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4年前,第一個台灣返鄉探親團抵達大陸,幹的頭件事是認祖歸宗

作者:大象觀青史

據環球網消息,近日,台當局叫嚣炒作着“兩岸互不隸屬”論。舉頭三尺有神明,民進黨當局此番言論,不僅背離先人遺願,更是無顔見華夏列宗。台灣從來都是中國的一部分,兩岸有着割不斷的血脈,在寶島,曾經有多少人撕心裂肺地思念祖國大陸的親人……

34年前,第一個台灣返鄉探親團抵達大陸,幹的頭件事是認祖歸宗

就在34年前的今天,1988年1月19日,由台灣組織的第一個返鄉探親團順利到達北京。至此,海峽兩岸隔絕了近40年的局面終于被打破。隊伍裡的很多人已經從青壯年變成了曆經滄桑的中老年人,他們絕大多數是1949年前後蔣介石帶去台灣地區的老兵。

也有的人是極為不情願被帶走的。

來自岱山縣的姜思章,在1950年時隻有13歲,一次放學回家被國民黨士兵強行攔下,押上了去往台灣的船上,同他有着一樣被當成“壯丁”經曆的還有約一萬三千人。就在啟航之時,不少人難忍離别,就跳下船隻,船上的士兵見狀,就無情地朝着海水裡瘋狂開槍……這一幕姜思章多年還記在心中,而就在碼頭上,前來尋找家人的妻子、母親、女兒、妹妹等痛哭不止,跪在岸邊祈求者随處可見。

34年前,第一個台灣返鄉探親團抵達大陸,幹的頭件事是認祖歸宗

這一次的離别,近乎40年之久。

在台的老兵在這幾十年的歲月裡,受到嚴苛的禁制,隻能把思鄉之情埋在心中,待到午夜夢回時,任由淚水浸濕枕頭。因為台當局在早期定下來軍人禁婚的規定,很多老兵都終身未婚,有數不清的人等不及再回到大陸見親人一面,便孤身葬于台灣。而他們含淚寫下的一封封書信,全被台當局擋了下來,隻言片語也未曾傳到另一岸的親人手中。

“有家不得回,無處問生死”是台灣老兵們的無奈。

34年前,第一個台灣返鄉探親團抵達大陸,幹的頭件事是認祖歸宗

1987年3月,“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成立。已近垂暮之年的國民黨老兵們再也坐不住了,他們不斷通過媒體、議會等方式呼籲希望能夠回到老家,與親人團聚。他們喊着“想家”!那年的母親節,衆多老兵彙成一片舉辦大會,台上台下的人個個淚流滿面,隻期盼能夠回家見母親。

10月15日,台當局在輿論壓力之下,宣布群眾能夠赴大陸探親,一年一次,一次時長三個月。消息傳出,祖籍在祖國大陸的老兵們無不歡欣鼓舞,激動萬分,争相辦理手續回家。16日,祖國公布了《關于台灣同胞來大陸探親旅遊接待辦法的通知》,對大家表示歡迎。

那時,兩岸最熱的話題不是“台獨”,而是“探親”。

34年前,第一個台灣返鄉探親團抵達大陸,幹的頭件事是認祖歸宗

12月,第一批探親的老兵踏上返鄉路。1988年1月17日,抵達西安的返鄉探親團頭一件要幹的事,就是認祖歸宗。團長何文德帶領大家來到了黃帝陵祭拜祖先。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标志,是華夏子孫尋根認祖的“聖地”,這些久别故土的人們獻上了來自祖國台灣的水土與果實,莊嚴地訴說着對家鄉與祖先的思念。

1月19日,探親團抵達北京,他們手中拿着印有兩岸地圖的小旗子,上邊還專門畫着一群白鴿從中國台灣地區飛向中國大陸,多少人是少小離家老大回,多少人是鄉音未改鬓毛衰。

兩岸開啟返鄉探親之路,掀起了台灣群眾的尋根之旅,這是一家親的真實寫照。

34年前,第一個台灣返鄉探親團抵達大陸,幹的頭件事是認祖歸宗

但近些年,民進黨當局不斷販賣“兩國論”,這俨然不符合兩岸人民的精神訴求與現實利益。台灣音樂人高聲地歌唱着,兩岸從來一家親。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不無感慨:“兩岸不管隔了幾代,始終都是一家人”。而親人之間,從來沒有解不開的心結,兩岸關系的發展曆程就在昭示着: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