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至高榮耀——自東北凜冽中的緣起

作者:中國民航
至高榮耀——自東北凜冽中的緣起
以下為2022年1月刊《中國民航》雜志内容摘要

詳情請閱各航班客艙、

機場休息室配發的紙質雜志、

機場電子閱報架

或登入www.caacnews.com.cn閱讀電子内容

我就長在陝西的東北人堆兒裡,從小不陌生漬酸菜的時節預示着晚秋也将逝去。《林海雪原》的小人兒書和字兒書都看過之後,因為對同學們先祖的誤解多少間離了我們的關系。唐朝的陝西牛不牛,不過是白馬銀槍度春風;東北的血與火,是當今曾經撥雲見日的方向,工業基地,中國糧倉……直到很久之後的環東北自駕遊,才領教那裡博大浩瀚,還有相當講究的風氣。隔行如隔山,不太了解“投資不過山海關”之真意。

至高榮耀——自東北凜冽中的緣起

因時勢之緣,風潮動向将命運锲入每個毫無知覺的身軀,化作大地上的生動,迎向四季輪轉。整個冬天都不會摘下防滑鍊的汽車可以撿直越過冰面,看着在那裡嬉戲的孩子,他們都沒有想到這樣普通的一天也是命運的安排,與地球那邊的燃起的聖火有關,家國情懷,榮耀傍身……

中國冰刀的三種極緻

依天時地利,說到中國的冰雪運動項目,隻能期待來自東北的驕子,想象中的口音都像是诙諧了,而他們的意志、能量、技巧,代表着中國冬天的燃點。

天時地利與人和。北京,曾經浸染夏天的奧運熱烈,即将在冰雪中再一次回到喧騰。兩次奧運于一個城市,是命運眷顧或至高洗禮。一個月之後的虎年春風隐隐,速度與激情将更盡情地奔向春天。

而中國軍團的冰雪征伐甚晚,不過心無旁骛的承認差距,也是錘煉自己的熱身項目——前3屆冬奧會參賽都沒有獲得獎牌。

至高榮耀——自東北凜冽中的緣起

第4次,在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中國健兒終于站上領獎台,注目五星紅旗迎風飛揚——葉喬波和李琰,連奪3枚銀牌,都成就于短道速滑的電光火石之間。正是以,先驅激勵着後進的奮發,這個項目至今仍然是中國的優勢項目。

“……我還在想什麼,就是去打仗。現在戰場上就我一個人了,我一個人要去拼殺了。”多年以後,回憶起當時的場景,葉喬波仍然胸有豪氣。“最後30米的時候,就是一瘸一拐,左腿就是支撐一下而已……”葉喬波的淚眼望着即将升起的國旗:“我再也沒有機會了。”僅十幾天後,她左膝關節手術時,清除了8片碎骨。她職業生涯的最後一次1000米競速獲得了一塊銅牌,幾乎付出一條腿。

“背着冰刀出征,坐着輪椅歸來”。葉喬波成為當年的中國力量的符号。不顧一切走上冰場挑戰生命極限,是作為人勃發的生命力,是作為中國人的勇猛。2014年,哈爾濱人張虹終于在索契冬奧會女子1000米比賽中實作了幾代選手未竟的登頂夙願,解說席上的長春人葉喬波忍住哽咽……

林海雪原成長起來的兒女,奮鬥是青春的底色。七台河,完達山西端的煤都,誕生中國冰雪運動的傳奇接續。

至高榮耀——自東北凜冽中的緣起

楊揚,實至名歸的“冰上女王”,中國首個冬奧會冠軍。天賦與努力成就極限,她22年的職業生涯獲得了59個世界冠軍,舉國他者難望其項背。

8歲,-30℃,淩晨5:00——楊揚的汗水每天都會凍成能折射陽光的珍珠。早慧而強硬,她明白一定要受得了摔跤的疼。是以楊揚選擇了刀鋒的速度,而風也被她撕扯出奔突的無畏。1986年從縣上到市體校;1988年,省體校;1991年獲得了全國短道速滑冠軍賽3000米冠軍……楊揚踏上加冕“女王”的征程。

