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不再有三和能成神
心心念念的三和,寫下以下的這些話,我不知道自己該以什麼樣的立場去寫他們,也不知道他們過得怎麼樣了,我隻記得不管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隻要我回去那,買上一包一進制的散裝瓜子,一截2元錢的甘蔗,吃着,坐在那像是滿足了我大吃大喝的心願似的,看着人來人往,這大概就是我心裡的市中心了,熱熱鬧鬧的,常常聽人家說那是貧窮限制了你的想像,這哪裡是能和市中心比啊,簡直是髒亂差,名聲都出到了外國去了。那年月,多少名人在此輩出,多少故事在此傳唱,多少靈魂在此安放,我以為這就是市中心。
因為總是挂念這個地方,一年多沒有回龍華的我,坐了大概2個多小時的公共汽車才在下午六點多才到附近的公交站點下了車,也許是背了個小書包,好幾個摩的師傅都問我要不要打的,但他們的第一句話都是:“要不要去溜達溜達?”這讓我有些奇怪,難道這樣更能夠招攬打車生意,我瞎猜的,但我印象中以前都不這麼問人要不要坐摩的的呀,剛天黑的夜公園也還沒什麼人,這讓我一度以為龍華公園在整改,不讓活動了,大概是還太早。

龍華公園标志性建築
從公園出來,背着書包,我就直奔基地去了,之前四通八達的街頭巷尾,由于疫情也封掉了進出的許多入口,隻留下幾條大的入口,由穿着制服的民警或保安手持測溫儀看守着。裡面的老舊房子和網吧,也關的關,改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的改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漂漂亮亮的。街頭倒是還會有人問住宿嗎?問及價格,倒也還算便宜相比之前,還有15元一個床鋪位和30元一個的單間,我背着書包跟着老闆進去,準備幹脆在這住一晚,老闆說本來單間是40的現在給我住30元,我說要看下房間,他說不用,是之前床鋪位的房間撤了上下鋪改成的,放了一張大床,我總好奇裡面怎麼樣,老闆說現在不能看,會有保安說的,晚上十點之後如果想來住宿,就拿着這個發票來住,他說他現在也就剩下四個房間出租,其他也改造掉了。
旅館給我開具的入住憑證
出來出租房之後就慢慢往人才市場走去,門口又是刷身份證又是量體溫情況,把我擋在了門外,我猜也把許許多多的“他們”擋在了門外,實際上也确實如此,裡面早已沒有往日的熱鬧,确切的說裡面幾乎沒有人,高高的鐵圍欄和進出門崗在一兩年前已經在有條不紊的建造中,現在看來早已建造完畢,我繞着整個三和鐵欄杆走了幾圈,裡面真的沒有人了,連商店都人去樓空,招牌都撤掉了,隻有停在裡邊的車穩穩當當,空空蕩蕩,他們沒能在這個地方穩住,鐵欄杆外邊還有着三三兩兩的人慢慢悠悠的圍着三和轉悠,似乎想回去又不敢回去,又進不去,緊挨着鐵欄杆附近還有着擺在地上的手機賣着,再也不能大聲叫賣了。
安靜的三和
我知道這裡肯定會有變化,可是沒想到變化會這麼大,說不上是好是壞,總讓我有些落寞,轉了幾圈後,也是餓了,就從人才市場往公園方向走,邊上的快餐店裡還是有些人吃飯的,但一葷二素10塊和二葷二素 11或12的價位好像也是今年才被提升起來的,我坐在朝門口的位置坐下,還是有許多人來人往的,但大部分已經是打扮得光鮮亮麗的住在村裡舊改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裡的人的,聽旁邊兩位剛吃完飯的人互相說着,今天看看那裡有沒有事做?如果沒有也要想想辦法,今天天氣冷不能再睡外面了,還是有人進來看過飯菜後又”不愛吃“地走了的,打菜的姑娘似乎也是很貼心的望着向裡望的人說:進來看一下吧,沒關系的。
吃完飯後,走出快餐店,往公園方向走,路邊還是有些人聚集的,他們還在賭博網站裡樂此不疲,互相交流着暴富的可能和自我經驗的交流,下注。那個村巷裡仍然空空蕩蕩,走到公園門口,現在似乎熱鬧了許多,各種音樂和舞蹈在夜色裡搖曳。
這裡最經濟實惠的面館
人群裡,我似乎分不清誰是誰,他們或許也在其中,也許早早離去,但熱鬧總歸要歸于平靜,但是那些公園的座椅上已然沒有了他們的身影,也許在更黑暗,黑暗到我根本找尋不到他們身影的地方,他們靜靜的呆着,也許他們早已老老實實的進廠,我這麼簡單的認為着。但是我想這絕對不是他們的真心願望,至于他們的真心願望是什麼?也許隻有他們自己才知道。
曾記得,當初從東莞轉戰到深圳的時候,身邊沒有一個認識的人,工作毫無着落,自己也沒個落腳點,問問各種旅店住宿都是最少六七十塊一晚,最後也是在這住了幾晚才過渡過去,曾記得,當初失業一年多沒有收入,在這裡做了幾次臨時工和日結,也跟着朋友來過這裡擺過地攤賣過牙膏和襪子之類的東西,看見過這裡的許許多多事情,聽說過這裡的許許多多的事情,甚至試圖将其中許多的遭遇境況希望用表演的形式表演出來。細數這一路走來,這個地方的人和這個地方的人,這個地方的事,曾經一次次被污名化的社會叫法,總覺得有些對他們不公平,如果現世安好,誰又願意流落街頭。
(一條小河道和一條小馬路,将三和與繁華隔開)
最終的那晚,我沒有留下來住宿那裡,我知道,越進一步了解他們,我就越不忍看到他們,越不忍看到他們,我連自己都不忍看到,因為按照他們的說法,打工是沒出息的,而我卻仍然在幹着這樣沒出息的事,可是我們要怎麼樣才算是有出息呢?
曾經在那裡生活過一段時間,期間還結交了一些朋友,也有過自己的女朋友,可是當我離開那裡的時候,所有的記憶逐漸變成了回憶,連當時在一起的女朋友也離我而去,讓我一個人孤獨的回到工廠上班,如今還單身一人,或許有時候相遇就是一場緣分,而當緣分來臨時沒有把握住就将離我遠去。
在那遇見的朋友
盡管時間已經過去四五年,如今在工廠裡上班下班加班,但是有些事情錯過了就是一輩子。最後附上同僚在公司廁所裡拍到的一首詩做結尾,算是個自問吧。
如今的三和大概已經改造得漂漂亮亮的了吧,或許我再去時可能已經認不出來了,就像這城市的夜裡到處閃爍着霓虹燈一樣五光十色,隻有曾經在那裡的人才會記得那裡的故事,那些屬于我們的故事。
打油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