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徐骁和姜泥:政治人物的複雜人性

作者:由豫之海

#雪中悍刀行征文#

電視劇《雪中悍刀行》的開場是從徐鳳年和老黃的三年遊曆開始的,徐骁此時雖未出場,但是“人屠”的人設已經給徐骁貼上了一個巨奸大惡、嗜血殘暴、毫無人性的标簽,纨绔公子和人屠父親,天造地設的一對組合,也正是觀衆心中最痛恨的反面角色,沒有之一。

徐骁和姜泥:政治人物的複雜人性

而姜泥,則是被徐骁所滅的西楚國的公主,皇帝的女兒,徐骁徐鳳年父子和姜泥之間,可謂是國仇家恨,此恨綿綿無絕期。等到徐鳳年回到北椋,小姜泥的出場正是從刺殺徐鳳年開始,似乎正是為了證明或者強化前面對徐氏父子角色的設定,此時在觀衆心中,徐骁已經是罪不可赦了。

徐骁和姜泥:政治人物的複雜人性

但是随着劇情的展開,卻似乎又不是那麼一回事兒。後來魚幼薇刺殺徐鳳年,在姜泥對魚幼薇的回憶中,是徐骁搶在其他人之前占領了皇宮,答應了西楚皇帝的請求,允許皇宮裡面的人自殺,并帶走了姜泥,避免了西楚皇室淪為戰俘,并成為離國貴族玩物的結局。從這個角度來說,徐骁并不是一個殘暴的屠夫,戰争似乎是不得已的産物,在戰争當中仍然保留了一分人性。正如曹操所言,“今日若不是孤在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如果說人性是複雜的,政治人物則更加複雜,很多時候不能以簡單的道德來評價。如徐骁,可以看到其為了保證北椋軍事政治集團的利益,一方面在政治上縱橫捭阖,以人為棋子,用盡機謀權變,另一方面又為那些戰死的兄弟建立靈堂,時時不忘,對那些孤苦的老兵,不忘他們的生活,年年看望。這又讓人想起二戰時期的沙漠之狐隆美爾,在北非戰場上,優待戰俘,戰俘勞動會發工資,對白人和黑人勞工平等看待,如果不是代表法西斯,隆美爾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是一個道德高尚的模範。正如史記對劉邦在得知韓信死後的描述,“帝且喜且憐之”,道盡了政治的複雜,人性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