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就是個滋生夢想的溫床,哪怕你生活在城市的邊緣,身份低微而暧昧,你的夢也是五光十色的,是那越升越高的五彩氣球。與大山深處甯靜的村莊相比,城市的呼吸是急促的,城裡的樓房比地裡的莊稼長得還要快,它催促着你掙錢的腳步,讓你連過年都不想回自己日益冷清的村莊。

内文節選
好運的大門不攻自開。他們從車裡跑出來,自然而然地扮演起見義勇為的好人。他們攙扶着老人進屋,先關上别墅的院子門,再關上厚重的屋門,白銀華還悄悄把門背面的保險鎖鎖死。
大爹,你沒有摔着哪裡吧?白金華問。
面對兩個進到家裡的陌生人,洪玉林顯得有些張皇失措,他張了張嘴,不知道該說什麼。這時二哈開始狂吠。二哈,不要叫。老人終于說。坐嘛,坐下來喝茶。
白金華判定,老人認不出他們來了,但他裝着好像認識他們的樣子,表現出友善,這是好運打開了它的第二扇門。大爹,你不認識我們了嗎?白金華笑眯眯地問。
剛才他們将老人扶起來後,老人突兀地說,你們回來了?白金華順口應道,回來了,回來了。他推測老人把他們當成家裡的某個成員了。白金華在老家的奶奶也活成了個老糊塗,在小小的村子裡也找不到回家的路,積攢了一輩子的零花錢也不知藏到哪裡去了,連她從小帶大的白金華白銀華兄弟也認不出來了。白金華現在需要弄清楚的是:面前這個老人的糊塗到哪種地步了。
認得的嘛。認得的嘛。老人臉上現出困難的笑容。很像你在某個場合被人熱情地打招呼,你絞盡腦汁、搜尋枯腸也想不起對方是誰,但你還得虛情假意地來掩飾自己的尴尬和難堪。洪玉林眼下的困難還在于:他不知道該把兩個年輕人往哪裡帶。過去家裡來了客人,都有人招呼;很多情況下,他從不用起身迎送前來拜訪的客人,能抽出時間見客人一面都是給人莫大的面子。家裡人都說他老了,不想多見任何人了,喜歡一個人活在自己漫長的回憶裡。他們這樣說得越輕率,老人就越如大河中的一根枯草,和外面的世界漂得越遠。隻有洪玉林自己知道,他活在一個多麼孤獨無助的世界,就像現在面對他想不起的客人,既有些手足無措,又仿佛守候了一萬年,終于等到了乘着陽光的翅膀回家的晚輩。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中國人略帶不恭地叫作老年癡呆、老糊塗,醫學上也稱之為AD患者,也許是所有做兒女的肩頭上卸不下來的重擔。洪漢美最早察覺到父親正不幸滑入AD患者的深淵,兩年前就提醒她的哥哥洪漢國要引起重視。但洪漢國身為邊防武警部隊的少将,長期忙于公務,對父親的狀況并不以為然。說老年人嘛,都有不清醒的時候。咱老爸活了八十多歲了,能吃能睡,啥病沒有,血壓也不高,一年都不感兩次冒,夠省心了。洪漢美卻不這樣看,父親面對回國探親的女兒,再不會一遍又一遍地詢問美帝國主義的社會治安狀況,再不見他天天讀《人民日報》和《參考消息》,甚至連《新聞聯播》也不準時收看了。她就父親的狀況咨詢了美國的醫生。醫生說,你父親現在的病症屬于AD症初期,它是不可逆轉的,隻會越來越嚴重。從失認,到失憶,再到徹底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她記得去年回家那天的家庭團聚宴,老父親端起紅酒杯對她說,媽媽,你辛苦。餐桌上的晚輩們笑翻了天,老人一時手足無措,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洪漢美當時眼淚忍不住流出來了。
如果母親不先走,父親不會老得那樣快。家人都這樣認為。一個親人在衰老,并不僅僅展現在他臉上的皺紋、滿頭的白發以及愈發蹒跚的步履,他是一盞逐漸暗淡下去的燈,是流進歲月的沙漠裡越來越細小的溪流,是一棵慢慢凋零枯萎的老樹。這是誰也無法阻擋的事情。這些道理洪漢美都明白,她想不明白的是:不可抵禦的衰老,為什麼會摧毀一個人的智力,抹去他的記憶,讓他變成一個白癡。不管他曾經當過總統首相,還是販夫走卒。仿佛是上帝揀選出一些人,向世界展示人生盡頭的殘酷與玄妙;或者說,在生界與冥界之間,還有一個隻有他們深陷于此的黑洞,幽暗、缥缈、迷蒙、混沌、混亂,沒有人可以拯救,也沒有人能夠理喻。
