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庸取名從數字"一"到"億",一個都沒少,還能有誰做得到?

作者:國中數學老師黃

古人對數字詩的偏好有多常見,我們可從以下幾首古詩中瞧出一二(摘抄部分詩詞):

宋文學家鮑照有首數字詩叫《數名詩》,詩詞是:“二年從車駕,齋祭甘泉宮。三朝國慶華……十載學無就,善宦一朝通。”

金庸取名從數字"一"到"億",一個都沒少,還能有誰做得到?

同樣是宋代的邵雍,他著有的《蒙學詩》中這樣寫着:“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四大名著作家,明代吳承恩在其《西遊記》第三十六回中所寫的數字詩為:“十裡長亭無客走,九重天上現星辰……兩座樓頭鐘鼓響,一輪明月滿乾坤。”

在大陸,取名曆來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一個好名字可以讓人讀來朗朗上口;反之則會因為一些搞笑諧音鬧出笑話。

如果某些父母想要給孩子取個有文化寓意好的名字,不妨可以參考下一代武俠大師金庸先生的取名思路,才華橫溢的他更是在自己諸多經典作品中将其巧妙構思運用其中。

上述古人以數字為靈感所作的詩,或許也給了金庸靈感而讓他的一些作品中有不少以數字命名的主角人物,名字更是囊括了“一”到“億”!

金庸取名從數字"一"到"億",一個都沒少,還能有誰做得到?

那些“百億千萬”命名的角色,個個出彩

西漢揚雄《太玄經》有雲:“玄生萬物,九九歸一”,自古“九九歸一”都有一生萬物、周而複始的哲學意味,那麼我們就從金庸人物中那些以最大數字命名的角色說起吧!

以“億”和“萬”取名的人物有史億刀、白萬劍——他們都是金庸早期作品《俠客行》中的角色。

其中史億刀的真名也叫做“石破天”,他雖然出身卑微是個小乞丐,但是品德極優而頗具天賦,終參透《太玄經》成為武林高手。

白萬劍也是《俠客行》中的角色,其隸屬雪山派為“雪山雙傑”之一,其父更是武藝高強的雪山派掌門人。

白萬劍本人也是極具國術天賦,加上自己刻苦修煉亦成為武林傑出代表。

金庸取名從數字"一"到"億",一個都沒少,還能有誰做得到?

盡管上述兩個角色在《俠客行》中并非占據主要地位,但他們自身都有着鮮明個性和獨特的故事脈絡,亦是金庸武俠中十分出彩的人物!

再來說下名字中帶數字“千”的,這麼一提,想必大家頭腦中浮現的人物形象就是《神雕俠侶》《射雕英雄傳》中著名的“裘千仞”、“裘千尺”和“裘千丈”。

這三個一看就是沾親帶故的名字可謂取得很巧妙,裘千仞和裘千丈是孿生兄弟而裘千尺是他們的妹妹。

這三人雖名字相似卻有着各異的人生軌迹:裘千仞聲名顯赫且武功高強,最擅長鐵掌功和輕功。

裘千丈則是個武藝不強的江湖騙子,裘千尺為公孫止妻子卻被丈夫殘忍挑斷手腳筋而推下懸崖,多年折磨雖使她容貌盡毀倒也練出了“棗核釘”的神功。

名字中帶數字“百”的有《天龍八部》中的崔百泉這個角色,雖非主角倒是自有其出彩處:其名為賬房先生實則是個隐藏的武林高手,後因身上被慕容複嵌進兩顆珠子疼痛難忍且無法取下,故逃往了大理。

金庸取名從數字"一"到"億",一個都沒少,還能有誰做得到?

這種隐匿在集市中的高人通常很吸睛,加上名字特别也是令人不容忽視的地方。

帶數字“九八七”之名,自女性到老年角色皆有深意

聊完了上面那些大數字,我們再來看以“從九到一”命名的重要角色!

