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另一種天才》:我們沒有天賦,卻有學習捷徑成為天才

作者:summer林溪

你是否經常會這樣的煩惱:

感覺自己一事無成,不知如何渡過迷茫期。

為什麼我明明很努力,進步卻總比别人慢呢

書讀了好多,但一合上,又好像什麼都沒讀過?

工作還沒開始做,手機已經玩了一天了,如何才能放下手機有效學習呢?

拖延症、不自律、愛幻想怎麼辦?

這些都是當代年輕人關于學習、生活和人生的真實困惑,我們總期待像電視劇裡有人生導師出現,然後修煉成蓋世神功,從此人生走向巅峰。

可想象很美好,現實很骨感,我們看到的大多數都是雞湯文字,每次看完都覺得說得好有道理啊,可是問題一點都沒解決,你依然找不到目标和方向。

知乎自媒體柴桑一直秉着提升内容品質,直揭問題本質,不追求熱度和資料的理念,創作了一本隻說實話,隻講本質的書籍——《另一種天才:找到你不平凡的天賦》,在這本書中,她針對當年青年的困惑,提供了1套演化工具、6個天才進化論、13種高手練就術,幫你跳出原有的思維禁锢,掌控當下,直面未來。

《另一種天才》:我們沒有天賦,卻有學習捷徑成為天才

馬斯洛曾說:成長往往是個痛苦的過程,因而有人會逃避成長。對于《另一種天才》而言,它并不是網絡上講述“天才速成”的爽型幹貨和雞湯文,而是還原“後天覺醒”的掙紮曆程。它分為——為大腦打更新檔、思維的強化和更新、擊破冰山下的認知慣性、擁抱未知面向未來、跳出時代的“缸中之腦”這五個階段,通過從認知到行動上的覺醒,讓我們在混沌的時代,依然清楚自己的目标,找到自己的初心。

對于當代青年而言,最急迫的事就是“學習”,都說現在内卷太嚴重了,都想快人一步,那如何“有效地快速地學習”呢,柴桑在《另一種天才》中,教我們如何快速學習一門技能,也告訴我們如何讓大佬心甘情願的教我們知識,同時對于學習路上的一些負面情緒,她也提供了使用的建議和方法。

一、如何快速精通一門技能

哪怕站在風口上,也得自己有一定的積累才能借勢施展,這世界上沒有速成。
《另一種天才》:我們沒有天賦,卻有學習捷徑成為天才

現在打開網絡,鋪天蓋地的“7天讓你從小白到高手”“21天從寫作小白成功上稿”。貌似速成成了這個時代的标簽,但說實話,能讓你幾天内立馬上手的,大多數都不是教你真技術的,隻不過是假借速成之名“割韭菜”。

在《另一種天才》中,柴桑告訴我們一種“超強學習力練就術”,幫助我們快速精通一門技能。

超強學習力練就術主要包含兩個步驟:刻意練習、感性接觸。

從完全不會到精通階段,很多人都會使用刻意練習,但出于對“1萬個小時定律”的誤解,于是大家都隻管努力地刻意練習,認為隻要積累的時間夠長,自然會精通,但依舊有很多人即使努力了,依舊學不明白,最後心态都崩盤了。

在上學的時候,班上有些學生做的筆記特别棒,字迹工工整整的,一字不差,可是每次考試得第一的是它們嗎,大多數不是。

很多人即使很努力,也沒能成為天才,就是因為在這個第一步就走錯了。

刻意練習需要的是更高效、更精準地練習,如同你砍樹一樣,你要保證每一斧頭都砍在同一位置,這樣樹才會倒得快,而不是東一斧頭,西一斧頭。做筆記也是,重要的是你了解知識,而不是照抄。

很多人即使很努力,也沒能成為天才,就是因為在第一步就走錯了。

那如何做到高效的刻意練習呢?在《另一種天才》中提到一個易上手的方法,我自稱為螞蟻搬家。

你想啊,如果有一塊大西瓜,螞蟻怎麼搬回去呢,它會把西瓜分成自己可以背得動的一小塊一小塊,然後搬回去。學習技能也一樣,我們首先把大技能拆分成若幹個小技能,小到你每次完成1-3組45-90分鐘就能達到95%的精通度的小技能,這樣你每次完成一個這樣的小技能,都會獲得正面回報,也能獲得繼續練習的信心。

當我們把這些小的技能學完後,就精通了這一個大技能,這樣我們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嗎?

