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新奇的民族,沒有皇帝,沒有廟宇, 《聖經》使猶太人團結在一起

作者:悠閑文東

亞述和巴比倫的衰落,僅僅是一連串降臨在閃米特民族頭上的災難中的第一個。公元前7世紀,看上去仿佛整個文明世界都操縱在閃米特民族的統治者手中。他們統治着龐大的亞述帝國,并征服了埃及。

亞述、巴比倫和叙利亞全都是閃米特族系的國家,彼此語言都相通。世界的貿易都掌握在閃米特人手中。腓尼基沿岸出現了一大批城市,如提爾、西頓。他們在西班牙、西西裡和非洲等地建立的殖民地的人口甚至比本土還要多。

公元前800年之前就建立起來的迦太基城,此時人口就已超過百萬,在很長一段時期内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迦太基的航船經常前往不列颠,甚至還遠至大西洋外。他們還可能抵達過馬德拉島。國王海勒姆和所羅門為了開拓阿拉伯與印度間的貿易往來,曾經在紅海合作建造過船隻。在尼科王時代,甚至已經有一支腓尼基遠征隊,繞非洲航行了一整圈。

那時,雅利安各民族還是些野蠻人。隻有希臘人已開始在過去的廢墟上建立新文明,而米堤亞人,正如一塊亞述碑文所記,逐漸成為中亞地區“可怕的”部落。

公元前800年左右,誰也沒法預言,在公元前3世紀前,閃米特人的一切霸業會被操雅利安語的野蠻人所取代,更不會相信各地的閃米特族人竟全部臣服,甚至被迫流離四散。除了在阿拉伯北部沙漠固守着遊牧生活的貝都因人還過着薩爾貢一世以及他的阿卡德人民出征蘇美爾以前的古代閃米特的生活外,其他各處的閃米特人都被征服了。隻有阿拉伯的貝都因人永遠沒有被雅利安統治者征服。

在這段閃米特族文明被全面破壞、蹂躏的混亂的500年間,其他文明也不能完全幸免。在這期間隻有一個民族始終能保持古老的訓誡,團結一緻,這就是被波斯人居魯士遣回耶路撒冷,重建自己家園的弱小的猶太民族。

他們之是以能做到如此,完全是因為他們在巴比倫編集的那部文獻——《聖經》。與其說是猶太人創作了《聖經》,還不如說是《聖經》塑造了猶太人。《聖經》一以貫之的思想,是一種與其他民族的思想迥然不同的一種激人奮進和忍耐的精神。2500年艱苦、冒險和被壓迫的生活境遇,在他們身上造就了這種精神。

一個新奇的民族,沒有皇帝,沒有廟宇, 《聖經》使猶太人團結在一起

腓尼基人在收獲,瑪裡宮殿挂畫細部複原,前19世紀。

猶太精神最根本之點在于,他們的上帝是高遠而不可見的。它住在不是人工所建造的神廟中,是全世界真理之主宰。

其他各民族也都有自己的神,它們所依憑的是神廟中的偶像,一旦偶像被破壞、廟被毀壞,那麼所謂的神靈也就跟着化為烏有了。

但猶太人的上帝卻屬于一種新的概念,他高住天國,超越于一切祭司和犧牲。猶太人相信亞伯拉罕之是以選擇他們作為子民,是要讓他們光複耶路撒冷,使之成為全世界的真理之都。正是依靠這種共同命運的意識,他們實作了日後的崛起。這一信念,從他們被俘後被遣送回耶路撒冷那刻起,就已經烙在他們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了。

一個新奇的民族,沒有皇帝,沒有廟宇, 《聖經》使猶太人團結在一起

猶太人在進行宗教活動。

在那種被推翻、被征服的年月裡,大批使用相通語言,有着共同風俗,習慣、嗜好的傳統的巴比倫人,叙利亞人以及後來的腓尼基人,都被這種精神崇拜所吸引,要求加入進來,承諾履行誓言。這難道是有什麼神迹嗎?

提爾、西頓、迦太甚以及西班牙的其他腓尼基城滅亡後,腓尼基人忽然從曆史上絕迹了。但是我們卻發現:不僅在耶路撒冷而且在西班牙、非洲、埃及、阿拉伯和東方,凡是在腓尼基人到過的地方就有猶太人的團體。他們都是依靠閱讀《聖經》而聚集在一起的。

從一開始,耶路撒冷就不過是他們名義上的都城,他們真正的都城是這部《聖經》。這在曆史上确實是一種新現象,早在蘇美爾人和埃及人把象形體變為文字之時就播下了種子。猶太人是一種新奇的民族,他們沒有皇帝、沒有廟宇(後面我們會講到耶路撒冷公元70年被毀的情形),使他們團結在一起的神秘因素僅僅是文字的魔力。

(H·G·韋爾斯《你應該知道的世界史》讀書筆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