《碧血劍》中的長平公主阿九為之一,她是明思宗次女且中意男主袁承志,無奈他的心另有所屬,這也注定了阿九這個角色的“悲劇性”。

後來清兵入關,不堪壓力的崇祯帝為免公主受辱而斬斷其手臂,最終的結局是心灰意冷的她從此成為出家人。

金庸小說的可看性也在于此,人物的悲劇不僅關乎在愛情上亦時刻與曆史緊密相連着。

金庸取名從數字"一"到"億",一個都沒少,還能有誰做得到?

提到數字“八”就不得不提到“茅十八”這個人——金庸最後一部小說《鹿鼎記》中的角色。

這個人物靈感也是取自曆史真實事件:明史一案中,包括茅元銘在内的十八個江南人士皆因修訂明史被誅殺!後金庸先生為紀念他們而在小說中安插了這麼一個以此命名的義氣俠士!

茅十八和韋小寶稱兄道弟,其雖武功不高也沒啥江湖影響力但極具義氣,而韋小寶也是對其掏心掏肺,曾将他從死囚牢房裡給救了出來。

接下來所說的就是大夥衆所皆知的九指神丐“洪七公”了!

他算得上是《射雕英雄傳》裡的靈魂人物了,是男主郭靖的師父且教會了郭靖降龍十八掌的武功,也教了女主黃蓉打狗棒法。

金庸并沒有給這位丐幫幫主取個文绉绉的名字,而是順應身份取了個雅俗共賞又朗朗上口之名。

金庸取名從數字"一"到"億",一個都沒少,還能有誰做得到?

這裡就不得不佩服他的取名構思技巧了,試想,若其名取得太文雅豈不是贻笑大方,也不符七公衣衫褴褛的丐幫身份啊!

當然,金庸也并非胡亂給其安一個俗名,其“洪”姓寓意奔騰大河之開闊,恰如七公本人光明磊落之性格;而“七公”二字正對應了他出場時一位老者的形象。

“六”至“一”的取名,完全符合小說人物個性

然後我們簡要介紹下關于數字“六”至“一”在金庸小說中都有哪些經典人物?

吳六奇也是《鹿鼎記》中的正面人物,為反清複明組織天地會洪順堂的堂主,經曆也堪稱“奇”字。

“五”字對應了《倚天屠龍記》中的“周五輸”,其和另外幾人号稱“神箭八雄”皆是趙敏手下,倒也符合古靈精怪的郡主給其取的别名。

金庸取名從數字"一"到"億",一個都沒少,還能有誰做得到?

還有個《俠客行》中的“丁不四”,此人心腸歹毒為人陰險,這名字确實當如“不三不四”,暗指他為江湖敗類。

而名字中帶個“三”字的就是我們大家很熟識的張三豐了!這個武當派的創始人無論品德還是武功都屬上乘,堪稱宗師級别!

最後來說說這個數字“一”和“二”,熟讀《射雕》與《神雕》書籍的人,肯定知道“孫不二”,全真七子裡唯一一個女性。

本不喜楊過的她後因楊過和小龍女救過其命後,變得溫柔起來,其溫柔賢淑而嚴于禮法的個性也極具個人魅力。

“一”的代表則是“胡一刀”和“韋一笑”,前者是《雪山飛狐》中胡斐父親,個性鮮明十足,雖然本人如名字一般長得兇神惡煞但其夫人膚白貌美,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後者是《倚天屠龍記》裡的青翼蝠王,韋諧音“尾”,本義是鳥或魚末端的凸起,此處可了解為蝙蝠翅膀,寓意其輕功了得。

金庸取名從數字"一"到"億",一個都沒少,還能有誰做得到?

“一笑”倒也符合其身在魔教的特性,是那種無拘束的自由狀态。

結語

金庸先生不愧是才子,用數字來命名都能結合人物特征取得這般恰當!

他為我們打造了一個恩怨分明、愛恨情仇、國仇家恨的武俠世界,陪伴我們度過了最美好的青春時光,而他作品呈現出來的那類俠之大義亦是值得學習和品鑒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