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687億美元現金收購動視暴雪,微軟股價反倒跌了

作者:娛樂資本論

作者|雪夜楓鱗

經曆了一系列醜聞曝光和員工罷工之後,動視暴雪的未來終于有了結果。昨天晚間,Xbox在其官網釋出聲明,歡迎動視暴雪加入Xbox的大家庭。此次動視暴雪的出售價格為687億美元,微軟選擇了現金支付。交易完成後,微軟将成為僅次于騰訊和索尼的全球第三大遊戲公司。

以687億美元現金收購動視暴雪,微軟股價反倒跌了

這條爆炸新聞出現之後,國内和國外輿論場一片嘩然。國内的玩家的讨論大多聚焦在暴雪各個遊戲項目的未來或是元宇宙相關的話題,而國外則掀起了一場有關遊戲公司定價以及行業版圖重新劃分的探讨。

無論是哪種聲音,微軟與動視暴雪的融合,意味着兩家公司都走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微軟湊齊了足以和任何廠商叫闆的IP陣容,也理順了自家的遊戲部門,菲爾·斯賓塞從Xbox部門負責人升任微軟遊戲CEO。動視暴雪則有可能擺脫惡劣的老闆,獲得更多資金和技術的支援,進而重塑昔日的榮光。相比之下,元宇宙從來就不是他們最為關注的事項。

以687億美元現金收購動視暴雪,微軟股價反倒跌了
以687億美元現金收購動視暴雪,微軟股價反倒跌了

687億美元,這個價格是什麼概念呢?

根據macrotrends給出的統計資料,截至2021年年6月30日,微軟手中的現金流僅為560億美元,收購動視暴雪一筆交易就幾乎掏空了微軟所有的現金流。全球三大主機廠商之一的任天堂,公司市值不過614.52億美元,也遠遠低于此次收購的交易價格。

以687億美元現金收購動視暴雪,微軟股價反倒跌了

甚至我們可以把視角拉的更遠一些。根據遊戲工委釋出的《2021年中國遊戲産業報告》顯示,中國遊戲市場去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了2965.13億元,折算成美元約為456億。也就是說,微軟收購動視暴雪幾乎花費了中國遊戲産業一年半的産值。

針對這樣高溢價的收購,外界态度直接回報在股價上。

昨天微軟宣布收購動視暴雪之後,動視暴雪的股價大漲25.88%,達到了82.31美元。反倒是微軟自家的股價,出現了小幅下跌的狀況,跌幅達到了2.43%。值得一提的是,昨天納斯達克指數整體下挫,跌幅高達9.7%,微軟的股價顯然沒有超跌。

縱觀曆次大型收購,收購方股價都會出現波動,但漲跌情況卻略有不同。以最近的一筆交易舉例,1月10日美國知名遊戲公司Take-Two與Zynga達成收購協定,Take-Two以超過1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Zynga,交易将在今年上半年完成。

以687億美元現金收購動視暴雪,微軟股價反倒跌了

交易公開之後,Zynga的股價暴漲40%以上,而收購方Take Two的股價暴跌13.13%。

如果将這兩筆收購案放到一起,就會發現兩者有不少相似之處。動視暴雪和Zynga的出售價格其實都有不同程度的溢價。微軟的收購價格相比動視暴雪的市值,溢價了超過30%,而Take Two收購Zynga,溢價更是高達60%。

不過,遊戲領域的大宗收購案中,并非完全會出現收購方股價受挫的情況。同樣是微軟,當年以75億美元收購貝塞斯達母公司ZeniMax之後,微軟的股價曾經短暫上漲了1%。

不單單是貝塞斯達,2016年,騰訊成立專門财團,以86億美元的股價收購了芬蘭手遊開發商SuperCell,創下當時遊戲收購案的交易紀錄。但是在當時,騰訊港股的股價并沒有下跌,反而上漲了4.52%。

