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樊建川:嫌市長薪酬低,辭職撿破爛,撿出80億後執意上交給國家

2017年8月25日,一張男子在候車廳席地而坐的照片走紅網絡,照片裡的男子身穿破爛衣衫,背靠在車站内部支柱,脫了膠鞋坐在地上玩手機,看到這一幕,不認識的人還以為鄉下農民進城呢。

可現實中是,照片裡的人是個身家上百億的富翁,更是曾經的副市長,但他卻辭去了市長職位,給出的理由竟然是:工資太低了!然而當他真的變成富翁後卻又執意将财産全部上交國家,這個人就是樊建川,在他身上到底有什麼樣的故事?又為何把财産上交國家?

樊建川:嫌市長薪酬低,辭職撿破爛,撿出80億後執意上交給國家
“我在全世界上,他們都叫我破爛王:”樊建川說,沒錯下海經商後,樊建川的工作竟然是“撿垃圾”。

辭去市長職位、下海經商成“富翁”

1993年,任職宜賓副市長的樊建川向市政府遞交了一封辭職信,他的上司很是疑惑,工作幹得好好的,為什麼要離職,更何況下個月樊建川即将升職。面對上司的挽留,樊建川沒有猶豫還是主動離開了。

離開了國家的“鐵飯碗”剩下的路就得自己走,樊建川跟朋友合夥開了一家“建川房屋開發有限公司”,那時候的樊建川把這幾年掙的錢全部投入到了公司裡,帶着家裡人搬遷成都。

樊建川:嫌市長薪酬低,辭職撿破爛,撿出80億後執意上交給國家

創業的日子很是艱苦,一家三口窩在幾十平米的小房子裡,自己的女兒連個像樣的床都沒有,樊建川把家裡唯一的沙發改造成了床鋪搬進了女兒的屋裡。

這麼艱苦的環境并沒有磨滅樊建川的意志,為了更加優化公司,樊建川開始貸款投資。可是天不遂人願,将近半年的時間,房子隻賣出了一套,并且這套房子還是靠朋友關系,此時的樊建川的資金已經所剩無幾,勞工們的工資也快發不出來了,下一步該何去何從樊建川的心裡焦慮又迷茫。

正當樊建川不知所措的時候,國家根據市場需求應合實際情況下達了政策檔案,要求以後機關不用再提供福利房,這個政策的出現及時的挽救了一些即将倒閉的房地産公司。

樊建川:嫌市長薪酬低,辭職撿破爛,撿出80億後執意上交給國家

這下樊建川又有了讓公司活下去的動力,在他的開發地段需要建設一個大型飛機場,樊建川抓住時機規劃出來一個完整的小區群,房子也因交通便利賣得很是火爆,他也終于憑借着這個項目買了在成都的第一套房。

多年的居住環境總讓他覺得對不起家人,如今他事業終于有了起色,最該補償的就是妻子和女兒。為了這個家樊建川信心十足,憑借着自己的勤奮和天賦在2001年時樊建川的房地産公司做到了四川省的前十名,同年中國富豪榜公布,樊建川的名字排在第200位。

面對公司不斷地走上正軌,一個新的想法在樊建川腦子裡應運而生,其實當初自己之是以下海經商,是因為工資太低,不僅解決不了家裡的開銷,還支撐不住他的愛好。

樊建川:嫌市長薪酬低,辭職撿破爛,撿出80億後執意上交給國家

樊建川從小就喜歡收藏,那些收藏的物品各式各樣,報紙、書信、古玩、如今的樊建川手裡的資金絕對夠他實作自己的夢想,然而真當夢想實作時,他卻把“垃圾”上交給了國家。

撿垃圾撿出80億,上交國家

“是一個提着腦袋開的館”:說這話的不是别人就是那個富豪榜上的樊建川,從小樊建川就習慣性地收集一些小報、小傳單,長大後的樊建川把這當成了自己的愛好。在西安讀書的時候更是天天混迹在西安的古玩街上,碰到懂行的就跟在人家身後收集文物,一段時間後他發現那些文物沒有什麼價值,為了做點有價值的事,他就開始收集抗戰時期的東西。

樊建川在西安當地到處撿破爛,别人扔得不要的,他覺得好通通帶回家,過年回到家,看到誰家蓋新房、扒舊房的他肯定前去湊熱鬧,把垃圾堆扒開看看裡面有沒有“珍寶”。

樊建川:嫌市長薪酬低,辭職撿破爛,撿出80億後執意上交給國家

時間一長,大家看她如此癡迷,也會把自家一些不要的垃圾送給他讓他挑選,樊建川甚是感激不盡。有一次陪着妻子逛街答應給妻子套新衣服,可妻子在挑選衣服的時候不見樊建川蹤影,左等右等不見他來隻能自己去尋找,卻看見樊建川正在路邊一個賣勳功章的地方給老闆還價,妻子知道自己的新衣服算是泡湯了,估計中午的飯也沒戲了。

