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回眸2021#【親曆高品質發展這一年】漳州市紀委書記:清除鄉村振興的“絆腳石”

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舉措,也是我們開展政治監督的一個重點,容不得一絲一毫的馬虎。特别是違規決策背後可能存在的亂作為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是影響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絆腳石”,更要堅決予以糾正。

2021年9月2日,漳州市紀委監委收到一封舉報信,反映某縣在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某工程項目建設中,相關責任人員違規決策,在基本農田上大搞建設,後被拆除,造成國家專項資金損失等問題。針對舉報信反映的問題,我立即要求相關紀檢監察室進行了核實。原來,相關責任人員臨近項目驗收節點搞突擊建設,擅自規避法定審批環節,甚至對相關職能部門要求停止未批先建等告知置之不理,最終被上級發現問題,整體拆除複墾,把一件暖民心的好事辦成了群衆議論的糟心事。

問題雖已查清,但是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值得我們深入反思。為此,我要求相關紀檢監察室召集該縣分管上司、産業園管委會、相關職能部門、具體經辦人員等進行剖析論證。我們發現,之是以發生違規違紀行為,是因為該項目前期推進慢、耗時長,使得後期項目建設時間緊、任務趕。在我們看來,問題的症結在于幹部作風問題,說到底還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祟,屬于典型的慢作為、亂作為。

這也提醒我們,糾治鄉村振興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頑瘴痼疾,必須關口前移做實做細政治監督,監督于問題未發之時。在核查期間,我多次帶隊深入該縣部分鎮村進行實地走訪調研,與基層幹部群衆面對面交流。從中了解到,僅該縣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項目就已完工34個,涉及資金1億元,而全市鄉村振興項目衆多、資金投入大,如果都存在類似問題,将嚴重影響鄉村振興的程序。是以,我們決定開展鄉村振興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專項整治。

讓政治監督有的放矢,首先要明确方向和重點。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項目多、資金大的特點,我們注重把握“三個緊盯”,即緊盯項目落地情況、緊盯資金管理使用、緊盯幹部工作作風。在對現代農業産業園項目進行全面排查整治過程中,我們圍繞項目策劃、規劃、許可、招标、驗收等重點環節,資金申請、撥付、使用等關鍵節點,以及幹部可能存在的作風問題,細化10項問題清單,以抽查、實地檢查等方式,核查項目是否存在不合規、不合法、時序進度慢等問題,資金管理使用是否存在無故滞留延壓、揮霍浪費等行為,以小切口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進行全面檢視、靶向糾治。

排查過程中,我們對發現的個别項目同樣存在資金使用效率較低、前期耗時較長的問題,及時督促所在縣紀委監委下發典型問題通報,約談相關項目主管機關“一把手”,督促職能部門摸清資金底數,建立工作台賬,倒排資金使用進度,并做好跟蹤督查,切實推動解決資金閑置浪費等問題。

鄉村振興的廣度、深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開展專項整治必須要有具體抓手。經過實踐,我們摸索出“列清單、發傳單、開藥單、對賬單、給成績單”的“五單工作法”,把群衆評、組織評、部門評作為基層治理成績的重要标準,着力建構監督治理一體化防範機制。針對群衆反映的個别地方養老服務設施存在重建設輕管理、部分農村幸福院營運品質不高等背後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通過“嵌入式”監督,督促民政部門對養老服務設施品質進行專項評估檢查,制定農村幸福院營運管理實施方案,促進養老服務提質更新。

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彙聚各方力量,監督同樣不能靠紀委單打獨鬥。在專項整治中,我們持續深化運用“1+X”監督機制,與農業農村、财政、生态、住建、審計等部門建立常态化溝通關聯機制,提升發現和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的效能。對于個别地方實施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缺乏深入調研和科學規劃等問題,我們與相關部門關聯,推動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問題專項治理,糾治幹部不嚴不實作風,因地制宜編制鄉村建設規劃,讓當地群衆真正受益。

經過一段時間的整治,我們欣喜地看到,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專項資金監督管理制度得到完善,在“月跟蹤、季督查”的監督之下,項目資金撥付更加及時到位。截至目前,全市已規劃完成464個“串點連線成片”鄉村建設項目,初步形成“點上出精品、線上有風景、一線一特色”的鄉村振興整體效果。

(本文刊載于《中國紀檢監察》雜志2022年第2期,作者:福建省漳州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 陳文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