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汽-大衆的2021,在負重中創變前行

張克

2021年,中國車市遭遇了疫情和缺芯的雙重打擊,而在2021年之前,車市已經在2017年登上巅峰之後,銷量連續三年下降,車企的日子們非常不好過。

一汽-大衆的2021,在負重中創變前行

對于以燃油車為主的傳統車企,還要面臨着造車新勢力們的沖鋒挑戰。是以實際上車企度過了最近30年來最艱苦的一年,很多車企的銷量已經從一線退居到二線,或者從二線退居三線,有些品牌則直接退出市場。當然在一片寒潮之中,依然有一些車企扮演了中流砥柱的角色,依然保持着行業領先的地位,比如一汽-大衆。

以巨大優勢蟬聯銷冠

一汽-大衆的2021,在負重中創變前行

一汽-大衆董事、黨委書記、總經理潘占福緻辭

1月17日,一汽-大衆舉行2022年新聞年會。一汽-大衆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黨委書記、總經理潘占福介紹了一汽-大衆2021年的成績,“一汽-大衆全年生産整車突破170萬輛,全年向使用者傳遞新車185.8萬輛,産銷量再次位列行業首位”。

更具體的官方資料則顯示,一汽-大衆在2021年的全年終端累計銷量為1,857,777輛(含奧迪進口車),其中大衆品牌終端累計銷量為988,677輛,奧迪品牌終端銷量為700,088輛(含進口車型);捷達品牌終端累計銷量為169,012輛。

一汽-大衆的2021,在負重中創變前行

累計超過185萬輛的銷量,依然以巨大優勢排名乘用車市場第一,并獲得了超過第二名上汽大衆30萬輛的絕對優勢,更遠遠超過排名第三的上汽通用。尤其是奧迪品牌,2021年頻繁遭遇缺芯困擾,多次傳出停産或者減産的消息,年度銷量依然達到70萬輛,牢牢占據豪華陣營第一線。

發力新能源

銷量之外,一汽-大衆的經營業績同樣給市場留下深刻印象。

一汽-大衆的2021,在負重中創變前行

潘占福介紹,2021年,一汽-大衆在市場投放了多款重量級車型。尤其是年内上市了國産首款大中型SUV攬境,這也是大衆品牌在全球最大的量産SUV。攬境車長超過5米,軸距接近3米,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塊頭,起步價達到29.99萬元,上市之後成為一汽-大衆大衆品牌的SUV旗艦。2021年,一汽-大衆還上市了全新奧迪Q5L,鞏固了這款豪華SUV在SU市場的戰略地位。

一汽-大衆2021年給市場最深的印象,則是在新能源方面義無反顧的投入和重視。2021年之前,一汽-大衆旗下已經擁有高爾夫純電或者寶來純電等幾款産品力一般的油改電車型。2021年,奧迪品牌則帶來豪華純電C級SUV家族——奧迪e-tron和奧迪e-tron Sportback等高端新能源車型。尤其是奧迪e-tron,憑借犀利的加速度以及可調空氣懸挂等獨特産品力,成為同級别的标杆車型。

一汽-大衆的2021,在負重中創變前行

2021年,大衆品牌則加速推出MEB平台的全新車型。 3月20日,作為一汽-大衆引進的首款ID系列車型,ID.4 CROZZ正式開始傳遞。新車共推出5款車型,補貼後售價區間為19.99-27.99萬元。7月5日,一汽-大衆ID系列第二款車型ID.6 CROZZ正式公布價格并接受預訂,并且實作了月内傳遞。短短幾個月時間,兩款ID車型迅速幫助一汽-大衆撐起在新能源市場的門面,并且在細分市場取得了不錯成績。

全力推進數字化轉型

2021年,一汽-大衆還進行了深度改革和轉型。潘占福介紹,一汽-大衆“在全公司範圍内啟動全體系的數智化轉型。精簡傳統業務組織機構,成立DTO數字化轉型辦公室;與華為、阿裡展開合作,培養數字化人才;以使用者為中心,重構端到端的業務流程;落地多個數字化項目……”

一汽-大衆的2021,在負重中創變前行

這些涉及企業管理的深層次改革,沒有新車上市那麼肉眼可見,消費者關注度也不高,卻在最深處提升了企業的競争力,并且悄然改變着企業的根本面貌。就像一個武林高手,閉門修煉内功之後,外表似乎平淡無奇,實際功力已經突飛猛進。

典型比如僅僅“OTD線上定制車業務的擴充”,就可将新車傳遞周期縮短近30%,無論相比一汽-大衆此前的流程,還是相比競争對手,都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并且大幅度提升了資金周轉效率,降低了庫存倉儲的壓力,尤其是消費者可以更快速度提到新車,提升了銷售滿意指數。

對于中國經濟的特殊貢獻

作為“中國最優秀的汽車以及企業、員工和夥伴心中最具活力的公司”,一汽-大衆為中國的經濟建設以及社會發展積極貢獻力量。目前,一汽-大衆已經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乘用車企,建設了輻射西南、華南、華東以及華北地區的工廠,形成了覆寫全國五大基地的戰略布局,成為中國經濟軀體強有力的支撐力量。

一汽-大衆的2021,在負重中創變前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汽-大衆2021年全年上繳稅金超過418億元,這個數字超過全國大部分地級市的财政總收入,給中國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目前,一汽-大衆擁有中外方員工數量逾4萬人;為上下遊産業鍊創造了近50萬個工作崗位,并且已經成為長春市、吉林省乃至東北地區最重要的工業企業之一。

一汽-大衆還給中國汽車産業發展做出了特殊貢獻,培養和扶持了包括寶鋼、福耀玻璃、均勝電子、繼峰股份等大批本土零部件供應商體系,并最終促進了中國汽車産業體系的形成。

一汽-大衆還是中國汽車行業的黃埔軍校,為中國汽車産業持續輸送大批專業人才,更為汽車産業的轉型更新提供了有效助力。

一汽-大衆還積極踐行自己的社會責任,“河南遭遇暴雨災害時,第一時間捐助2500萬元人民币,派遣89人維修突擊隊,奔赴災區檢修三大品牌水淹車超過3100台,并急調500台ID.4 CROZZ為受災車主免費代步”。

一汽-大衆的2021,在負重中創變前行

在節能減排方面,一汽-大衆持續推進“碳減排戰略”,在一汽-大衆的第一家綠色工廠-佛山華南基地MEB工廠建成以後,成都西南基地作為第二家綠色工廠目前也已經實作了100%綠色能源,現在一汽-大衆正在向着實作完全的零排放努力。

寫在最後

2022年,将迎來中德建交50周年,作為中德合資的重要戰略企業,一汽-大衆也将進入企業發展的全新階段。2022年,一汽-大衆将繼續深耕傳統能源,并且持續在新能源領域發力,預計将有8款新車上市,繼續為中國汽車行業發展貢獻力量,我們也将繼續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