她先是成為世界冬季大運會的女子3000米接力冠軍;接着與隊友一起破了世錦賽女子3000米接力世界紀錄,奏響國歌;她的第一面奧運金牌是1998年冬奧會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賽;世界短道速滑錦标賽上又成為女子個人全能冠軍。1998年到2002年冬奧會前,她赢得了幾乎所有世錦賽、世界杯的個人全能冠軍。霸主地位初露峥嵘。

2002年2月,美國鹽湖城冬奧會的短道速滑女子500米決賽中,楊揚問鼎冠軍,實作了中國冬奧金牌零的突破,接着又摘下女子1000米比賽的金牌。而又與隊友獲得女子3000米接力的銀牌還令她惋惜不已……在2006年的一次采訪中,已經退役的她談到比賽,已是雲淡風輕:“她們不敢跟我‘打’,都怕我。”王者之氣仍舊隐隐。

至高榮耀——自東北凜冽中的緣起

她不斷地創造着曆史——唯一一名蟬聯短道速滑世錦賽6屆個人全能冠軍。第一次退役後,再披戰袍,又世錦賽蟾宮折桂……不過我們還記得那個與“大”楊揚容易混淆的“小”楊陽——這個相差兩歲、讀音一樣的長春姑娘,也捧回最多的冬奧會獎牌。

她們身高、體重甚至鞋碼都一樣,都在單親家庭長大,兩人的父親都在她們18歲的時候離去……

賽場上,楊陽總是充當領跑者和掩護者,而到了最後的沖刺階段時,楊揚就靠着自己出衆的耐力和超越技術勇奪金牌,小楊陽則甘當綠葉……

歲月荏苒無聲,三線小城七台河的凜冬與煤炭,繼續為中國鍛造着金牌。中國迄今在冬奧會上獲得13個冠軍,王濛一己之力就摘下4面金牌。

至高榮耀——自東北凜冽中的緣起

這位楊揚的同鄉晚輩,10歲開練速滑,天将降大任般的卓爾不群——挑剔器材,得到合适的冰刀,她白天穿着訓練、晚上抱着睡覺。愛刀如命的人,冰刀就會成為她的鐵翼。如同不世出的天才,她在冰面上基本沒有缺點,從不為訓練的艱苦而困擾。到了國家隊,教練都要向王濛請教調整冰刀的技巧。而人無完人,她也曾三進三出國家隊,就這麼辯證存在着……

21歲在都靈冬奧會上拿到500米金牌,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該項目的衛冕,同時拿到女子1000米、3000米的接力金牌。同時,長春人周洋在女子1500米上也拿到金牌。那是中國冰雪項目最耀眼的時刻,王濛完成了與楊揚的王朝接力。

王濛曾經因違規被開除出國家隊;她主項500米衛冕之後,跪在冰面上向她曾公開指責的恩師李琰磕頭緻謝;也曾給體育總局寫信自薦——申請出任國家短道速滑隊教練……天才的耀眼,是多棱光華折射出的與衆不同。

冬雪早覆寫了黑土地,等待春天的漫長中,更多的孩子像自己的偶像一樣,把汗水變成冰。壯闊的冰原上,天才們正在冗長刻苦中奔赴自己的高光和中國的光輝。

至高榮耀——自東北凜冽中的緣起

來自南方的旗手

中國冬奧的曆史不長,看着那些意味着榮耀的名字,念起來都可以是東北口音。冰雪項目上出色的運動員甚至可以說大多數都是黑龍江人,吉林人也不少,到遼甯就太少了。哈爾濱,長春,吉林……再往南的撫順、鞍山,他們都在中國北境的凜冽中生發成長,從日複一日的刻苦中,從一個冬天到一個冬天,以不變的信念終于登上生命的至高點。