以687億美元現金收購動視暴雪,微軟股價反倒跌了

有意思的是3年後,騰訊面對版号危機的時候,為了提升公司的股價,選擇進一步增持相關财團的股份,并把SuperCell的業績并入到騰訊财報中,這一舉措也成功幫助騰訊穩定了當時的股票價格。

衆多分析師也表達了他們對于此次交易的看法。知名調研機構Wedbush的分析師Daniel Ives認為,微軟此次出手,核心原因還是從去年11月以來,動視暴雪受公司企業文化醜聞影響,股價遭到了極大的沖擊。這讓潛在收購方看到了洽談的機會,其中就包括微軟。

然而,一些分析師擔心,美國近期的反壟斷會導緻此次交易告吹。微軟宣布并購之後,美國司法部和聯邦貿易委員會對外表示,為了審查這宗拟議的併購案,他們将重新檢視評估政府的相關指導原則。

微軟明白外界的這種擔心,是以無論是官方文檔,還是菲爾·斯賓塞的公告視訊,他們都一再表示微軟即便收購動視暴雪,也僅僅是全球第三大遊戲廠商,位列騰訊和索尼之下。

收購動視暴雪之後,微軟的股價并沒有漲,其實就是資本市場對于這次收購并不看好。這次收購在資本市場看來都是一種非理性的操作。與此同時,大宗的收購都需要花費收購方巨額的現金流,這也是微軟股價下跌的重要原因。

納德拉在相關公告中提及了動視暴雪收購是要發力元宇宙,這段話也被國内主流媒體紛紛轉載。但從微軟過去的一系列動作來看,他們并沒有在VR/AR領域進一步探索,同時除了領英之外,微軟在社交領域仍然是比較弱勢的一方。是以,動視暴雪的加入,仍然是一個IP内容導向的投資,元宇宙顯然是最後才回去考慮的事情。

Xbox繼續發力訂閱制,打破索尼封鎖

那麼,外界是否完全不看好此次交易呢?其實也不盡然。

正如前文所述,資本市場眼中微軟的收購行為是非理性的,但如果具體進行估值,卻有可能得出一個完全不同的結果。

某巨頭戰略投資經理彌築告訴預言家遊報,微軟此次收購雖然溢價30%,但動視暴雪手中擁有大量遊戲IP,全都是優質資産。這些優質資産最終以一個看似公允的價格被出售,其實對于收購方而言是撿到了大便宜。

是以,大多數分析師還是非常看好微軟的此次交易。分析師彼得·崔甚至認為,687億美元隻占微軟市值的3%,這筆交易并不會妨礙微軟去尋求其他機會。

競争對手的股價表現也是一個重要的晴雨表。今天交易日期間,索尼股價大跌12.79%,市值蒸發200億美元,原因也正是微軟收購動視暴雪。

以687億美元現金收購動視暴雪,微軟股價反倒跌了

回顧幾次收購,我們發現微軟的政策其實非常明确,那就是重注遊戲訂閱。

伴随着收購公告一同釋出的,還有一條被很多人忽視的新聞。微軟遊戲訂閱服務Xbox Game Pass截至目前使用者數已經突破2500萬,與去年1月公開的1800萬使用者相比增長了700萬人。也就是說,微軟的遊戲訂閱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菲爾·斯賓塞接受采訪時曾經表示,微軟的目标是每個月都會有一款大作首日登陸XGP。如果想要實作這一目标,光靠第三方肯定是不夠的,那麼第一方工作室的遊戲支援就顯得格外重要。

去年一年,微軟第一方貢獻了《極限競速:地平線5》、《帝國時代4》、《光環:無限》和《微軟模拟飛行》等諸多第一方遊戲。今年更是有《RedFall》和《星空》等第一方大作。動視暴雪加入微軟第一方工作室之後,對于XGP顯然有着極大的賦能作用。

