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間諜,是怎樣幫助美國在冷戰中擊垮蘇聯航空的

作者:影視燃鏡頭

他是一名間諜,提供的情報價值數十億美元!

這是一個扭轉冷戰局勢的間諜故事。故事的主人翁是蘇聯一個絕密設計實驗室的工程師,一個機載雷達專家,在蘇聯軍事機構深處工作。但他卻将數千頁蘇聯科技、軍事、航空的秘密檔案傳遞給了美國。六年中,他在莫斯科街頭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官員會面了 21 次,從未被蘇聯安全機構發現。這位工程師也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在冷戰期間最有成效的間諜之一,為美國提供了其他間諜從未獲得過的情報。

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間諜,是怎樣幫助美國在冷戰中擊垮蘇聯航空的

1978 年 2 月的一個夜晚,在驅車離開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時,中央情報局莫斯科站站長聽到有人敲他的車窗。路邊的一個男人遞給他一個信封。而這封信件的内容足以讓美國人為之震撼——蘇聯在軍事技術方面的絕密研究和發展細節……,這個人提供的情報為将來美國在冷戰中超越蘇聯航空提供了重要價值。

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間諜,是怎樣幫助美國在冷戰中擊垮蘇聯航空的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這個名叫阿道夫·格列維奇·托爾卡喬夫的俄羅斯工程師破解了蘇聯的秘密軍事研究機密。他利用他的通路權限為美國提供了數千頁關于蘇聯航空和雷達技術最新進展的資料,進而幫助了美國人研究蘇聯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美國與蘇聯全球對抗(争霸)的四十年中,他是為美國工作的最有成效和最有價值的間諜之一。與此同時托爾卡喬夫也承擔了巨大的個人風險(後期被處死)。

在美蘇冷戰初期,中央情報局從未在莫斯科街頭真正獲得過間諜活動的進展。該機構從未在莫斯科招募情報人員,因為對于他們可能招募的任何蘇聯公民或官員來說,這太危險了——“非常危險,”一位軍官回憶道。招募過程本身,從識别并接近可能的間諜的第一刻起,就充滿了被克格勃(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發現的風險,如果特工間諜被抓到,将被處死。

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間諜,是怎樣幫助美國在冷戰中擊垮蘇聯航空的

要了解美國擷取情報的目的,就必須回顧中央情報局為滲透進蘇聯而進行的漫長而艱難的行動。

▶ 什麼是中央情報局?

中央情報局是在珍珠港偷襲事件中誕生的。盡管美國當時早有預警消息,日本還是在 1941 年 12 月 7 成功偷襲珍珠港。偷襲使美軍2400名士兵喪生,擊沉以及損壞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的 21 艘軍艦,同時也将美國拉入戰争。

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間諜,是怎樣幫助美國在冷戰中擊垮蘇聯航空的

美國早已獲得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情報。但情報分散在不同的機構之間,沒有人把分散的情報碎片拼湊在一起。國會之後的一項調查得出結論,這個分散的情報使美國政府作出錯誤的判斷導緻美國被偷襲。正因如此,中央情報局由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所簽署的1947年國家安全法,經美國國會通過而成立,以取代于1945年10月解散的戰略情報局。

中央情報局的成立反映了國會和杜魯門總統政府不再發生珍珠港事件的決心。杜魯門希望中央情報局提供高品質、客觀的分析以更好維護國家安全,至此它也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情報機構。

但在之後的發展中中央情報局的早期計劃很快就改變了,主要是因為蘇聯的威脅越來越大,其中就包括對柏林的封鎖、斯大林對東歐的加強控制以及蘇聯制造原子彈。中央情報局迅速擴充到間諜活動和秘密行動之外,不僅僅是情報分析。随着冷戰的更新中央情報局職權也逐漸擴大,美國意在用中央情報局對蘇聯進行滲透以及颠覆世界各國政府。

中央情報局與蘇聯的鬥争卻從未更新為超級大國之間的直接戰鬥,它是在戰争與和平之間的陰影中進行的。它在國務卿迪恩·魯斯克曾經稱之為“世界的後巷”的地方上演。

冷戰開始是一場飽受戰争蹂躏的歐洲各國的較量,但後來廣泛傳播、演變成一場具有意識形态、政治、文化、經濟、地理和軍事力量的較量。其中的兩大主力就是蘇聯和美國。

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間諜,是怎樣幫助美國在冷戰中擊垮蘇聯航空的

冷戰初期,中央情報局沒有在莫斯科設立駐地,在這個世界國土面積最大、最神秘的政黨國家首都的街道上也沒有其特勞工員。它無法像在其他地方那樣識别和招募蘇聯間諜。

原因在于克格勃,他們經驗豐富、精通各種偵查、無所不能。到 1950 年代,克格勃在執行斯大林清洗,消除戰中和戰後對蘇聯統治的威脅以及竊取美國原子彈機密方面的多年經驗使克格勃變得更加強大。外國人甚至不可能在不引起懷疑的情況下在莫斯科街頭搭讪。

