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 匪迦:點燃科技與文學融合的火苗

作者:中國作家網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 匪迦:點燃科技與文學融合的火苗

網絡文學蓬勃、鮮活地在這個時代生長着,以它的無限想象,以它的爛漫可愛,以它的現實沉思,給予這個國家數以億計的讀者以各種形式的能量與元氣,創造新的奇迹與可能。

網絡文學旺盛生發,始于寫作初心,成于時代機遇,更離不開所有寫作者一點一滴的耕耘。無論是知天命的閱曆還是Z時代的新浪潮,他們眼睛裡閃爍着同樣的光芒,他們對于寫作的每一點思考,都經曆了無數個日夜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中國作家網通過推出“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專題,與衆多讀者一起重溫網絡文學名家們的寫作初心,分享他們的文學理念與創作細節。我們相信,多元與精彩,都将會在這裡呈現。

作家簡介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 匪迦:點燃科技與文學融合的火苗

矩形色塊

匪迦,七貓中文網簽約作家,航空航天業資深從業者,第21屆“浦東十大傑出青年”提名獎獲得者。代表作《中國,起飛》《迷霧蒼穹》《北鬥星辰》《畫天為牢》《關鍵路徑》。作品均以航空航天領域知識為背景,聚焦于現實和科幻題材。以大陸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為題材的小說《北鬥星辰》獲得國家和地方級多個獎項,入選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榜(2020年度)。

點燃科技與文學融合的火苗

我是一個理工男,卻又受家庭影響,小時候就喜歡讀書、寫東西,學生時代不少文章都獲得過各類征文大賽的獎勵,參加工作後時不時給一些報刊雜志投稿也屢有斬獲,于是堅定了将寫作作為終身愛好的信心。

正兒八經動了寫長篇小說的念頭,則要追溯到十年前。一方面,自己在參與航空航天領域幾個國家、國際級的項目當中産生了很多感慨,想要把點點滴滴記錄下來;另一方面,在持續的閱讀當中,我發現文學作品在涉及航空航天領域時,總讓人覺得有不夠專業的地方。當然,術業有專攻,我們不能苛求作家們都有很強的科技專業素養,但是,可不可以自己來寫呢?

于是,經過幾年業餘時間的積累,我于2015年完成了第一部長篇小說《中國,起飛》的創作,并于2016年簽約,2017年順利出版。在那個時候,這本書是國内第一本反映大陸百年民用飛機曆史的紀實小說。盡管現在回看過去,我會生出“當時為什麼我會寫成這樣”的慚愧,但那本書對我的鼓勵不言而喻。從此,我也開始專注于小說的素材積累和創作,并選擇将題材聚焦于現實和科幻這兩大方向。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 匪迦:點燃科技與文學融合的火苗

2019年簽約七貓之後,我接觸到了真正的網絡文學世界。盡管我已知曉“所有的行業都會面臨數字化,包括文學”,網絡文學的創作方式、改稿習慣,作者與讀者關系,都跟我相對比較熟悉的傳統文學有不少差别。不過,編輯比較包容,而我自己也堅信,網絡文學可以做到海納百川,現實和科技題材也會有一席之地。是以,我将幾年的積累逐漸成文,在過去的兩年間,陸續創作了懸疑類作品《迷霧蒼穹》、現實類作品《北鬥星辰》和科幻類作品《畫天為牢》。其中,《北鬥星辰》有幸榮獲了一些獎項。

我是如何創作這部作品的呢?

生靈感。2020年7月,大陸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并開始全球營運,這對曾經幹過多年衛星導航的我産生了很大的觸動,曾經的不少同僚與朋友都成為北鬥的中堅和骨幹,我為他們深感驕傲。于是,寫一部北鬥曆程的小說就成為心中的一團火,開始燒起來。我相信,我們很多人都經曆過人生中的“高光”時刻,這個時刻未必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别人的,但卻能讓自己産生共鳴,這樣的事情,往往會成為文學創作的源頭。一點火苗起來,很快便能夠燎原。

