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都是三國重臣,為何司馬懿篡奪了曹魏大權,而諸葛亮卻是忠心耿耿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在中國曆史上,所謂“篡奪皇位者”不少,比如隋文帝楊堅、唐高祖李淵,都是從自己家親戚手裡奪取的江山,宋太祖趙匡胤更是欺負孤兒寡母建立了自己的社稷。但是,這三個人都沒有被後世聲讨,原因其實隻有一個:他們當皇帝之後還幹得不錯。

都是三國重臣,為何司馬懿篡奪了曹魏大權,而諸葛亮卻是忠心耿耿

但是讓人奇怪的是,漢末三國時期的曹操和司馬懿,并沒有“篡位”自立,反而遭到各種攻讦。其實,曹操也好,司馬懿也罷,作為當時的朝中重臣,如果真的得篡位自立,也不是什麼原則性錯誤。尤其是曹操,到了今天他“治世能臣”的形象越來越被世人認可,而所謂的“亂世 奸雄”則逐漸被淡化。反觀是司馬懿為首的司馬家族,時至今日依然被很多人所诟病。其中原因,大概除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句話被人耳熟能詳外,還有一個與他同時期的人被人們視為楷模。這個人就是,同樣在蜀漢掌握大權,但是“鞠躬盡瘁”的諸葛亮。

司馬懿家族之是以篡奪曹魏大權,可以用形勢所逼來解釋。早在曹操統治時期,為了防範司馬懿,就迫使其在丞相府在擔任“文學掾”一職。這個職務不過是“管理學校,教授弟子,也兼管郡内教化、禮儀之事”的閑職。這對于“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的司馬懿而言,絕對是大材小用。但是,如果司馬懿稍有差錯,或許就會落得個屍首兩分的下場,同為世家大族的楊修就是最好的例證。

都是三國重臣,為何司馬懿篡奪了曹魏大權,而諸葛亮卻是忠心耿耿

曹操死後,司馬懿終于迎來轉機,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叡,都給予他較為重要的職務。但是,真正掌控曹魏實權的依然是曹家和夏侯家的子弟,比如曹真、曹休等人。而且,此時曹魏朝堂之上,還有張郃等忠于曹魏政權的文臣武将。這些人的能力和才幹都不弱于司馬懿,他們都有可能置司馬懿于死地。是以,司馬懿的境遇雖然比曹操時代有所好轉,但是危機其實并沒有解除。直到曹芳繼位後,大權被庸碌無能的曹爽掌控。這才給了司馬懿機會,利用“高平陵事變”,徹底将命運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都是三國重臣,為何司馬懿篡奪了曹魏大權,而諸葛亮卻是忠心耿耿

其實,司馬懿在改變自己命運的同時,也是在改變世家大族的命運。由于曹操大力選拔寒門子弟,并打壓世家大族的,使得東漢初期就能在朝野呼風喚雨的世家大族不得不低調做事。雖然,曹丕設定的九品中正制,讓世家大族的境遇有所改變,但是依然無法真正掌控整個政局。是以,世家大族需要有人能取“曹家”而代之,作為世家大族的代表,司馬懿成為當時的不二人選。換而言之,世家大族需要司馬家族取代曹家,如果司馬懿拒絕,或許就會被世家大族抛棄。那麼在不被曹魏掌權者信任的同時,又被世家大族所抛棄,那麼司馬家族将會被打入萬劫不複之地。

司馬懿篡奪曹魏政權,是被形勢所逼。那麼掌握蜀漢大權,同時也是世家大族的諸葛亮為何沒有篡位自立呢,是因為他的實力不足,或者是在朝堂上有人對其進行制衡嗎?

都是三國重臣,為何司馬懿篡奪了曹魏大權,而諸葛亮卻是忠心耿耿

雖然,當時蜀漢内部各個派系複雜,但都無法對諸葛亮形成威脅。在朝堂之上,劉備的“元老派”幾乎已經凋零殆盡,根本無法對諸葛亮形成威脅;而“荊州派”幾乎是以諸葛亮馬首是瞻,比如著名的馬谡兄弟;所謂的“東州派”,在法正離世,李嚴被彈劾後,已經無法與諸葛亮抗衡;“益州本土”派,更多的是擔任有名無實的文官職務。

在軍隊方面,雖然有對劉備死忠的魏延和趙雲。但是,趙雲在公元229年第一次北伐不久之後就去世了,魏延在軍中已經是勢單力孤。再加上姜維、王平、馬岱、張翼等一大批被諸葛亮提拔和重用的将領,足以讓諸葛亮輕松地控制蜀漢的軍隊。日後,魏延被殺就是最好的證明。

都是三國重臣,為何司馬懿篡奪了曹魏大權,而諸葛亮卻是忠心耿耿

掌控朝局,同時也控制着軍隊,諸葛亮沒篡位自立,足以說明他的“忠誠”。這個“忠誠”有兩方面的意思,其一是對劉備的忠誠;其二是對自己“匡扶漢室”這一理念的忠誠。正是因為這種忠誠,諸葛亮才會竭盡全力輔助後主劉禅,增強蜀漢的實力,然後不斷領兵進行北伐。希望能夠奪取關中,進而統一天下。隻可惜,蜀漢實力過于弱小,無法在與曹魏的軍事鬥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而諸葛亮又因為事無巨細都要親自過問,嚴重損害了他的身體,在公元234年去世。

如此看來,司馬懿篡奪曹魏大權或是形勢所逼,但與諸葛亮相比,兩者之間在“忠誠”這個問題上的高下立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