——《橡皮擦》
時間就像我房間對面山腰上薄紗般的山岚,帶有美麗又詭秘的不确定性。在某些情況下,時間的存在不是以時針分針或者太陽的起落來确定,而可能會是其他的一些東西。寺廟裡的暮鼓晨鐘,教堂裡的贊美詩;擠奶姑娘将奶汁撫摸入桶的“唰唰”沖擊聲,娜珍大媽的火塘死灰複燃,炊煙升騰,穿過火塘上方的天窗去喚醒沉睡的大地;每天喝早酥油茶時必然來到的一場細雨,院子下面的那頭母犏牛不經意地鳴叫,幾個農人在地裡默默地勞作,間或傳來一串歌聲;馬幫的鈴铛在村莊的幽靜中叮當響起,像大地上跳動的音符,漸行漸遠;村口的那座平安塔前,幾個藏族老人手搖轉經筒,又開始他們一天的轉經;山腰上的雲霧被風一把扯走,大幕拉開,雪山露出它雄偉的身姿,聖潔得耀眼,純淨得心醉,讓人目瞪口呆。
面對雪山,任何禮贊的詞彙都顯得貧乏俗套,你隻會發呆。雪山适合人發呆。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那也是一種發呆的感受。這個時候,時間往往停滞,人不知天上人間。心靈裡經年的污垢被高遠的雪山一遍又一遍地洗滌,你甚至感到自己在雪山的映照下,會越來越透明。直到娜珍大媽又到藏式土掌房的平頂上煨桑,面對雪山——神山——高聲呼喊:啦嗦啰,神勝利了!直到一座村莊的桑煙東一團、西一處地袅袅升起,直到神靈巡行在天空中的身影漸漸模糊,直到天國的仙女央金卓瑪或其美卓瑪中的一個——我總是分不清這對孿生姐妹中誰是誰,她們不是相像多少的問題,而仿佛一個就是另一個的鏡子——從牧場上趕着牛羊翻過一座山崗,跨過三條溪流,走過洋芋花盛開的田野,繞過村口的白塔,在暮色中推門而歸,然後款款來到我躺的床前,說,大哥,吃晚飯了。這才讓人一時不知今夕何夕,今年何年。
——《香格裡拉客棧》
新書推薦
《香格裡拉客棧》
範穩 著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22年1月出版
《香格裡拉客棧》是著名作家範穩的中篇小說精選集,收錄五個中篇。
早期作品《藍色冰川》《香格裡拉客棧》《英雄的屍骨》,有标志性的“藏域”特色。寫背包客探看藏地冰川的驚險曆程,失意城市中年男人誤入桃源般的救贖經曆,魔幻色彩濃烈的個人英雄式虛構傳奇。以藏區藏人熱烈純真的自然性反襯現世的凡瑣庸碌,對照“神性”與“人性”,傳遞批判意識。近作《橡皮擦》《關山别情》,更貼緊城市生活。“橡皮擦”隐喻阿爾茨海默症老人記憶的喪失,打勞工更改社會身份的迫切;《關山别情》裡,都市男女的欲望和利益交纏,人心遊移中也有可貴的一線真情。
年老、疾病、貧窮、跋涉艱難……這本集子展現這些實在的精神困境,試圖向疲憊的心靈給出寬慰。
作者簡介
範穩,1962年11月生于四川,畢業于西南師大(現西南大學)中文系。現供職于雲南省作家協會,國家一級作家,雲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首批“雲嶺文藝名家獲得者”,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中國作協小說創作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社員。
1986年開始發表作品。現已發表各類題材、體裁的文學作品近600萬字。代表作為反映西藏百年曆史的“藏地三部曲”——《水乳大地》《悲憫大地》《大地雅歌》。其中《水乳大地》已翻譯成法文出版,《悲憫大地》翻譯成英文出版。另一部反映滇越鐵路修築史的長篇小說《碧色寨》翻譯成意大利文出版,《吾血吾土》和《重慶之眼》是其新近出版的反映抗戰曆史的兩部長篇小說。曾獲第七屆、八屆、九屆茅盾文學獎提名獎,第八屆、十一屆“十月”文學獎,第四屆《人民文學》長篇小說雙年獎等諸多國内重要文學獎項。
編輯:徐清揚
視訊制作:徐清揚
實拍圖:嚴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