搭架構。靈感産生之後,就像破土而出的樹苗,你不需要刻意去培養,它就會生長。于是,就要開始搭架構了,這裡的搭架構,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搭事實架構,也就是整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曆程。前後三十年,有哪些重要節點、重點事件和重大突破,這些關鍵點确定之後,再把時間線一拉,便是一個粗略的故事架構。在此基礎之上,再放入一些穿插的事件,考慮是否要采用插叙或者倒叙的手法等,就基本形成了另一個架構——故事大綱。我有寫大綱的習慣,總覺得這樣會讓自己在之後的創作當中始終不忘初心,不偏主線。這個思路可能更适合類似于北鬥那樣的長周期大項目大工程,如果是寫一件周期短的事件,未必适用。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 匪迦:點燃科技與文學融合的火苗

設情節。架構搭好之後,相當于一幅畫的輪廓基本勾勒完畢,情節則是開始将其填充得更加豐滿。圍繞着架構中的那些關鍵點,針對放進去的那些穿插事件,進一步補充要素,比如前因後果、起承轉合,設定一些困難、障礙、轉折等類似于懸念的東西,增加文章的生動性和抓人性。我認為這樣的步驟對于北鬥那樣的複雜項目是有必要的,但是針對相對簡單一點的其它項目,這一步或許可以和上一步合并成一步,就叫搭大綱。

立人物。為什麼到現在才立人物呢?我的原因是:類似于北鬥這樣複雜項目的成功,一定是團隊貢獻的結果,哪怕有多名院士起到“擎天柱”和“指南針”的作用,依然要靠一個龐大的團隊去實作。是以,在我看來,架構和情節優先,再選擇典型人物。這個思路應該不适用于所有現實題材的創作,因為很多題材可能主要是靠主人公推動,是以必須先把人物立起來。另一方面,主人公不太适合立得太高,比如以院士、大上司等作為主人公。雖然他們的确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他們的生活并非普通人接觸得到,寫出來之後不容易讓讀者有代入感,也不太好發揮。是以,我選擇了幾個有代表性的小人物,聚焦于他們的成長。北鬥是國之重器,不光可以幫我們的軍事力量拱衛國土,還能夠服務于國計民生,各行各業,同時,她的國際合作也非常密切。是以,我設定了三類主人公,分别聚焦于北鬥衛星本身的研制,國際合作和産業發展。當然,在整個過程中,院士與上司們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是以,我也安排了他們在關鍵時刻出場,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叙重點。上面幾步完成之後,就可以開始寫文(叙事)了。為什麼要強調叙重點呢?類似于北鬥這樣的複雜長周期項目,整個過程其實是很枯燥的,日複一日的鑽研、實驗和試驗,各種各樣的會議,有時候幾個月就幹一件事,如果不分重點,很容易變成流水賬或者帶有文藝色彩的工作報告。是以,我會圍繞上面的關鍵點來重點描寫,其它就一筆帶過,甚至不提,比如北鬥的亮點短封包、百分百國産化、自主技術突破(如原子鐘、星間鍊路等)是一定要寫的,北鬥與GPS、伽利略等世界主流衛星導航系統的“愛恨情仇”也是一定要寫的。

除此之外,我個人認為:飯局(包括公務宴請和私人聚會)、會議室大會、辦公室小會和談判一定要寫。這些内容雖然有些乏味,可能也不起眼,但在複雜項目當中,它們所起到的作用絕對不容忽視。十幾年來,我的親身體驗就是:在複雜項目中,“小事開大會,大事開小會”是個硬道理,很多正式工作場合解決不了的問題,推進不了的關系,通過飯局往往可以取得突破。談判就更不用說了,在這樣的項目中,談判無處不在。

做減法。由于北鬥本身的長周期和複雜性,加上自己又有真情實感,往往寫着寫着就不免寫多,這時候就要做減法。

第一,是出于保密的考慮。北鬥畢竟是軍方項目,我得确定其中寫到的技術參數、技術思路和相關内容是完全公開可查的,如果查不到,我就會毫不猶豫地删掉。怎麼确定這一點呢?沒必要去問專業人士,他們往往見多了,反而不容易給出可操作的建議。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查百度等搜尋引擎,如果能夠搜到,那就但寫無妨,如果搜不到,那就删掉。我前面提及的短封包、國産原子鐘和星間鍊路就是各大媒體都公開報道過的北鬥亮點,是以寫出來很安全。

