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自己、照亮他人,愛的教育就是未來
在愛的支援下,我能夠找到生活的邏輯和生命的理由。——《美麗心靈》
最近杭州日報的一則報道引得全網淚目,這是一位80多歲父親的自述,簡單樸實的文字背後,讓人哽噎。

這無可逃避的命運讓人壓抑,可他們一家人的抗争卻讓人們的心上,仿佛在“絕望中開出花來”。
這是天才翻譯家金曉宇的故事。
01 不幸的童年和少年
金曉宇的一生很苦,雖然自小聰明,但6歲那年,在和同伴打鬧時不幸瞎了一隻眼。
高中時,明明是老師眼裡的潛力學生,卻突然不想學習了,父母以為他隻是一時厭學,這其實是他發病的前兆。
後來打工2個月就因和客戶争執被辭退。
再之後,好好的一個孩子,徹底在家頹廢了。要麼就頹廢的整天躺在床上,要麼就表現的情緒極其不穩定,出現了暴力行為。
後來金曉宇說要考大學,聯考分數離一本線也隻差3分,原本以為十拿九穩,卻不幸因高中處分經曆檔案被退。
再之後,好不容易有大學接收,卻隻讀了1年書就因病退學。
這其中,用了2年,金曉宇埋頭自學,拿到了浙江大學英語系的自考文憑。
看似生活到這裡終于有了轉機,他卻有接連2次zs,此時,終于被确診,金曉宇患了雙相情感障礙,也就是狂躁抑郁症——安靜時就抑郁,激動時就狂躁。
治療很難,到最後,就像父親金性勇自己說的:我隻要他活着。
對于一個父親來說,這句話是多麼卑微的祈求啊。
02 轉機,隻有時間不會撒謊
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父親金性勇,也盡全力滿足孩子的需求。
金曉宇最喜歡的事是買書,英日文、古文、圍棋、音樂、繪畫……在90年代,父親支援他買了近200多本。
甚至在1993年,父親花了12000元,給他買了一台電腦。
電腦打開了金曉宇的另一個世界,6年時間,金曉宇自學了德語、日語。
再後來,到了2010年,此時已經38歲的金曉宇,終于等來了自己的轉機。
母親在一次同學聚會上,争取了一個翻譯的機會,金曉宇從此在翻譯上一發不可收拾。
這十年,金曉宇以每年2本書的速度,翻譯了22本書,近700萬字,每年就是30多萬字,卻沒有1個錯字,在豆瓣評分都在8分以上。
如今因為父親金性勇的講述,這位天才翻譯家金曉宇的故事才呈現在大衆眼前。
就像餘華在《活着》中的一句話:檢驗一個人的标準,就是看他把時間放在了哪兒。别自欺欺人,當生命走到盡頭,隻有時間不會撒謊。
是的,隻有時間不會撒謊,而金曉宇的翻譯人生,卻也是他自己的救贖之路。
03 對于普通父母的意義
金曉宇的天才翻譯家之名,背後他的父母其實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其實不止是金曉宇。
就像前面寫過的《學會上廁所用了10年,刷牙用了8年,父母毫無保留的愛,是孩子最大的底氣》《27歲腦癱小夥考取全球僅5萬人通過的進階認證,真正的聰明人都有這個特質》。
不管是自閉症的軒軒敢于走出去賣東西,還是拿到了全球僅5萬人擁有的進階認證的萬嶺。
他們的背後除了父母的不放棄,更重要的,卻是父母在努力支援孩子找尋人生的意義。
在這翻譯的10年裡,雖然病情仍在反複,但金曉宇卻比以前好多了。
因為他不再是一個人,他在圖書館看到了自己翻譯的書,他也在豆瓣看到了大家對他的肯定。
對于普通父母其實也是一樣的,我們終究無法永遠陪伴孩子。
是以适度的放手,除了學習,如果能讓孩子在探索人生的過程中,找到自己人生的樂趣,對于孩子來說,這樣的快樂才會更長久,有了價值,人生也才有了意義。
04 怎樣幫助孩子找到價值感
那麼,怎樣幫助孩子找到價值感呢?在達達老師的《家庭教育共讀會》中,關于如何幫助孩子找到價值感,她提到了一個辦法,讓孩子學做家務,這是一個成本效益最高的方式。
其中有幾點需要注意的是:
1、做家務不是懲罰
首先,做家務不是懲罰。
對于家務這件事,很多家長嫌麻煩,覺得孩子做一次我還得再做一次,還不如我自己做,我經常看到,孩子主動要去洗碗,旁邊大人就說,别洗别洗,你洗都洗不幹淨,自己去玩吧。
這其實就打擊了孩子做事的積極性,其實犯錯的時候,恰是父母真正能幫助孩子成長的時候。
2、不要讓家務成獎懲
不要把做家務加入獎懲色彩,比如做不好作業懲罰你洗碗,或者洗一次碗五塊錢!
最開始你可以說,每天做家務,媽媽晚上就給你講一個迪斯尼最新的故事,類似于增加親子互動,激勵他堅持做家務,同時還能讓親子關系加分。
3、做家務的意義
總之,家長們得放手讓他們去做,一下子把孩子們丢進社會你肯定不放心,那就從身邊簡單的事情做起。
而家務呢,一方面可以訓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還能發展孩子的責任感。
能從小訓練一種在小事上堅韌不拔的品質,讓孩子能親身體會到堅持做一件事帶來的價值感,以及在過程中他習得的處理問題的能力和技巧,何樂不為呢。
05 寫在最後
據最新消息,金曉宇經過2個月的治療,如今已經出院了,杭州日報的報道出來後,金曉宇翻譯的書已經在網上賣脫銷了。
他日後也許會繼續面臨病痛的折磨,但他仍有新的計劃,他希望在父親88歲之前,完成新書的翻譯,并會在此階段學習西班牙語。
而父親金性勇也一直會陪着他,父親說:我陪你看,雖然我不一定看得懂。
金曉宇的故事被報道後,有人曾說,他是中國版的《美麗心靈》,但金曉宇卻說:我不是天才,我需要努力。
引用一句電影《美麗心靈》裡主角納什的話:在愛的支援下,我能夠找到生活的邏輯和生命的理由。
也許這也是父母之于金曉宇的意義,祝福他。
歡迎關注@光昭亮教育,和我一起做智慧父母,助力孩子成長。
原文部分内容來自達達老師《家庭教育共讀會》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