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疑獄集7:兩婦争絲如何判,季珪鞭打定真僞

作者:真炭君
疑獄集7:兩婦争絲如何判,季珪鞭打定真僞

【原文】季珪智鞭絲

傅季矽為山陰令,有賣糖賣針老母争絲一團,訴之季珪。季珪令挂絲于柱鞭之,有少鐵屑焉,乃罰賣糖者。

【譯文】

傅琰,字季珪,北地靈州(今甯夏靈武)人。他為人純孝,為官明察,處事果斷,曆史記載其辦案重視證據,人稱神明。

南北朝時期,傅琰傅季珪為山陰縣縣令。一個賣糖、一個賣針的兩個老太婆,為一團絲線争執了起來,一個說絲線是她的,另一個也說絲線是她自己的。

兩個老太婆争執不下,就來找縣令傅季珪判定。傅季珪就指令把絲線綁在柱子上用鞭子抽打,仔細觀察見有鐵屑被鞭子抽打出來,于是就将絲線判給了賣針的老太婆,而懲罰了賣糖的老太婆。

疑獄集7:兩婦争絲如何判,季珪鞭打定真僞

【譯者按語】

這是非常典型的利用微量物證來鑒定案件。賣針的老太婆由于經常磨針,自然絲線裡會殘留磨針産生的鐵屑,進而證明絲線是賣針老太婆的。當我們讀到這段記載後,或許會認為很可笑,或者不值一提。這是現在連小孩都知道的辦法,卻被曆史記載成“神明”。其實,傅季珪鞭絲的意義非常偉大,這樣小的一起糾紛,縣令都要過問,可見古代官員在辦理百姓糾紛時的态度和操守。

而且,《疑獄集》将這起案件記載下來,也是為了說明讓物證說話在古代判案中的重要作用。重證據,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兩老婦争絲,就是一起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難以判定的疑案,而傅季珪則用證據将疑案辦成了鐵案,這難道不是充滿了智慧的判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