了。孩子們進了房間,按照家規,首先要立正,大喊一聲:“

爺爺好

!”這時,許世友就會笑嘻嘻地把她們拉到身邊,然後打開抽屜,裡邊有他特意留着的已經發硬的油條、麻花。

他把自己舍不得吃的這些點心,都分給孩子們,分的時候許世友還總會問上一句:“

好吃嗎

好吃!

”聽到孩子們的回答,許世友都會開心地笑着。

許世友在子女的婚姻問題上,沒有什麼“門當戶對”的觀念,一直都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也從不幹涉,從不挑剔,從不插手,隻要孩子們自己喜歡就行。子女們有時跟父親開玩笑說:“

你選警衛員的标準比選女婿還要高

。”這也是他的孩子們後來生活都十分幸福的一個原因。

1985年春節前夕,許世友感到腹部總是經常脹痛,但他卻一直咬着牙忍着,沒當回事兒,還不讓身邊的從業人員和家人知道,擔心大家認為他“身體不行”。 然而後來在3月份的例行體檢中,檢查結果卻讓所有人大為擔優,他被确診為肝癌。

1979年許世友詢問家中情況後勃然大怒,揚言槍斃兒子,發生何事?

南京軍區黨委上司看過許世友的病情報告後,決定迅速讓許世友到北京301醫院住院治療。但許世友每次卻都直接幹脆地拒絕說:“

不去

!”他們知道許世友脾氣固執,但仍不死心,耐下心來繼續勸說他,但許世友仍是兩個字:“

直到1985年9月30日,許世友的病情大大加重,才終于送進了醫院。後來的許世友總是長時間處于昏睡狀态,夫人田普和孩子們輪流守候在他身邊。10月22日下午16時57分,開國上将許世友的心髒停止了跳動,與世長辭。這一年,他剛好80歲。

兩袖清風,一身廉正之氣

”,這句話用在許世友身上一點都不為過。作為黨的一名進階幹部、軍隊進階将領,許世友從沒有想到為自己置辦什麼家業,也沒有想過為子女留下什麼财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