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樊建川:嫌市长薪酬低,辞职捡破烂,捡出80亿后执意上交给国家

作者:三娃读史

2017年8月25日,一张男子在候车厅席地而坐的照片走红网络,照片里的男子身穿破烂衣衫,背靠在车站内部支柱,脱了胶鞋坐在地上玩手机,看到这一幕,不认识的人还以为乡下农民进城呢。

可现实中是,照片里的人是个身家上百亿的富翁,更是曾经的副市长,但他却辞去了市长职位,给出的理由竟然是:工资太低了!然而当他真的变成富翁后却又执意将财产全部上交国家,这个人就是樊建川,在他身上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又为何把财产上交国家?

樊建川:嫌市长薪酬低,辞职捡破烂,捡出80亿后执意上交给国家
“我在全世界上,他们都叫我破烂王:”樊建川说,没错下海经商后,樊建川的工作竟然是“捡垃圾”。

辞去市长职位、下海经商成“富翁”

1993年,任职宜宾副市长的樊建川向市政府递交了一封辞职信,他的领导很是疑惑,工作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离职,更何况下个月樊建川即将升职。面对领导的挽留,樊建川没有犹豫还是主动离开了。

离开了国家的“铁饭碗”剩下的路就得自己走,樊建川跟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建川房屋开发有限公司”,那时候的樊建川把这几年挣的钱全部投入到了公司里,带着家里人搬迁成都。

樊建川:嫌市长薪酬低,辞职捡破烂,捡出80亿后执意上交给国家

创业的日子很是艰苦,一家三口窝在几十平米的小房子里,自己的女儿连个像样的床都没有,樊建川把家里唯一的沙发改造成了床铺搬进了女儿的屋里。

这么艰苦的环境并没有磨灭樊建川的意志,为了更加优化公司,樊建川开始贷款投资。可是天不遂人愿,将近半年的时间,房子只卖出了一套,并且这套房子还是靠朋友关系,此时的樊建川的资金已经所剩无几,工人们的工资也快发不出来了,下一步该何去何从樊建川的心里焦虑又迷茫。

正当樊建川不知所措的时候,国家根据市场需求应合实际情况下达了政策文件,要求以后单位不用再提供福利房,这个政策的出现及时的挽救了一些即将倒闭的房地产公司。

樊建川:嫌市长薪酬低,辞职捡破烂,捡出80亿后执意上交给国家

这下樊建川又有了让公司活下去的动力,在他的开发地段需要建设一个大型飞机场,樊建川抓住时机规划出来一个完整的小区群,房子也因交通便利卖得很是火爆,他也终于凭借着这个项目买了在成都的第一套房。

多年的居住环境总让他觉得对不起家人,如今他事业终于有了起色,最该补偿的就是妻子和女儿。为了这个家樊建川信心十足,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2001年时樊建川的房地产公司做到了四川省的前十名,同年中国富豪榜公布,樊建川的名字排在第200位。

面对公司不断地走上正轨,一个新的想法在樊建川脑子里应运而生,其实当初自己之所以下海经商,是因为工资太低,不仅解决不了家里的开销,还支撑不住他的爱好。

樊建川:嫌市长薪酬低,辞职捡破烂,捡出80亿后执意上交给国家

樊建川从小就喜欢收藏,那些收藏的物品各式各样,报纸、书信、古玩、如今的樊建川手里的资金绝对够他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真当梦想实现时,他却把“垃圾”上交给了国家。

捡垃圾捡出80亿,上交国家

“是一个提着脑袋开的馆”:说这话的不是别人就是那个富豪榜上的樊建川,从小樊建川就习惯性地收集一些小报、小传单,长大后的樊建川把这当成了自己的爱好。在西安读书的时候更是天天混迹在西安的古玩街上,碰到懂行的就跟在人家身后收集文物,一段时间后他发现那些文物没有什么价值,为了做点有价值的事,他就开始收集抗战时期的东西。

樊建川在西安当地到处捡破烂,别人扔得不要的,他觉得好通通带回家,过年回到家,看到谁家盖新房、扒旧房的他肯定前去凑热闹,把垃圾堆扒开看看里面有没有“珍宝”。

樊建川:嫌市长薪酬低,辞职捡破烂,捡出80亿后执意上交给国家

时间一长,大家看她如此痴迷,也会把自家一些不要的垃圾送给他让他挑选,樊建川甚是感激不尽。有一次陪着妻子逛街答应给妻子套新衣服,可妻子在挑选衣服的时候不见樊建川踪影,左等右等不见他来只能自己去寻找,却看见樊建川正在路边一个卖勋功章的地方给老板还价,妻子知道自己的新衣服算是泡汤了,估计中午的饭也没戏了。

如此痴迷收藏的樊建川挣到钱后,他就知道他的机会来了,最快乐的日子就是拿着自己挣的钱,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