而這一長串名字裡,有個平常的名字代表着從關内逆向的勉力。

技巧(sports acrobatics)項目已經幾千年了,而僅僅在1932年美國洛杉矶奧運會上短暫列為比賽項目。同樣是體育運動大家庭的支脈,與我們的民族瑰寶——雜技頗有淵源。1982年出生的韓曉鵬也沒想到,因為練技巧,自己成為劉邦故鄉——徐州沛縣的當代名人。

6歲那年,父親希望他能多個本事。也是因為有天賦,韓曉鵬被送去開始練技巧。老師說孩子……還行,家裡就覺着他能吃這碗飯。不過技巧如果是個職業,想來也很偏門。13歲那年,沈陽體育學院的楊爾绮老師來徐州挑隊員,就相中了韓曉鵬,要帶到東北,重起爐竈開始練自由式滑雪。不過沒把握。

徐州屬于江蘇,但口風是山東音兒,哪見過冰天雪地一整季。韓曉鵬不會滑雪,還跳台?!父子倆都有些懵。父親先猶豫了:“要不行,咱回?”少年好勝,這就折返确不甘心。他留下了,多年後表示,當時是有些沖動。

至高榮耀——自東北凜冽中的緣起

又是6年的苦修,逐現坦途,怎奈命運多舛——2001年12月,備戰2002鹽湖城冬奧會的韓曉鵬沒想到,在自己熟悉不過的二龍山雪場,右腿膝關節前十字韌帶、内側副韌帶全都摔斷了。從字面上看,差不多就是職業的終點。

徐州人不服氣,振作的勇猛似劉邦麾下的同鄉樊哙,能于絕地義無反顧。他還是去了鹽湖城——第24名,但韓曉鵬知道自己又回到了起點。

4年後,都靈冬奧會,韓曉鵬的堅強與信念讓自己夢想成真——男子空中技巧決賽奪冠,摘下中國冬奧會史上首枚雪上項目金牌,他也以首位在冬奧會奪冠的中國男選手載入史冊。

從技巧少年站在跳台上被寒風吹透開始,北上的人将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擎火炬為巅峰。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開幕式上,韓曉鵬擔任中國代表團的旗手。再一次春風拂面時,韓曉鵬宣布退役,功成名就……

作為稀有個案,韓曉鵬已經太“南”了,也是東北代表着中國冰雪運動的佐證。平昌冬奧會時,中國軍團中來自遼吉黑三省的運動員占到7成。尤其中國優勢項目——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樣滑冰等,絕大部分隊員的原籍或所屬運動隊機關都位于東三省,尤以黑龍江占比最為醒目。比如冰壺和單闆滑雪U型場地技巧項目,包攬了所有參賽名額。

至高榮耀——自東北凜冽中的緣起

李佳軍是中國獲得首個冬奧會獎牌的男選手。小時候每年入冬,他就會和長春市平泉國小的每個同學一樣帶兩個飯盒——一個裝飯、一個裝冰,到校後第一件事就是把冰扣在操場上。3個星期後,冰面豁豁牙牙囫囵個兒了,老師們就趁着寒夜澆水,再锉平,冰場開始耀眼……

大陸東北集中了全國三成多的滑雪場、四成的滑冰場,遑論冰天雪地時到處都可以成為冰嬉場所,可啟蒙或者系統訓練。不過時至今日,經濟發達的粵港澳和長三角,室内滑冰場數量也已經位列全國前5。愛冰雪成為時尚,已非隻一日。這不僅是産業經濟的發達,更是一種體育運動的生發與成長。正有無數的韓曉鵬們,有條件可以随時切換到冰面上,開始以心儀的方式尋找天賦。

說到冬奧會,就會有疑問: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在哈爾濱辦呢?還真可能是東北太冷。你看都靈、索契冬奧會,每到中午運動員們都能穿着單衣溜達。

