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至高荣耀——自东北凛冽中的缘起

作者:中国民航
至高荣耀——自东北凛冽中的缘起
以下为2022年1月刊《中国民航》杂志内容摘要

详情请阅各航班客舱、

机场休息室配发的纸质杂志、

机场电子阅报架

或登录www.caacnews.com.cn阅读电子内容

我就长在陕西的东北人堆儿里,从小不陌生渍酸菜的时节预示着晚秋也将逝去。《林海雪原》的小人儿书和字儿书都看过之后,因为对同学们先祖的误解多少间离了我们的关系。唐朝的陕西牛不牛,不过是白马银枪度春风;东北的血与火,是当今曾经拨云见日的方向,工业基地,中国粮仓……直到很久之后的环东北自驾游,才领教那里博大浩瀚,还有相当讲究的风气。隔行如隔山,不太理解“投资不过山海关”之真意。

至高荣耀——自东北凛冽中的缘起

因时势之缘,风潮动向将命运锲入每个毫无知觉的身躯,化作大地上的生动,迎向四季轮转。整个冬天都不会摘下防滑链的汽车可以捡直越过冰面,看着在那里嬉戏的孩子,他们都没有想到这样普通的一天也是命运的安排,与地球那边的燃起的圣火有关,家国情怀,荣耀傍身……

中国冰刀的三种极致

依天时地利,说到中国的冰雪运动项目,只能期待来自东北的骄子,想象中的口音都像是诙谐了,而他们的意志、能量、技巧,代表着中国冬天的燃点。

天时地利与人和。北京,曾经浸染夏天的奥运热烈,即将在冰雪中再一次回到喧腾。两次奥运于一个城市,是命运眷顾或至高洗礼。一个月之后的虎年春风隐隐,速度与激情将更尽情地奔向春天。

而中国军团的冰雪征伐甚晚,不过心无旁骛的承认差距,也是锤炼自己的热身项目——前3届冬奥会参赛都没有获得奖牌。

至高荣耀——自东北凛冽中的缘起

第4次,在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中国健儿终于站上领奖台,注目五星红旗迎风飞扬——叶乔波和李琰,连夺3枚银牌,都成就于短道速滑的电光火石之间。正因此,先驱激励着后进的奋发,这个项目至今仍然是中国的优势项目。

“……我还在想什么,就是去打仗。现在战场上就我一个人了,我一个人要去拼杀了。”多年以后,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叶乔波仍然胸有豪气。“最后30米的时候,就是一瘸一拐,左腿就是支撑一下而已……”叶乔波的泪眼望着即将升起的国旗:“我再也没有机会了。”仅十几天后,她左膝关节手术时,清除了8片碎骨。她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次1000米竞速获得了一块铜牌,几乎付出一条腿。

“背着冰刀出征,坐着轮椅归来”。叶乔波成为当年的中国力量的符号。不顾一切走上冰场挑战生命极限,是作为人勃发的生命力,是作为中国人的勇猛。2014年,哈尔滨人张虹终于在索契冬奥会女子1000米比赛中实现了几代选手未竟的登顶夙愿,解说席上的长春人叶乔波忍住哽咽……

林海雪原成长起来的儿女,奋斗是青春的底色。七台河,完达山西端的煤都,诞生中国冰雪运动的传奇接续。

至高荣耀——自东北凛冽中的缘起

杨扬,实至名归的“冰上女王”,中国首个冬奥会冠军。天赋与努力成就极限,她22年的职业生涯获得了59个世界冠军,举国他者难望其项背。

8岁,-30℃,凌晨5:00——杨扬的汗水每天都会冻成能折射阳光的珍珠。早慧而强硬,她明白一定要受得了摔跤的疼。所以杨扬选择了刀锋的速度,而风也被她撕扯出奔突的无畏。1986年从县上到市体校;1988年,省体校;1991年获得了全国短道速滑冠军赛3000米冠军……杨扬踏上加冕“女王”的征程。

她先是成为世界冬季大运会的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接着与队友一起破了世锦赛女子3000米接力世界纪录,奏响国歌;她的第一面奥运金牌是1998年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赛;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上又成为女子个人全能冠军。1998年到2002年冬奥会前,她赢得了几乎所有世锦赛、世界杯的个人全能冠军。霸主地位初露峥嵘。

2002年2月,美国盐湖城冬奥会的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中,杨扬问鼎冠军,实现了中国冬奥金牌零的突破,接着又摘下女子1000米比赛的金牌。而又与队友获得女子3000米接力的银牌还令她惋惜不已……在2006年的一次采访中,已经退役的她谈到比赛,已是云淡风轻:“她们不敢跟我‘打’,都怕我。”王者之气仍旧隐隐。

至高荣耀——自东北凛冽中的缘起

她不断地创造着历史——唯一一名蝉联短道速滑世锦赛6届个人全能冠军。第一次退役后,再披战袍,又世锦赛蟾宫折桂……不过我们还记得那个与“大”杨扬容易混淆的“小”杨阳——这个相差两岁、读音一样的长春姑娘,也捧回最多的冬奥会奖牌。

