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市場風格突變!賽道股邏輯失效,港股中國平安主升浪暴漲36.9%

開過年後,市場風格突變,過去兩年的賽道股,有的高增長不持續,有的面臨政策風險,資金開始向低估值藍籌股轉移,突出表現就是保險股。

市場風格突變!賽道股邏輯失效,港股中國平安主升浪暴漲36.9%

港股中國平安今天暴漲7.17%,收盤65.80,從底部48.06算起已經漲了36.9%。而中國平安A股底部是46.53元,現在53.40元,隻漲了14.76%。

中國平安是同時在A股和H股上市,對于大陸内陸個人投資者,通過港股通賬戶投資港股有一個紅利稅的問題。

國稅總局規定,“對内陸個人投資者通過滬港通投資香港聯交所上市H股取得的股息紅利,H股公司應向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提出申請,由中國結算向H股公司提供内陸個人投資者名冊,H股公司按照20%的稅率代扣個人所得稅。”

20%的紅利稅,港股的流動性較差,港股對中小投資者的保護比A股更差,A股有打新收益,港股的投資者有大量的外資,這一系列因素導緻在同股同權的條件下,港股的股價應該是比A股低,這才是正常的情況。

港股特殊的投資環境,出現了一個現象:一個股票如果有瑕疵,那麼估值就會被殺很低,但是如果一個股票含金量很高,那麼估值就絕不會低。

20%的紅利稅非常恐怖,我們知道股權的本質就是獲得分紅。假如一家公司投資100萬,當年盈利30萬,全部分紅,那麼淨資産收益率就是30%,但如果是港股上市,我們通過港股通投資,那麼分紅隻有24萬,淨資産收益率就是24%。24%和30%就是兩個不同級别的公司了。

是以正常情況,我,一個理性的純正價值投資者,對于A+H上市公司,H股隻有比A便宜20%以上,我才會考慮置換。

市場風格突變!賽道股邏輯失效,港股中國平安主升浪暴漲36.9%

我們看今天的A+H股上市公司比價排行榜,隻有招商銀行和中國平安兩家公司是H股比A股貴的!以往都是中國平安排第一,最近是招商銀行了。

我們再看中國人壽,H/A為38.87%,意思是假如A股股價是100元,那麼港股股價隻有38.87元。

在去年中國平安第一大股東蔔蜂蓮花在港股大規模出貨後,現在中國平安港股比A股貴了,要不就是港股市場看錯了,要不就是A股市場看錯了,你覺得是哪個?

中國平安為什麼大跌一年多?第一,華夏幸福暴雷,這個已經解決。第二,彙豐銀行,已經解決,且彙豐銀行股價底部翻倍了。第三,網際網路保險的威脅,網際網路保險都快團滅了。第四,利率下行,美聯儲已經開始加息,且中國平安資産負債久期較小。第五,新單銷售不暢。中國平安主要自我革命,開始摘桃子的時候,保險+初步形成戰鬥力,産品差異化顯現。

從數字化經營、産品差異化、品牌價值、保險+的建設,中國平安至少領先行業十年。這是我投資中國平安的基本邏輯。

1、恒生科技指數今天漲了4.5%,非常不錯。我從2021年12月18日,至今一個月時間至少寫了十篇文章論述中概互聯和恒生科技的投資價值。

目前這兩個指數的投資價值很明顯了,尤其是老一輩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騰訊、阿裡、百度、京東、網易等,如果有錢就直接買這些公司的股票,做好倉位配置,沒錢或者懶得管理就買指數基金。

短期看中概互聯的漲幅可能比恒生科技好,這是因為騰訊和阿裡的倉位實在太重的原因,但是從長期看,我更看好恒生科技,因為恒生科技裡面有很多硬科技,中概互聯太軟了,太軟未必是不好,但是不夠均衡吧,波動也會更大一些。

2、中國平安的首席投資管要走了。中國平安第十二屆董事會第七次會議決議公告顯示,董事會決議聘任鄧斌先生出任公司首席投資官,鄧斌先生的任職資格尚待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核準。

這個我心裡還是挺遺憾的,陳德賢陳總的投資思路我完全贊成,隻能說時運不濟。

表決結果:贊成 13 票、反對 0 票、棄權 0 票(董事陳心穎回避表決)。這裡陳心穎為什麼回避我沒搞明白。哈哈,引人遐想啊。

3、關于長春高新,今天再次跌停,收盤價為204.84元,如圖是我在同花順檢視的一張圖:

市場風格突變!賽道股邏輯失效,港股中國平安主升浪暴漲36.9%

1月19日,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官網釋出的《廣東聯盟雙氯芬酸等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檔案》(下稱《檔案》)顯示,包括金賽藥業(長春高新子公司)、安科生物、上海聯合賽爾、中山未名海濟、丹麥諾和諾德和南韓LG生命科學等6家企業在内的20款重組人生長激素被納入集采目錄。

國内獲批的長效劑型僅有金賽藥業1家,水針劑型有金賽藥業、安科生物和丹麥諾和諾德3家,粉針劑型方面則有金賽藥業、安科生物、上海聯合賽爾、科興藥業、中山未名海濟等。據東莞證券統計,此次聯盟地區公立醫療機構的采購期首年預采購總量為824.77萬IU,粉針占比約60%,水針占比約40%。長效針沒有納入集采。

我談自己的幾點看法:如果你的産品不是獨一無二的,那麼就做好集采的準備,這也是我隻買了創新藥ETF的原因;以量換價,降低銷售費用,集采對于企業未必是壞事,但是所謂的暴利應該是沒有了;集采會形成一種新的護城河:有效規模。

有效規模。市場中現有廠家能夠擷取經濟利潤,但是潛在的市場競争者一旦進入,每個參與者的收益就會低于資本成本。明智地使用定價能力,保持合理的經濟利潤同時組織競争者進入,這是有效規模企業的典型特征。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公司的短期業績和護城河并非線性相關。比如在行業經曆周期性下滑,公司業績也出現下滑,但是完全有可能出現公司的護城河其實變更深。我們需要審視護城河的來源,而非業績的變化。

是以我認為本次集采後,長春高新兩三年的盈利未必發生很大變化,但是遠期發展前景必然是受到很大的壓制,股價下跌并非殺業績,而是殺估值。

我這麼講,明白了麼?

4、國際醫學開闆有點快了,沒想到,再觀察觀察。

6、在地鐵上看了一篇文章,是“流調中最辛苦的中國人”專訪,該名無症狀感染者住在朝陽區平房鄉石各莊村558号,主要從事裝修材料搬運工作。該無症狀感染者的活動軌迹顯示,從1月1日至1月18日的18天時間裡,其工作範圍涉及東城、西城、朝陽、海澱、順義等多區,輾轉了20多個不同的地點打零工,有多日是在淩晨工作。

去北京是因為他的大兒子走失,因兒子曾在北京做過幫廚,他就來到北京尋找。在此之前,為了找兒子,他已經去過山東、河南、河北、天津等多地。每到一地,在尋找兒子的同時,他都會打零工維持生活。

他一個人要養活六個人,在北京幹了四十多天,賺了一萬左右,爸76歲,媽66歲,他們有心髒病、高血壓、冠心病,吃藥都花很多錢。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我的名字叫做“貧民窟的大富翁”,這裡也正式回應一下,這其實是起源于一部電影,叫做《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我用這個名字一方面是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大富翁,獲得物質财富,另一方面,可以在從貧民窟的奮鬥過程中擷取精神财富。

這裡有個點可能很多人沒有GET到,那就是我确實是從“貧民窟”的環境中長大的,我身邊的人,我自己很長一段經曆就是和這個流調的大爺是一樣的,也有可能我比他吃的苦更慘,也有可能他比我更慘,反正都是一個圈子的,差不多。

類似這樣的窮困生活,我見多了,是以我也沒太大感觸,感動我的點其實有兩個。

一個是,最後一段話:

我也不覺得自己可憐。我隻是好好幹活,我不偷不搶,靠自己的力氣,靠自己的雙手,掙點錢,掙了錢找孩子。就是為了生活,為了照顧這個家。

我找孩子,到現在花了好幾萬。打工都是打零工,賺了錢就找孩子,沒錢了就打工。我努力,就是為了把孩子找回來。我辛苦一點,就算把命搭到裡面,也要把孩子找回來。

一個是,這位大叔的聲明:現在本人身體一切正常,溫度36.5度很好,希望大家把兒子給我找回來呃,網友們,謝謝各位好心人的幫忙,謝謝大家了。

我找尋兒子花了幾萬元,我不需要任何人捐錢,老婆,孩子的生活費夠,兒子找回來,是我最大的希望!

這可能是就是大量底層人民的現狀:在最惡劣的環境中做最累的活,同時心懷希望和善意,用最樸實的行為捍衛自己的尊嚴。

與我心有戚戚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