辦冬奧冰上項目可以造冰,但氣溫過低造雪後也怕不大合适。國際奧委會規定不能低于零下17攝氏度,而東三省入冬後零下20度都比較恒溫了,是以不适合。從地理上也能明白為什麼崇禮适合舉辦2022冬奧會雪上項目——得有相應的海拔和山形,在800到1000米左右,滑雪區域落差在400米左右。

況且首都北京與張家口合辦,是深層的國家戰略,難以細數長遠的規劃發展與戰略思維。

至高榮耀——自東北凜冽中的緣起

雙奧之城等待榮耀

截止2018年平昌冬奧會,中國運動員共獲得了13枚金牌、28枚銀牌和21枚銅牌。帳外畫角吹響,陣中枕戈待旦。光榮已成既往,征途隻待号令。時間一分一秒的尋常中,我們的健兒在自己的家門裡等待着在主場拼搏。

10月20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火種抵達北京,象征着友誼與和平的奧運之火再次擁抱中國。那是聖火的歸來——在古都,再次成為人類精神的焦點。

至高榮耀——自東北凜冽中的緣起

我們要承認自己在冬季運動項目中實際的落後,是以備戰的針對性就另辟蹊徑。比如短跑名将張培萌,以驚人的爆發力優勢,參與了中國雪橇隊的訓練,将幸運地成為第1個既代表中國參加夏奧會又參加冬奧會的運動員;而極限馬拉松世界冠軍、曾經在100天内跑完100個馬拉松的陳盆濱已經40歲,也成為中國國家越野滑雪集訓隊隊員;他的隊友包括15歲的雷成傑——曾經的柔道運動員,以最大努力代表中國出征。

不過我們也有優勢項目的精銳與等待意外驚喜的新人。短道速滑隊一直是去冬奧會上争奪金牌的——中國最終在金牌榜上能夠排在哪個位置,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短道速滑項目的成績。東北刀鋒正在蓄積力量,等待為春風嵌上花團錦簇。曾經包攬了全部四個項目金牌的中國女隊,是最可期待的威武之師。

至高榮耀——自東北凜冽中的緣起

佳木斯人武大靖,在平昌冬奧會500米金牌實作了中國男子短道速滑金牌零的突破後,雖有起伏,中國仍然位列男子第一集團。

适時而來的冰雪項目流量擔當谷愛淩,在坡面障礙技巧和U型池中,她的實力毋庸置疑,我們都盼着她能帶着百分百的健康進入冬奧階段,破繭而出,成為中國的奪金點。

曾經異軍突起的女子冰壺登頂過世錦賽,在奧運會上也取得一枚銅牌。但願她們再次給春天的中國以驚喜。

回想站在平昌冬奧會領獎台的中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賈宗洋,以相差0.46分屈居亞軍,他隻平靜地說:“好好享受這一刻。”而那時他的雙腿裡朝夕相伴着22顆鋼釘……體育精神是什麼,奧運精神又是什麼?平庸還是偉大,都是人生,磨難本來不是命運的必由之路,他們注定孤單前行,代表人類接近極限,而也正是命運選擇了他們,成為人類精神睿力的注腳。

長城内外,聖火将再次照亮正在創造曆史的“雙奧之城”。每個中國人都在創造和見證着曆史,在無盡春風與冰雪的際會中……(部分圖自網絡,侵删)

中國民航

SKY TIMES

航機雜志矩陣

《中國民航》雜志

配發于國航、東航、南航、海航、上海航空、首都航空等主流航空公司,是獨具優勢的航機媒體平台。

《SKY TIMES》雜志配

發于外航、機場及國際航線,以“國家站位,全球視野”為指導,搭建中國民航與世界溝通的橋梁。

商務合作

010 - 8738 7199|010 - 8738 7153

[email protected]

● 微信号 : CAAC-MAG ●

● 新浪微網誌:@中國民航雜志 ●

編輯 / 路 濘

稽核 / 曹慎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