第二,是出于商業侵權的考慮。有些東西,或許不屬于保密内容,但是有可能是商業秘密,或者涉及到商業權利也删掉為宜。可以用同樣的辦法來确定到底所寫的是不是這類内容。我也會在作品中把參與北鬥項目的真實機關名字全部都改成虛構的,并且注意不跟現實情況一一對應,減少不必要的猜測和麻煩。就連北鬥,我也用了“天罡”來代替。當然,這是我的做法,我也知道,有作者會采用原名,讓讀者的代入感更強。

第三,删掉一些重複描寫的内容和過于誇張的描述。

但對現實題材來說,尤其是對北鬥那樣的重大項目來說,基于事實是底線。有時候寫着寫着容易寫嗨,當時還沒有察覺,就需要在這個環節找到并删掉。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 匪迦:點燃科技與文學融合的火苗

潤稿件。由于我一直走傳統文學路線,觸網是2019年的事,是以養成了改稿的習慣。以往的做法是成稿之後,放一段時間,再回過頭看,改掉邏輯錯誤、情節沖突和描寫粗糙的部分。網絡文學需要每天都更新,除非簽約之前就存了幾十萬字的稿件,但這又很有風險,因為跟編輯開文時,往往要提供一萬字左右的開篇,大機率需要進行修改。而一旦開文簽約,就回去存稿,似乎也不好。是以,我采取了折衷的方式,稍微寫一周左右的存稿,采用滾動改稿的方式,每天更文時,就可以至少參照一周以後的發展來進行對比,這樣比完全不改稿,每天随心所欲地寫要更加可控一些。對于現實題材,我認為這樣的實踐是有幫助的。

以上就是我在《北鬥星辰》創作過程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抛磚引玉。

總的來說,我覺得自己運氣算是不錯,也很感恩得到的認可,在這個過程中,我也發現,像我這樣有某個領域專業背景,進而用小說記錄的作者們越來越多。同時,受到我們的鼓勵,開始去關注一些專業領域,嘗試以它們為題材進行創作的非科班作者也越來越多。對此,我是非常開心的,這意味着網絡文學百花齊放,萬象更新。

(欄目策劃:虞婧)

相關閱讀:

2021中國國際網絡文學周開幕

獨家 | 中國網絡文學,“後浪”已來

中國作協召開全國重點網絡文學網站聯席會議暨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座談會

十代會現場聲音 | 網絡文學:遞一張中國故事的新名片

網文獨家 | 2022:白白胖胖 充滿希望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 我本純潔:小說千萬種,隻取一瓢飲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 發飙的蝸牛:什麼是創作的根基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 青狐妖:還原成年人夢幻中的江湖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 孑與2:曆史天空下的遐想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 晨飒:文藝當為工業留至高一席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 意千重:古代言情小說的事業線設定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 我本瘋狂:如何鑄就現實題材作品的“匠心匠魂”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 管平潮:作者如何建構與讀者的關系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 烈焰滔滔: 這樣寫人物,讀者又恨又愛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 冰可人:在自我否定和懷疑中抵達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 酒徒:如何寫大綱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 卻卻:我如何進行曆史小說的創作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 郭羽:網絡文學“虛構”中的非虛構創作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 蔣離子: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 任怨:伴國漫之光,談網文創作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 蔣勝男:《芈月傳》的人物群像設計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 骁騎校:好的小說是一道菜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 琴律:“讀圖時代”下的網絡小說創作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 烽火戲諸侯:我與我,周旋久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 陳釀:講好網絡文學的“中國新民間故事”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 何常在:“重制實”題材的創作難點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 唐欣恬:IP影視改編成功的核心是什麼?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 血紅:網絡小說人物的設定

獨家 | 桫椤:網絡文學評論“欣閱”才能“誠服”

獨家 | 2021,網絡大神怎麼立flag?

編輯:劉雅

二審:王楊

三審:陳濤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 匪迦:點燃科技與文學融合的火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