如此癡迷收藏的樊建川掙到錢後,他就知道他的機會來了,最快樂的日子就是拿着自己掙的錢,過着自己喜歡的生活。

1999年,樊建川申請成立建川博物館,國家有政策私人是不允許修建博物館的,但樊建川帶着自己收藏的文物跑了一趟北京文物局,鑒定結果吓了衆人一跳,其中的14件全部為一級品,樊建川承諾自費建造博物館,建好以後捐獻給國家,他隻希望新中國的革命精神能一輩輩傳承下去。

樊建川:嫌市長薪酬低,辭職撿破爛,撿出80億後執意上交給國家

可是建一個博物館談何容易,建造、規劃、金錢、物品展示,一系列的事情接踵而來,樊建川鐵了心要幹這件大事,誰也說不動他,面對着樊建川,妻子、朋友、親戚輪番上陣,從口幹舌燥到啞口無言,最後除了支援,他們找不到可以反駁他的理由了。

一座博物館至少需要500畝地占地,樊建川整整找了三個月,一次次被商家、縣政府、開發商拒之門外,受到打擊的樊建川還是不死心,最後軟磨硬泡的拿下了大邑縣的地皮。

博物館那是國家展覽的标志,就像樊建川自己說的“是一個提着腦袋開的館”,為了出這筆巨款,樊建川賣掉了自己的辦公樓、名下的商鋪、加油站,要不是自己家裡還有點積蓄,投入完的資金差點讓他又回到了“解放前”。

施工開始他就對着施工機關下了死指令,8月15日必須開館,那年剛好2005年,抗戰勝利六十年,是個絕不能耽誤的大事,一次次的嚴格要求,也讓趕工的勞工叫苦不疊。

樊建川:嫌市長薪酬低,辭職撿破爛,撿出80億後執意上交給國家

哪有這樣的老闆,天天在工地上自己看着,動不動就罵人,最後的三天,竟然親自動手不眠不休,好在時間趕上了,開館那天五個展廳展出了大量文物。抗戰手寫資料30噸,來往書信40萬封,功勳章100萬枚,還有800萬件抗戰收藏品,任誰走進去參觀完出來時都是淚流滿面,那是那一輩革命先烈,不顧自身危險才帶來的如今幸福。

博物館建成後,樊建川并沒有停歇,十幾年裡共建造了三十個分館,收藏了超過1000萬件的抗戰藏品。為了博物館的建設,樊建川說多少錢就出多少錢,如今的他生活越過越簡樸,為了宣傳博物館穿着十幾塊錢定制的衣服,上節目、做訪談,隻為了讓這個抗戰博物館存活下去,樊建川自己說,我還有500名員工需要我養。

樊建川:嫌市長薪酬低,辭職撿破爛,撿出80億後執意上交給國家

建川博物館聚落建成後,每年的盈利2000萬,整體估價高達80億,樊建川毫不猶豫把博物館捐給了國家。很多人誇他了不起,很有人說他沽名釣譽,但樊建川自己時刻謹記自己是一名軍人,他每次想起自己的成長經曆都很慶幸,是父親的教育讓他有了堅韌的品格。

學習經曆影響了樊建川一生

樊建川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父母都是部隊執勤人員,連樊建川自己都說自己流淌着部隊的血液,從小就非常調皮的樊建川在家裡總是閑不住,出門去地裡偷南瓜被抓個正着,父親氣急敗壞地教育他,作為一名軍人從來不拿群衆一針一線,更别說偷,挨了父親重重懲罰的樊建川第一次明白了“軍人的意義”。

樊建川:嫌市長薪酬低,辭職撿破爛,撿出80億後執意上交給國家

1975年,高中畢業的樊建川,為了仰成父親的志願,跑到了鄉下當知青,兩年的鍛煉時光,讓這個毛頭小子糟了大罪。那時的農村生活貧苦,家家戶戶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一個插隊的知青,生活艱苦常有的事,樊建川被餓暈了兩次。面對這個情況,熬不住的樊建川想去當兵,從小就喜歡耍小聰明的他違規檢查被刷了下來。

自己的不甘心拯救了他,跑到首長那毛遂自薦,首長見他機靈就收下了他,隻可惜分隊時,他被分到了内蒙古,零下四十度的天氣,他一待就待了兩年半,幸運的是守得雲開見月明,全國聯考恢複了,還想上學的他如願考進了西安政治學院,畢業後被配置設定到了從輕三醫大任教,老師一當就當了八年。

不甘平庸他辭職去考了公務員,命運再次眷顧他的時候他已經是副市長了,那年他34歲,隻不過樊建川天生不安分,才在1993年辭職下海經商。一系列的生活給了他極大的安慰,命運對他是公平的,他想做的事,全部成功了。

樊建川:嫌市長薪酬低,辭職撿破爛,撿出80億後執意上交給國家

樊建川自己立下遺囑還要把自己的身體捐獻給重慶三醫大,希望用自己的皮做一面能敲的鼓放在博物館裡。

都說一個民族的精神需要傳承,樊建川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造就了民族之魂,用他的信仰開啟民族記憶,國家有這樣的人在,是時代的幸運,是國家的幸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