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紅嶺/文 羅東哲/攝 通訊員 方淑琦
釋出衢州市首例 引進藝術類人才政策
沿着藝創花街往裡走,兩山書房、非遺小屋、風物集、藝宿家漫生活空間、魔方童書館、霞洲藝術村等地标性建築次第呈現,散發着濃濃的藝術氣息。前不久,剛榮獲下淤村“榮譽村民”的15位新鄉人,便大多入駐于這些藝術空間。其中,藝宿家漫生活空間、魔方童書館的經營者葉月明、關安琪,便是這15位新鄉人中的兩位。
“下淤村依山傍水,生态宜居,馬金溪繞村而過,非常适合開發水上運動。早在2019年我就到這裡經營斑馬戶外運動項目了,策劃了一些企業團建、學生研學活動,很受年輕人歡迎。”葉月明告訴記者,随着越來越多的遊客到來,也直接帶動了下淤民宿、農家樂的發展,他自己也萌生了經營民宿業的想法。
恰好此時,衢州市啟動了未來鄉村試點建設,下淤村作為試點鄉村,緊扣“藝創小鎮·樂活下淤”主旋律,要打造集“自然味、煙火味、人情味、生活味、鄉韻味、人文味、農業味、詩畫味、科技味”于一體的現代化、國際化的未來鄉村樣本。
那麼,如何才能搞活未來鄉村建設?開化縣委、縣政府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号召,專門針對下淤未來鄉村建設制定出台了“藝創園區”文化藝術人才引育辦法,從人才政策、房屋無償使用、榮譽村民待遇等方面為藝術家們量身打造“安心屋”,這也是衢州市首例引進藝術類人才政策。
新鄉人, 給未來鄉村建設注入新動力
栽好梧桐樹,鳳凰自然來。下淤村用實際行動和自身魅力證明,美麗鄉村也能吸引人才。2020年,北京農道宋莊3位“國字号”大師走進下淤,一下子被這裡依山傍水的優美環境所吸引,成為首期入駐藝創小鎮的藝術家;2021年,又有11位藝術家、7家非遺工作室和企業成功落戶。這其中,就有葉月明的同門師妹關安琪。
關安琪女士是澳洲旅遊學碩士,2021年6月第一次來到下淤,就被下淤美麗的風光、淳樸的風土人情、良好的文旅業态吸引了。“我比較關注旅遊業态的可持續發展,從整體環境、硬體設施、政策扶持、項目開發、消費群體等方面綜合考察之後,便決定留下來,共同建設下淤未來鄉村。”關安琪告訴記者,2021年9月,她便簽署了合同,與葉月明一起籌備藝宿家漫生活空間、魔方童書館。
“藝宿家漫生活空間定位是青年文旅項目,消費群體以年輕人為主,内設4間民宿,還是摩巡·霞洲驿站——開化站站點。”關安琪介紹,根據客戶需求,他們可提供私人訂制服務,為遊客策劃團建項目、篝火晚會、水上運動等。年輕人來到漫生活空間,還可以體驗沙狐球、劇本殺等娛樂項目。
魔方童書館定位是研學體驗館。一樓是繪本閱讀區,二樓是手工DIY體驗區,三樓是太空艙體驗區。“我們把這裡打造成太空科學研學基地,提供研、學、遊一條龍服務,學生和家長來到這裡,不僅可以聽講座,學習太空科學課程,進行太空觀測,還可以在下淤體驗水上運動、篝火晚會,晚上再回來入住太空艙。”葉月明說,“我們都是未來鄉村建設者,留下來,才能讓下淤的未來變得更美更宜居。”
“下淤村先後有償收儲了36棟村民的土木結構老屋,以‘微改造’方式打造了一棟棟既充滿田園野趣,又不失現代氣息的建築,并專門命名為‘霞洲藝術村’。我們還與20餘位藝術家簽訂了入駐意向書,同步改造了8至10棟房屋,持續植入高品質文化藝術品牌内涵,在原鄉人、歸鄉人、新鄉人之間形成良性互動,進一步激活鄉村文化産業發展。”音坑鄉相關負責人說,新鄉人給我們帶來新的理念、新的氣息、新的人氣,他們的入駐有力促進了下淤文旅、産業發展,給未來鄉村建設注入了新動力和新業态。
【來源:衢州晚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