在華盛頓,政策制定者對歐洲可能發生的戰争感到緊張——并渴望得到早期預警。很多資訊都可以從公開資源中獲得,但這與真正的、具有洞察力的情報不同。在蘇聯以外,中央情報局試圖從難民、叛逃者和移民那裡收集情報。在第三國接觸了蘇聯外交官、士兵和情報官員。中央情報局的秘密行動小組從歐洲的難民營中招募了一支秘密軍隊。大約五千名“志願者”被訓練為“後核遊擊隊”,在美國原子彈襲擊日本後進入蘇聯。另外,美國投入傘兵派往蘇聯,以監視或與抵抗組織聯系。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被抓住并被處死了。秘密行動機關的負責人弗蘭克·G·威斯納夢想滲透蘇聯方面并将其粉碎。威斯納希望通過心理戰和地下援助——武器庫、無線電、宣傳——以試圖說服東歐人民擺脫他們的“壓迫者”——蘇聯。但幾乎所有這些以秘密行動潛入敵後的嘗試都以失敗告終。産生的情報微乎其微,而蘇聯卻毫不動搖。

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間諜,是怎樣幫助美國在冷戰中擊垮蘇聯航空的

▶ 情報擷取的轉折!

托爾卡喬夫是一名工程師和設計師,與其他背叛蘇聯并成為美國代理人的人不同。他不屬于蘇聯政黨,也不在軍隊或安全機構服役。由于待遇等問題,托爾卡喬夫一直對蘇聯十分不滿,機緣巧合之下,他找到了美國情報機構,并長期為其工作。

使托爾卡喬夫的間諜活動更加引人注目的是,他在克格勃的眼皮底下向中央情報局傳遞材料。21次情報傳遞中的大多數都在克格勃總部正門三英裡的範圍内舉行。然而,克格勃從未發現間諜和他的手下。

來自托爾卡喬夫的情報涉及機載雷達的複雜圖表、規格、藍圖和電路闆,以及蘇聯未來十年軍事研發計劃的披露——是非同尋常的。兩位美國情報和軍事專家耗時多年檢查了托爾卡喬夫數千頁的檔案,他們表示從未發現任何一頁被虛假資訊污染,他們盡可能與其他來源交叉核對情報。

托爾卡喬夫的資訊促使空軍徹底改變了為最先進的美國戰鬥機提供 7000萬美元航空電子裝置系統的戰略。其中的細節仍然保密。這可能是戰鬥機的戰術電子戰套件或機載自我保護幹擾機,後來被稱為 ALQ-165。後來的幾年裡,幹擾器項目被證明存在許多無法克服的技術問題,并且從未大量建造或部署。

早在1979年12月,美國國防部就根據托爾卡切夫提供的情報對美國最先進戰鬥機的航電系統進行了重新規劃。美國中情局在1980年3月進行的一次内部評估中高度評價了托爾卡喬夫提供的蘇聯最新一代地空飛彈系統的情報。“以往我們隻能在蘇聯新型地空飛彈系統實際部署多年後,才能獲得如此詳盡的情報!”

1980年4月,中情局的另一部内部備忘錄評價托爾卡喬夫提供的蘇聯戰鬥機雷達系統抗幹擾測試情報是“獨一無二”的。顯然,他提供的情報是中情局無法獲得的。僅僅幾個月後,中情局又評價托爾卡喬夫“不僅提供了關于蘇聯新型戰鬥機的獨家情報,還提供了幾種新型機載飛彈系統的資料”。1980年9月,美國國防部的一份備忘錄同樣贊揚了托爾卡喬夫的情報“在增強美國軍事系統的作戰效率上發揮了無法估量的作用”。托爾卡喬夫洩密“潛在拯救了美軍的生命和裝備”,并“重塑了美國數十億美元的研發工作”。

至今,位于美國維吉尼亞州費爾法克斯郡的中央情報局總部依然挂着他的一幅畫像以資紀念。

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間諜,是怎樣幫助美國在冷戰中擊垮蘇聯航空的

托爾卡喬夫為美國打開了一扇了解蘇聯意圖和實力的視窗,這也是中央情報局任務的核心。對于美國的上司層來說,了解蘇聯在軍事研發方面的優先事項以及能力——他們能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是至關重要的。幾十年來,美國情報部門對蘇聯的意圖和能力一直存在漏洞和誤判。

