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開端》裡看到,年輕人好奇心的闖,中年人被磨平後的活着

作者:劉佩佩的天空

年輕人壓制不住的好奇心,以及未經世事的正義感

電視劇《開端》裡的李詩情、肖鶴雲、盧笛,代表着年輕人的一股闖勁,以及在面對新鮮事物時所擁有的好奇心,還有就是未被磨滅的正義感。

李詩情是一位大三的學生,年輕的她還未真正踏入紛繁複雜的社會,一次她在乘坐王興德駕駛的四十五路公交時,被車上的小偷竊走了裝有準考證的錢包,情急之下的她連忙去求助于公共汽車司機王興德,

在《開端》裡看到,年輕人好奇心的闖,中年人被磨平後的活着

在擁有着正義感的王興德的幫助下李詩情拿回了錢包,不僅如此,王興德還警告車上躲在暗處的小偷說,以後不要在他的車上偷東西,否則零容忍。

從此王興德的好人形象就留在了李詩情的腦子裡,或許也正是此時,便讓她在心裡埋下了堅定的正義感和勇于助人的果敢。

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何意外走入“循環”的李詩情,會如此熱心于解救車上的乘客了,除了年輕人的那種特有的想弄清楚事情原委的好奇心外,更多的是在那時種下的正義感。

二十五歲的肖鶴雲是一位遊戲公司的創始人,他制作的遊戲充滿了“暴力”元素,他認為隻有這樣才能吸引玩家,但是這也正是總是過不了審的主要原因,

肖鶴雲也是一位涉世不久的年輕人,從他被李詩情提前拉下了四十五路公共汽車後,也神奇地走入了“循環”,成為了李詩情的“戰友”,

在《開端》裡看到,年輕人好奇心的闖,中年人被磨平後的活着

肖鶴雲第一次進入派出所被詢問時,他堅定地認為實話實說是最好的方式,但是實際情況卻大大出乎了他的預料,在這一點上他确實不如李詩情淡定,

雖然他們說的是實話,但是在“循環”的局外人看來,他們就像是“精神有問題”,經曆了第一次被關“小黑屋”的肖鶴雲崩潰了、動搖了,他想到了退縮,不過當他看到了堅定的李詩情後,最終選擇了勇往直前。

從肖鶴雲的表現上可以看出,一開始越是堅定的人越容易被打倒,因為他沒有經曆過真正的挫折,沒有體味過他人的疾苦,沒有過真正痛苦的經曆,這樣的堅定是非常不可靠的,是很容易自我懷疑的。

可以說,肖鶴雲在此“循環”事件中成長的速度是最快的,在經曆了數次循環後,他懂得了變通,體會到了人心的複雜程度,同時感受到了别人的感受,

在《開端》裡看到,年輕人好奇心的闖,中年人被磨平後的活着

他不僅學會了照顧别人和了解别人,更懂得了如何去建構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此後的他所表現出來的堅定,其内容才是充實的,可靠的,不容易被打垮的。

同樣是年輕人的盧笛,是一位二次元愛好者,由于從小患有哮喘,是以一直被父母當成“掌中寶”,在被保護的同時也被“瘋狂”地壓制着,

盧笛作為年輕人,不可能甘心就這樣被父母牽制,他在外面偷偷租了一間隻屬于自己的小屋子,

屋裡不僅養了幾隻被父母視作“忌物”的貓咪,還有很多關于動漫的物件和衣物,在這裡他可以盡情“放縱和滿足”自己的情緒和愛好。

在《開端》裡看到,年輕人好奇心的闖,中年人被磨平後的活着

在活在“二次元”裡的盧笛的身上,毫無疑問地“鑲嵌”着動漫裡的“正義感”,在一次“循環”中,他也被提前拉下了四十五路公共汽車,

年輕的盧笛正處于愛幻想和相信“神奇”的年紀,他當然相信李詩情和肖鶴雲所說的話,不過有點遺憾的是,他沒有被“循環”事件選中成為李詩情和肖鶴雲的真實“戰友”,

再次來到四十五路公共汽車上的盧笛,沒有了之前的記性,在面對着突如其來的事件時,他還處于一臉懵的狀态。

中年人在被生活磨平後,隻想着活着就好

公共汽車上的普普通通的中年人,肩上背負着全家人的生計,在被現實生活磨平了棱角後,沒有了沖動和好奇,心裡隻想着隻要活着就好。

在《開端》裡看到,年輕人好奇心的闖,中年人被磨平後的活着

在一次循環中,李詩情和肖鶴雲與公共汽車上的危險人物陶映紅搏鬥時,其他人表現得木讷和遲疑,使得此次營救沒有成功,這一度讓肖鶴雲想要放棄,

不過,在了解到這幾位中年人的經曆後,才發現了每個人的難處和無奈,他們不僅已經過了沖動的年紀,更是遭遇了生活的艱難,可以說是各有各的顧慮和考量。

出獄不久的馬國強拿着自己種的西瓜,正要去“讨好”在城裡讀書久未謀面的兒子,特殊的身份讓他不敢輕舉妄動,因為在情況不明的情況下他害怕再次走錯一步,他隻想去見見對他有成見的兒子,被“關”過的他沒有理由還保留着沖動的力量。

焦向榮原本是一位工地上的勞工,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他,剛剛被“趕”出所租住的便宜的車庫,此時他正處于無家可歸、無處可去的狀态,

這樣的一位處處“受氣”的人,不可能擁有“底氣和勇氣”去加入情況并不明了的“戰鬥”,遲疑和退縮,才是他的正常表現。

在《開端》裡看到,年輕人好奇心的闖,中年人被磨平後的活着

至于那個網絡紅人“快樂一哥”,處于剛過了青澀年代的人,自認為自己見識多,對誰都有一種“看穿”一切的态度,認為已經閱人無數,不會輕易相信其他人,

是以,在李詩情向他亮出手機上的“秘密”時,“快樂一哥”表現出來的是不屑的态度,認為一定是年輕人搞的惡作劇,一 定是想借此博取看點而已。

結語:年輕人與上一輩的代溝,是不可能磨滅的

作為盧笛的父母,特别是他的母親,在這個年紀的人的眼裡,隻有怎樣做才是安全的,才是最好的,他們以他們自己的經驗給兒子制定了規則,認為這些規則才是最穩妥的,才是最正确的,

盧笛的父母忽略了作為年輕人盧笛眼裡的世界,還處于千奇百怪、光怪陸離當中,年輕人的好奇心不可能被打壓和磨滅,

在《開端》裡看到,年輕人好奇心的闖,中年人被磨平後的活着

這也是年輕一代和老一代的代溝,以及對于外界的不同了解,現實中,以盧笛父母為代表的父母并不少見。

在李詩情帶着難以了解的情緒,去追問公共汽車司機王興德時,我們隐約能感覺到王興德可能經曆了常人想象不到的無奈,

曾經充滿着滿滿正義感的王興德,變成了“循環”事件中那個危險人物陶映紅的同謀,他不僅不在乎一車人的性命,而且也不在乎自己的性命,

此刻的王興德讓李詩情難以面對,在她的不斷追問和譴責下,王興德無言以對,因為他無法向這個單純的女孩解釋什麼,危險人物陶映紅見狀立刻“決絕”地拉響了身邊“蓄謀已久”的高壓鍋。

陶映紅和王興德到底遭遇了什麼,是什麼讓他們如此憎惡這個世界,連活着的勇氣都沒有了,我們還不得而知,但是不管怎樣的經曆,都不應該拉上車上無辜的人的生命作為代價不是嗎?

END(圖檔來源于網絡)