1999年,樊建川申请成立建川博物馆,国家有政策私人是不允许修建博物馆的,但樊建川带着自己收藏的文物跑了一趟北京文物局,鉴定结果吓了众人一跳,其中的14件全部为一级品,樊建川承诺自费建造博物馆,建好以后捐献给国家,他只希望新中国的革命精神能一辈辈传承下去。

樊建川:嫌市长薪酬低,辞职捡破烂,捡出80亿后执意上交给国家

可是建一个博物馆谈何容易,建造、规划、金钱、物品展示,一系列的事情接踵而来,樊建川铁了心要干这件大事,谁也说不动他,面对着樊建川,妻子、朋友、亲戚轮番上阵,从口干舌燥到哑口无言,最后除了支持,他们找不到可以反驳他的理由了。

一座博物馆至少需要500亩地占地,樊建川整整找了三个月,一次次被商家、县政府、开发商拒之门外,受到打击的樊建川还是不死心,最后软磨硬泡的拿下了大邑县的地皮。

博物馆那是国家展览的标志,就像樊建川自己说的“是一个提着脑袋开的馆”,为了出这笔巨款,樊建川卖掉了自己的办公楼、名下的商铺、加油站,要不是自己家里还有点积蓄,投入完的资金差点让他又回到了“解放前”。

施工开始他就对着施工单位下了死命令,8月15日必须开馆,那年刚好2005年,抗战胜利六十年,是个绝不能耽误的大事,一次次的严格要求,也让赶工的工人叫苦不迭。

樊建川:嫌市长薪酬低,辞职捡破烂,捡出80亿后执意上交给国家

哪有这样的老板,天天在工地上自己看着,动不动就骂人,最后的三天,竟然亲自动手不眠不休,好在时间赶上了,开馆那天五个展厅展出了大量文物。抗战手写资料30吨,来往书信40万封,功勋章100万枚,还有800万件抗战收藏品,任谁走进去参观完出来时都是泪流满面,那是那一辈革命先烈,不顾自身危险才带来的如今幸福。

博物馆建成后,樊建川并没有停歇,十几年里共建造了三十个分馆,收藏了超过1000万件的抗战藏品。为了博物馆的建设,樊建川说多少钱就出多少钱,如今的他生活越过越简朴,为了宣传博物馆穿着十几块钱定制的衣服,上节目、做访谈,只为了让这个抗战博物馆存活下去,樊建川自己说,我还有500名员工需要我养。

樊建川:嫌市长薪酬低,辞职捡破烂,捡出80亿后执意上交给国家

建川博物馆聚落建成后,每年的盈利2000万,整体估价高达80亿,樊建川毫不犹豫把博物馆捐给了国家。很多人夸他了不起,很有人说他沽名钓誉,但樊建川自己时刻谨记自己是一名军人,他每次想起自己的成长经历都很庆幸,是父亲的教育让他有了坚韧的品格。

学习经历影响了樊建川一生

樊建川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母都是部队执勤人员,连樊建川自己都说自己流淌着部队的血液,从小就非常调皮的樊建川在家里总是闲不住,出门去地里偷南瓜被抓个正着,父亲气急败坏地教育他,作为一名军人从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更别说偷,挨了父亲重重惩罚的樊建川第一次明白了“军人的意义”。

樊建川:嫌市长薪酬低,辞职捡破烂,捡出80亿后执意上交给国家

1975年,高中毕业的樊建川,为了仰成父亲的志愿,跑到了乡下当知青,两年的锻炼时光,让这个毛头小子糟了大罪。那时的农村生活贫苦,家家户户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一个插队的知青,生活艰苦常有的事,樊建川被饿晕了两次。面对这个情况,熬不住的樊建川想去当兵,从小就喜欢耍小聪明的他违规检查被刷了下来。

自己的不甘心拯救了他,跑到首长那毛遂自荐,首长见他机灵就收下了他,只可惜分队时,他被分到了内蒙古,零下四十度的天气,他一待就待了两年半,幸运的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全国高考恢复了,还想上学的他如愿考进了西安政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从轻三医大任教,老师一当就当了八年。

不甘平庸他辞职去考了公务员,命运再次眷顾他的时候他已经是副市长了,那年他34岁,只不过樊建川天生不安分,才在1993年辞职下海经商。一系列的生活给了他极大的安慰,命运对他是公平的,他想做的事,全部成功了。

樊建川:嫌市长薪酬低,辞职捡破烂,捡出80亿后执意上交给国家

樊建川自己立下遗嘱还要把自己的身体捐献给重庆三医大,希望用自己的皮做一面能敲的鼓放在博物馆里。

都说一个民族的精神需要传承,樊建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造就了民族之魂,用他的信仰开启民族记忆,国家有这样的人在,是时代的幸运,是国家的幸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