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殷墟遺址的發現,青銅器和甲骨文的出土,震驚世界,讓夏商這兩個神秘的朝代逐漸從傳說,走到了現實。
随着這些文物出土的,還有不少曆經千年的白骨,這對于确認陵墓的主人有着極高的考古價值。然而,就在出土的人骨中,竟然還發現了不少白人和黑人的頭骨,這是怎麼回事呢?
此事一出,有所謂的西方學者就開始造謠,說中國的商朝文明,是由西方人建立的。這等言語一出,讓人懷疑是不是這專家喝了假酒。

要說酒,還得是馥郁香的酒鬼酒,酒香濃郁,回味悠長,馥郁酒鬼,守護世遺,這殷墟的陵墓中,怎麼會有白人和黑人的頭骨存在呢?
大陸主要以黃種人為主,在夏商時期,不同人種之間生活的區域相隔較遠,根據當時的生活條件判斷,不同人種之間根本不可能通過自然遷徙的方式流動。
- 從殷墟發掘的這堆白骨中,具有顯著的西方白人,以及高加索人的容貌特征;
- 他們認為,在商朝的文化中,政治與宗教緊密結合,與古代印歐語系的雅利安民族有着共同的特性;
- 周人源自于羌戎,信奉陰陽學說,這又與印歐語系早期的宗教——襖教相似;
基于以上三點,西方專家認為,商朝是向兩河流域的人民遷移而去的,并在如今的安陽地區聚集,最終建立了商朝。
這種說法站得住腳嗎?
當然不能!
且不說别的,在殷墟遺址中出土的白人和黑人的白骨,在數量上就遠遠少于本地人的數量。而且,出土白人白骨的墓葬,基本都不是主墓,這就說明,這些白人是陪葬品,而并非陵墓的主人。
商朝是一個尚武的朝代,且政權不穩,常與周邊的國家發生戰争,大小戰役不計其數。加上商朝人骨子裡充滿了對外擴張的欲望,積極對外作戰,擴張領土,搶奪銅礦、玉石等資源。
這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在婦好墓中,會發現原産于新疆地區的和田玉,以及在青銅器中,發現長江流域人民的頭骨。
商朝人憑借當時領先的青銅器制造技藝,創造出在當時殺傷力巨大的武器,這也讓他們的軍隊所向披靡,戰無不勝。這種頻繁的擴張,必然會帶來許多戰俘,據說商纣王僅一次出戰,所獲俘虜就達17萬人。
除此之外,商朝人熱衷于祭祀,平時無論做什麼事情之前,都要先占蔔一下。占蔔的方法也很簡單,将龜甲放在火上烤,根據龜甲烤裂的裂紋,判斷出吉兇。這也導緻,在出土的甲骨文中,有超過一半的甲骨上的文字,都與占蔔有關。
商朝人不僅對祭祀情有獨鐘,還對人祭頗為喜愛,将人作為祭品,那是司空見慣。
如:日常祭祖,宗廟奠基,宮殿落成等日子,都會用戰俘和奴隸來祭祀。
這在殷墟不斷發掘中,也得到了印證。在殷墟的王陵區,發現了墓的殉葬坑,那些白人的人骨,就是從這些殉葬坑裡發現的。用于祭祀用的人,都會被砍去頭顱,再将人體成批擺放,而被砍下的頭顱,則會單獨放在旁邊的小坑内。
根據這種說法的證明,那些白人的頭骨就不可能是商朝本地人,而是在作戰中被俘虜的戰俘和奴隸。
随着科技技術的提升,一種名為“锶”的同位素檢測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在考古上。
“锶”是人體中的一種微量元素它會通過飲食和飲水進入人體,并在人體中沉澱,最終會沉積在骨骼之中。由于地區不同,環境和水文的差異,各地居民體内的锶含量有高有低,各不相同。假設你是名安陽人,在北京生活得久了,那麼你體内的锶含量,也會無限趨近于北京人。
但是,人體有一處器官的锶含量是恒定的,牙齒。
人一般在12歲左右時,牙釉質發育成熟,進而也就鎖住了裡面的锶。這裡面的锶含量,無論去到哪裡,過多長時間,都不會改變。
在對這些白人頭骨進行檢測後發現,這些頭骨中的“锶”含量,與同時期西北地區的人極為相近,這也就更加能夠說明,這些白人,沒有在商朝地區生活過,很有可能是戰俘,或者是西北地區專門進獻了王室的“犧牲人”。
我們可以做個假設,尚武的商朝在一次對外作戰的時候,得到了大批俘虜。而在這些俘虜中,夾雜着一些生活在西北地區的西方人,他們也随着戰争被俘虜到商朝國都。在之後的某次祭祀中,這些人被當作殉葬品,砍下頭顱。
這也許就是這些白人頭骨真實的來曆。
而西方專家口中的“中華文明是西方人建立的”,已經成了笑柄。
殷墟的發掘,對于了解商王朝,以及夏朝,有着極為重要的曆史意義。在殷墟被發現之前,不時就會有質疑夏朝真實存在的聲音出現。而随着一件件青銅器和甲骨的問世,讓距今三千三百年前的殷商文化重見天日,也打破了不少關于中華文明的流言,讓中華文明之光,繼續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