托爾卡喬夫的情報使美國海軍和美國空軍在加利福尼亞州米拉馬爾的海軍精英戰鬥機武器學校(被稱為壯志淩雲)和美國空軍武器學校的基地對飛行員教育訓練進行了改革。從托爾卡喬夫的檔案中收集到的情報被傳遞給了壯志淩雲的教官和飛行員。促進了後期美國航空武器的改革與發展。

至此,美國在 長達20多年的時間裡幾乎完全享有對蘇聯制造的戰鬥機的空中優勢:在 1991 年的波斯灣戰争中,美軍在伊拉克上空擊落了 MiG-25;1995年,美國及其盟國強迫前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人承認波黑獨立;1999 年,在科索沃停止種族清洗運動。伊拉克和南斯拉夫都駕駛蘇聯制造的米格戰機。美國在地面有火力損失,但卻能主導空中戰場。有記錄顯示:北韓戰争中每擊落六名敵機空軍飛行員,美國就要損失一名飛行員。在越南戰争中,每擊落兩架敵機,美國就損失一架飛機。由于軍事航空技術的發展,在伊拉克和巴爾幹戰争中,空軍的損傷率從北韓的6比1和越南的2比1 ,下降到48比 1。美國航空技術和飛行員教育訓練方面的成果進步對于這一戰績至關重要。得益于托爾卡喬夫的間諜情報做出了重要貢獻。美國擁有 1980 年代每一架主要蘇聯戰鬥機的雷達藍圖。

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間諜,是怎樣幫助美國在冷戰中擊垮蘇聯航空的
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間諜,是怎樣幫助美國在冷戰中擊垮蘇聯航空的

托爾卡喬夫還為美國重新樹立了對耗資數十億美元、曆時數年開發的武器系統的信心,尤其是那些旨在低空打擊蘇聯的武器系統。在托爾卡喬夫從事間諜活動的那些年裡,美軍為這種緊貼地形的有翼巡航飛彈進行了飛行測試和部署。也讓蘇聯上司人意識到這是一個強大的威脅。1984年6月4日,在莫斯科,後來成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蘇聯上司人、蘇聯國防會議主席)國家安全顧問的阿納托利·切爾尼亞耶夫出席了中央委員會的軍事簡報會。簡報的标題是“現代戰争的特點”,切爾尼亞耶夫随後在日記中寫道,他看過有關美國武器系統的電影——“飛彈從幾萬公裡外瞄準目标。航空母艦,無所不能的潛艇,有翼飛彈,就像卡通片一樣,可以直接穿過峽谷,從 2500 公裡外擊中直徑 10 米的目标。現代技術取得令人難以置信的突破。當然,價格也高得難以想象”。

阿道夫·格列維奇·托爾卡喬夫的間諜活動是一個冷戰故事,但至今仍能引起共鳴。人力資源情報對于國家安全仍然不可或缺。隻要有必要了解對手——竊取秘密、揭露意圖和破解保密檔案——就必須招募能夠克服恐懼并穿插到另一邊的特工。有必要直視他們的行為,擷取他們的信任,平息他們的焦慮,分擔他們的危險……

托爾卡喬夫對蘇聯造成了破壞程度難以用幾句話說清楚。中情局對與托爾卡切夫洩密的資訊公開也相當有限,但仍能從中看出托爾卡喬夫對蘇聯的軍事航空和防空工業造成了無法估量的損失。他使美國人全面了解了米格-29、米格-31、蘇-27新一代戰鬥機及其空中飛彈,讓美國科學家和工程師能迅速研制壓制這些系統的電子對抗系統。 更重要的是,托爾卡喬夫事件的曝光對蘇聯政府造成了沉重打擊。

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間諜,是怎樣幫助美國在冷戰中擊垮蘇聯航空的

托爾卡喬夫為美國打開了一扇了解蘇聯意圖和能力的視窗,這是中央情報局任務的核心。對于美國的上司層來說,了解蘇聯在軍事研發方面的優先事項以及能力——他們能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是至關重要的。在過去的幾十年,美國情報部門對蘇聯的意圖和能力一直存在漏洞和誤判。

通過托爾卡喬夫的情報美國在防空、蘇聯戰術戰鬥機、攔截機、雷達、航空電子裝置和制導系統方面,不僅制衡了蘇聯,也取得了相對低成本的高速發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