她们身高、体重甚至鞋码都一样,都在单亲家庭长大,两人的父亲都在她们18岁的时候离去……

赛场上,杨阳总是充当领跑者和掩护者,而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时,杨扬就靠着自己出众的耐力和超越技术勇夺金牌,小杨阳则甘当绿叶……

岁月荏苒无声,三线小城七台河的凛冬与煤炭,继续为中国锻造着金牌。中国迄今在冬奥会上获得13个冠军,王濛一己之力就摘下4面金牌。

至高荣耀——自东北凛冽中的缘起

这位杨扬的同乡晚辈,10岁开练速滑,天将降大任般的卓尔不群——挑剔器材,得到合适的冰刀,她白天穿着训练、晚上抱着睡觉。爱刀如命的人,冰刀就会成为她的铁翼。如同不世出的天才,她在冰面上基本没有缺点,从不为训练的艰苦而困扰。到了国家队,教练都要向王濛请教调整冰刀的技巧。而人无完人,她也曾三进三出国家队,就这么辩证存在着……

21岁在都灵冬奥会上拿到500米金牌,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该项目的卫冕,同时拿到女子1000米、3000米的接力金牌。同时,长春人周洋在女子1500米上也拿到金牌。那是中国冰雪项目最耀眼的时刻,王濛完成了与杨扬的王朝接力。

王濛曾经因违规被开除出国家队;她主项500米卫冕之后,跪在冰面上向她曾公开指责的恩师李琰磕头致谢;也曾给体育总局写信自荐——申请出任国家短道速滑队教练……天才的耀眼,是多棱光华折射出的与众不同。

冬雪早覆盖了黑土地,等待春天的漫长中,更多的孩子像自己的偶像一样,把汗水变成冰。壮阔的冰原上,天才们正在冗长刻苦中奔赴自己的高光和中国的光辉。

至高荣耀——自东北凛冽中的缘起

来自南方的旗手

中国冬奥的历史不长,看着那些意味着荣耀的名字,念起来都可以是东北口音。冰雪项目上出色的运动员甚至可以说大多数都是黑龙江人,吉林人也不少,到辽宁就太少了。哈尔滨,长春,吉林……再往南的抚顺、鞍山,他们都在中国北境的凛冽中生发成长,从日复一日的刻苦中,从一个冬天到一个冬天,以不变的信念终于登上生命的至高点。

而这一长串名字里,有个平常的名字代表着从关内逆向的勉力。

技巧(sports acrobatics)项目已经几千年了,而仅仅在1932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短暂列为比赛项目。同样是体育运动大家庭的支脉,与我们的民族瑰宝——杂技颇有渊源。1982年出生的韩晓鹏也没想到,因为练技巧,自己成为刘邦故乡——徐州沛县的当代名人。

6岁那年,父亲希望他能多个本事。也是因为有天赋,韩晓鹏被送去开始练技巧。老师说孩子……还行,家里就觉着他能吃这碗饭。不过技巧如果是个职业,想来也很偏门。13岁那年,沈阳体育学院的杨尔绮老师来徐州挑队员,就相中了韩晓鹏,要带到东北,重起炉灶开始练自由式滑雪。不过没把握。

徐州属于江苏,但口风是山东音儿,哪见过冰天雪地一整季。韩晓鹏不会滑雪,还跳台?!父子俩都有些懵。父亲先犹豫了:“要不行,咱回?”少年好胜,这就折返确不甘心。他留下了,多年后表示,当时是有些冲动。

至高荣耀——自东北凛冽中的缘起

又是6年的苦修,逐现坦途,怎奈命运多舛——2001年12月,备战2002盐湖城冬奥会的韩晓鹏没想到,在自己熟悉不过的二龙山雪场,右腿膝关节前十字韧带、内侧副韧带全都摔断了。从字面上看,差不多就是职业的终点。

徐州人不服气,振作的勇猛似刘邦麾下的同乡樊哙,能于绝地义无反顾。他还是去了盐湖城——第24名,但韩晓鹏知道自己又回到了起点。

4年后,都灵冬奥会,韩晓鹏的坚强与信念让自己梦想成真——男子空中技巧决赛夺冠,摘下中国冬奥会史上首枚雪上项目金牌,他也以首位在冬奥会夺冠的中国男选手载入史册。

从技巧少年站在跳台上被寒风吹透开始,北上的人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擎火炬为巅峰。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开幕式上,韩晓鹏担任中国代表团的旗手。再一次春风拂面时,韩晓鹏宣布退役,功成名就……

作为稀有个案,韩晓鹏已经太“南”了,也是东北代表着中国冰雪运动的佐证。平昌冬奥会时,中国军团中来自辽吉黑三省的运动员占到7成。尤其中国优势项目——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等,绝大部分队员的原籍或所属运动队单位都位于东三省,尤以黑龙江占比最为醒目。比如冰壶和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包揽了所有参赛名额。