當然不是,這個階段你隻是停留在“術”的精通,卻沒有“思維”的内化。

國際圍棋高手看一眼棋盤就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職業鑒定師看一眼就能識别假畫,這些并不是他們在大腦中通過精确的思考和換算得出的,而是大腦下意識的“答案”,也就是直覺。

這種直覺,就是所有領域專家都在學習和利用的無意識的感性知識,也就是思維内化的結果。

那如何擁有這種感性知識呢,老人常說:你看得多了自然就會了。你可以看大量優質的多樣化的案例,來讓大腦得到更多的“感性接觸”的體驗。在體驗的過程中,大腦會下意識地去找規律,而這些規律會讓你條件反射做出正确的選擇。

是以你想學好攝影,不僅要學如何拍照之類的知識,還要看大量的優質攝影作品,讓大腦自動學習“那些拍得好的作品有什麼共性”,這樣等你拿到相機,就能找出最好的角度來拍攝。

《另一種天才》:我們沒有天賦,卻有學習捷徑成為天才

所謂的“超強學習力練就術”,就是使用行之有效的刻意練習和大量的感性接觸,讓自己不僅從“術”的層面精通,也能從“思維”層面内化,真正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另外如果你學習了一段時間,想檢測自己真正學到了多少知識,書中還提供了一個檢測工具“DIKW”模型。

二、如何讓大佬傾囊相授

我的劍,隻傳給能揮舞它的人。 ——查理·芒格
《另一種天才》:我們沒有天賦,卻有學習捷徑成為天才

在學習的路上,如果有一位大佬引導,自然會事半功倍。可是很多人會發現,這些大佬一般都很高冷,不輕易教授他人東西。

為什麼不願意教授呢,柴桑總結原因有兩個:

第一,教了你也學不明白。

很多知識都有其使用局限性,就算教了也沒有很多應用場景,自然你也不會全心投入進去,說不定就三分鐘熱度。就比如開飛機,有人一時感興趣就去學,可是學到一半,發現我壓根買不起飛機,也當不了飛行員,那我學着幹嘛,自然就放棄了。

第二就是你不能給其帶來回報。

很多人都是“伸手黨”,看到人家寫作上稿,立馬私信“能把你的寫作方法給我嗎”。它們完全不知道人際關系的本質就是“交換”,我給你想要的,你也給我想要的,即使你現在給不了我,未來也可以給我。

當别人看不到你可以兌換的資源時,自然不會把自己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給你。

那如何讓大佬傾囊相授呢?

首先你得拿出你的誠意和實力,證明你對這個感興趣,也能用好它的知識。現在很多出版社約稿,都要你出示下之前寫過的東西,這些東西就是證明你的誠意和實力的。是以在和大佬溝通的時候,先拿出自己以往的作品或成績,讓其知道你是真心實意的願意學,未來也有實力。

第二做好基本功課。有些人喜歡一上來就問很基礎的問題,這樣完全是把大佬大材小用啊。大佬是幹嘛的呢?是在你有疑惑,稍微一點撥,你就立馬茅塞頓開,而不是從頭到尾的教你一遍,他們也沒這個時間。

第三好人品。之前寫作群的老師開了一個寫作班,給群裡的人設定免費權限。有些人學完了很是感謝,有些人把老師的寫作知識整合起來倒賣出售,還說是自己的。這樣人品的人,自然沒有人願意教授。

是以想要大佬心甘情願地教你,不僅要有能力成長的可能性,還要有人品的可靠性。

三、學習路上的困惑解答

有惑才是思維不僵化的原動力。
《另一種天才》:我們沒有天賦,卻有學習捷徑成為天才

學習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勢必會出現很多“妖魔鬼怪”來阻礙你抵達成功。一般這三個問題最為常見:

1、求質vs求量

重質不重量不是你在修煉時說的話,因為你還沒有這個資格。——知乎大V白詩詩

有句話就做“量變産生質變”,當量積累到爆發點才能實作質變,是以在學習的時候,先求量,因為沒有量的積累,你壓根沒有資格說“求質”。

如果你一開始就求質,隻會讓自己陷入“為什麼我怎麼做都不好”的負面情緒,如果先求量,隻要你通過不停地練習,就能看到進步,這樣就能獲得堅持做下去的自信。

就拿寫作來說,村上春樹都寫了幾十年了,你一上來就想寫出他那樣的作品,你這不是要把自己逼死的節奏嗎。

2、精通vs博學

别再用“多元化”掩蓋自己“不精”,它就是自己一無所長的遮羞布而已。

我目前經營了幾個平台,今天更更這個平台,明天弄弄那個平台,結果哪個平台都沒有成功過。而和我同期學習的人,她一直專注于兩個平台,将平台的規則都研究透徹了,現在已經開始接單了。

現在很流行斜杠青年一詞,很多人都羨慕他們可以跨越多個領域,于是也認為啥都懂一點才是最好的。

其實這是一個認知誤區,那些斜杠青年是首先在一個領域有建樹之後,再把學習經驗遷移複制到其他領域的,因為很多領域的解決問題的邏輯是差不多的,是以他們能很快在新的領域上手。

比如一個懂金融的人,他去做營銷或營運就會很厲害,因為他在深入了解金融的時候,就知道所有推動經濟的本質都是人性。

而普通人所謂的啥都懂一點,無非是給自己的不精找借口。

隻有精通,才能拉開你和别人的差距,才能讓自己脫穎而出,否則你所懂的那一點皮毛隻能作為興趣或談資,得不到任何價值。

3、進步vs退步

你不能想要追求光明,又不願意看到影子。

進步必将感覺更多的退步。

我有個經驗,就是剛開始學的時候,很有動力。可是随着越學越深,就迷茫了,感覺自己不會的越來越多了,于是就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退步了。

柴桑說:其實進步和退步是同時發生的,它們自始至終,都在獨立發生,互相依存,就像細胞新陳代謝一樣,每一分鐘,都有新的細胞生長,也有舊的細胞衰老。

當你覺得不會的越來越多,懷疑自己退步了,其實正是說明你懂得越來越多了。因為隻有你懂得越多,才會發現無知越多。

有句話叫做“無知者無畏”,他知道得少,是以他敢侃侃而談,因為他認為這就是絕對正确的,反倒是那些懂得多的人,往往不敢這樣,因為它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還有很多知識是自己不懂的,它們一說話就會覺得心虛,仿佛有個聲音在說:真的是這樣嗎,還沒有其他可能性呢?

在學習路上,每個人都會遇到這種“退步”,也就是“瓶頸期”,事實上,這種退步是相對的,正好說明你在進步,隻要你越過這個坎,就能實作蛻變。如同毛毛蟲化蝶一樣,它在蠶繭裡,貌似停止生長,其實它是在為蛻變做準備,等熬過去後,自然能破繭成蝶。

在成長這條路上,困惑并不可怕,因為正是因為這些困惑,不斷地磨煉我們的心智,讓我們變得更加成熟,更加清醒,讓我們有一往無前的勇氣和決心。

除了上述對學習方面的知識外,在《另一種天才》中還有對閱讀方法的指導,還有拯救間歇式堕落的“21分鐘基調時區”,以及養成新習慣的“以50%舊換50%新”的方法等相關認知和思維升階的知識。

在這個複雜的世界,沒有一套公式是萬能的,隻有不斷地對自己的思維認知進行升階,才能讓你在未來站住腳跟,不被淘汰,這本《另一種天才》,就是很好的認知升階的書籍,它不僅在知乎成長專欄獲得了9分的高贊,累積閱讀量破億,而且還得到河森堡、池騁等衆多大佬的一緻推薦。

我們成不了有天賦的天才,但我們也可以成為後天有“天賦”的天才,你覺得呢?

最後:

再有用的方法,不用也是一無是處,成功的第一步就是行動起來,今天我就是用了書中的“21分鐘基調時區”來改掉拖延症,寫下這些文字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