以687億美元現金收購動視暴雪,微軟股價反倒跌了

不僅如此,無論是動視還是暴雪,手中都有一批固定的玩家生态。這些玩家異常硬核,精通古典遊戲類型,尤其是暴雪每年都會舉辦嘉年華活動,足見其粉絲的凝聚力,這也是微軟非常重視的。

微軟集團CEO納德拉在今天早間的電話會議中表示:“遊戲是目前所有娛樂形式中增長速度最快的一個,而這個産業最大的問題就是内容、消耗和商業化時常出現諸多分歧。微軟正在面臨異常激烈的競争,部分公司隻是分發遊戲,就比我們獲得更多營收。我們需要需要在内容上進行更多創新和投資,少一點分發上的限制。”

納德拉這番話,顯然是有所指,指向的就是行業第二的索尼。

微軟與索尼的競争由來已久。微軟收購貝塞斯達之前,索尼就已經與貝塞斯達談妥了《死亡循環》和《東京幽靈線》兩款遊戲的限時獨占,更不用說許多日系遊戲。微軟的收購行為,也是在想辦法打破這種封鎖。

以687億美元現金收購動視暴雪,微軟股價反倒跌了

微軟收購動視暴雪之後,人們最為關心的就是《使命召喚》系列是否會變成微軟獨占遊戲。斯賓塞也一再表示不會放棄PS社群的玩家,尤其《使命召喚:先鋒》也是PS全年下載下傳第一和第三的遊戲。但更多購買索尼主機的玩家們,對此仍是心有疑慮的,畢竟貝塞斯達的《上古卷軸6》和《輻射》新作早已确定為Xbox獨占。

網易暴雪仍是未知數,國内巨額投資要消停了

作為一個震驚全球的巨型收購案,微軟收購動視暴雪對國内遊戲行業的影響,卻遠不如人們的想象。

股價仍是最直接的答案,今天A股開盤後,基本沒有出現遊戲股大漲的情況,隻有完美世界等幾家遊戲公司小幅度上漲,港股的騰訊和網易也同樣如此。投資人的态度證明,曆史級别的收購其實與國内無關。

與動視暴雪最直接相關的自然是暴雪在國内的業務。此前,網易是暴雪娛樂在中國主要的代理方,微軟收購之後,這一代理關系是否還會存續是一個未知數。預言家曾經詢問過網易遊戲方面,最終沒有得到答案。

除了直接的代理關系之外,微軟收購暴雪是否會為中國廠商之後一年的出售或者投資奠定一個價格标杆也是行業所關心的,包括A股的遊戲公司是否要重新估值。

有國内大廠知情人士告訴預言家遊報,這次收購案并不會對國内公司的定價造成影響。原因非常簡單,大部分中型甚至大型公司,他們手頭并不缺錢,也不存在經營問題,自然不會考慮出售。小工作室則沒有議價權,即便整體遊戲市場投資價格虛高,大廠也會選擇理性購買。

另外,像動視暴雪這樣的這種體量的公司,全世界範圍内已經不多了。今天TGA組織者Geoff Keighley列出了一張還沒有出售的遊戲公司榜單,最貴的EA公司市值也僅有380億美元,僅為動視暴雪收購價格的一半,類似的公司不過11家。是以,微軟的豪擲千金更像是一種孤例。

另外,對于國内廠商而言,2022年的主基調還是收緊銀根,許多公司還有退出的可能。單單最近一個月,我們已經見識到了百度遊戲的退出。随着網際網路投資的進一步管控,遊戲投資領域自然不能免俗。

微軟和動視暴雪的牽手讓人們見識到了微軟在遊戲領域的決心,同時也了解了什麼才是“鈔能力”。隻不過,玩家對于微軟訂閱制服務的考驗還沒有結束,微軟未來能否真正依靠動視暴雪強大的IP實力,扭轉這個世代中遊戲領域的劣勢,依舊值得人們繼續期待。

的劣勢,依舊值得人們繼續期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