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宗元(公元773年~819年),中唐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
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東郡(今山西永濟),中唐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柳宗元31歲任監察禦史裡行,主要職掌百官違紀,和現在的紀檢監察幹部的職責相當。
廉潔自持,兩袖清風。柳宗元認為做官要懂得知恥,這是底線和起點。柳宗元自述自己任官“廉潔自持,忠信是仗”,嚴格遵守規矩。柳宗元寫過一篇《蝜蝂傳》,說有一種小蟲子名叫蝜蝂(fù bǎn),它有個習性,就是特别喜歡背東西,看到什麼就背什麼,它背上的東西越來越重,雖然疲憊不堪,但卻不願停止,最終蝜蝂被壓得爬不起來。這種小蟲喜歡往高處攀爬,直至用盡力氣,摔死在地上。寫到這裡,柳宗元感慨道,世上也有這種貪得無厭的人呀,見到錢财就隻管取來……終日想着升官發财,變本加厲地貪贓枉法,總有一天,他們的下場也如那小蟲一樣。柳宗元以物寓人,以文警世,以蝜蝂的故事告誡人們,貪婪無度是自取滅亡的本源。
恪守正道,弘揚正氣。柳宗元生活在唐代中期,安史之亂後形成了藩鎮割據、宦官專政的局面。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以王伾、王叔文為首的官僚士大夫集團在順宗支援下進行革新,柳宗元是其中一員。他們主張加強中央集權,反對藩鎮割據,打擊宦官專權,但終因政治力量不足,革新以失敗而告終。革新失敗後,柳宗元與劉禹錫等八人一同被貶地方任司馬,柳宗元任永州司馬。貶谪永州期間,柳宗元創作了一首五言絕句《江雪》,表達了一個政治家不向黑惡勢力屈服、不與黑惡勢力同流合污、決心秉志特立的悲壯氣節。
勤政為民,造福百姓。作為一個政治家,柳宗元心中始終裝着百姓,在被貶為柳州刺史期間做了許多利國惠民的好事。其中,最為史家所推崇的是釋放奴婢事件。柳宗元“革其鄉法”,使得那些淪為奴婢者,可以出錢贖身,也可以通過為債主服役的方法贖身。對于最貧窮的奴婢,柳宗元就自己出錢贖回,并送歸其父母。在柳州期間,柳宗元還興辦教育,學子們不遠千裡來向他學習請教。在柳宗元的主持下,柳州百姓争先學習漢話,在外仁愛,在家慈孝,民風得以淳厚。人們居住有了新房子,代步有了新船,喝上了幹淨甘甜的水,破舊的街巷得到整治,廟宇得到翻修,池塘園林清潔整齊,逃亡流竄的人紛紛回歸,百姓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柳州百姓高興地說:“我們這個地方雖然遠離京城,但我們也是天子的子民,現在上天派來仁愛的柳侯,還有什麼理由不順從教化呢。”在柳宗元辭世後的長慶三年(823年),韓愈為吏部侍郎,應柳州官民所邀,欣然為柳宗元書寫了墓志銘,贊揚柳宗元“生能澤其民”。
柳宗元的勤政利民思想,在今天回望,仍舊熠熠發光。廣大黨員幹部要牢記柳宗元“官吏是百姓的仆役”這一忠告,保持公心、耐心、良心,盡心盡力,擔當作為,清廉履職,為群衆辦實事、辦好事,努力成為人民點贊的好公仆,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
記者 南 遼 整理
【來源:運城日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