至高荣耀——自东北凛冽中的缘起

李佳军是中国获得首个冬奥会奖牌的男选手。小时候每年入冬,他就会和长春市平泉小学的每个同学一样带两个饭盒——一个装饭、一个装冰,到校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冰扣在操场上。3个星期后,冰面豁豁牙牙囫囵个儿了,老师们就趁着寒夜浇水,再锉平,冰场开始耀眼……

大陆东北集中了全国三成多的滑雪场、四成的滑冰场,遑论冰天雪地时到处都可以成为冰嬉场所,可启蒙或者系统训练。不过时至今日,经济发达的粤港澳和长三角,室内滑冰场数量也已经位列全国前5。爱冰雪成为时尚,已非只一日。这不仅是产业经济的发达,更是一种体育运动的生发与成长。正有无数的韩晓鹏们,有条件可以随时切换到冰面上,开始以心仪的方式寻找天赋。

说到冬奥会,就会有疑问: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在哈尔滨办呢?还真可能是东北太冷。你看都灵、索契冬奥会,每到中午运动员们都能穿着单衣溜达。

办冬奥冰上项目可以造冰,但气温过低造雪后也怕不大合适。国际奥委会规定不能低于零下17摄氏度,而东三省入冬后零下20度都比较恒温了,所以不适合。从地理上也能明白为什么崇礼适合举办2022冬奥会雪上项目——得有相应的海拔和山形,在800到1000米左右,滑雪区域落差在400米左右。

况且首都北京与张家口合办,是深层的国家战略,难以细数长远的规划发展与战略思维。

至高荣耀——自东北凛冽中的缘起

双奥之城等待荣耀

截止2018年平昌冬奥会,中国运动员共获得了13枚金牌、28枚银牌和21枚铜牌。帐外画角吹响,阵中枕戈待旦。光荣已成既往,征途只待号令。时间一分一秒的寻常中,我们的健儿在自己的家门里等待着在主场拼搏。

10月20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种抵达北京,象征着友谊与和平的奥运之火再次拥抱中国。那是圣火的归来——在古都,再次成为人类精神的焦点。

至高荣耀——自东北凛冽中的缘起

我们要承认自己在冬季运动项目中实际的落后,所以备战的针对性就另辟蹊径。比如短跑名将张培萌,以惊人的爆发力优势,参与了中国雪橇队的训练,将幸运地成为第1个既代表中国参加夏奥会又参加冬奥会的运动员;而极限马拉松世界冠军、曾经在100天内跑完100个马拉松的陈盆滨已经40岁,也成为中国国家越野滑雪集训队队员;他的队友包括15岁的雷成杰——曾经的柔道运动员,以最大努力代表中国出征。

不过我们也有优势项目的精锐与等待意外惊喜的新人。短道速滑队一直是去冬奥会上争夺金牌的——中国最终在金牌榜上能够排在哪个位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短道速滑项目的成绩。东北刀锋正在蓄积力量,等待为春风嵌上花团锦簇。曾经包揽了全部四个项目金牌的中国女队,是最可期待的威武之师。

至高荣耀——自东北凛冽中的缘起

佳木斯人武大靖,在平昌冬奥会500米金牌实现了中国男子短道速滑金牌零的突破后,虽有起伏,中国仍然位列男子第一集团。

适时而来的冰雪项目流量担当谷爱凌,在坡面障碍技巧和U型池中,她的实力毋庸置疑,我们都盼着她能带着百分百的健康进入冬奥阶段,破茧而出,成为中国的夺金点。

曾经异军突起的女子冰壶登顶过世锦赛,在奥运会上也取得一枚铜牌。但愿她们再次给春天的中国以惊喜。

回想站在平昌冬奥会领奖台的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贾宗洋,以相差0.46分屈居亚军,他只平静地说:“好好享受这一刻。”而那时他的双腿里朝夕相伴着22颗钢钉……体育精神是什么,奥运精神又是什么?平庸还是伟大,都是人生,磨难本来不是命运的必由之路,他们注定孤单前行,代表人类接近极限,而也正是命运选择了他们,成为人类精神睿力的注脚。

长城内外,圣火将再次照亮正在创造历史的“双奥之城”。每个中国人都在创造和见证着历史,在无尽春风与冰雪的际会中……(部分图自网络,侵删)

中国民航

SKY TIMES

航机杂志矩阵

《中国民航》杂志

配发于国航、东航、南航、海航、上海航空、首都航空等主流航空公司,是独具优势的航机媒体平台。

《SKY TIMES》杂志配

发于外航、机场及国际航线,以“国家站位,全球视野”为指导,搭建中国民航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商务合作

010 - 8738 7199|010 - 8738 7153

[email protected]

● 微信号 : CAAC-MAG ●

● 新浪微博:@中国民航杂志 ●

编辑 / 路 泞

审核 / 曹慎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